在我頭條談API網關的時候曾經談到過快速開發平臺,即將API快速開發的一些內容放入到API網關中,實際來看圍繞API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身包括了開發態,運行態,運維態。
對于API網關更多的是解決運行態的問題,API網關本身應該輕量化設計,不做太多的協議轉換,適配,數據映射等工作,這些工作應該放到API開發平臺來完成。API開發平臺最終就是開發完成并暴露一個標準的Http API接口,并將接口注冊和接入到API網關。
API全生命周期管理
圍繞API全生命周期管理來看,整個子系統劃分如下:
簡單來講這部分可以分解為四個子系統,即API開發平臺,API網關引擎,API監控運維平臺,API全生命周期管控平臺。
對于傳統ESB總線里面的適配器,協議轉換等相關比較重的內容,都可以轉移到API快速開發平臺來完成,即API開發平臺暴露標準的API服務接口,注冊和接入到API網關引擎。而對于API監控平臺則從引擎采集日志信息,進行API性能監控和日志監控分析。
API全生命周期管控平臺實現API接口從設計,開發,測試,部署上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以理解為底層三個子系統的一個統一管理門戶,實現和下面三個子系統集成。
對于API開發平臺開發和配置完成的微服務API接口,可以支持自動部署到微服務運行平臺。
基于對象建模驅動
在整個API開發平臺實現中,核心思想仍然應該是基于對象建模驅動,通過對象建模很好的實現接口和底層數據庫,數據庫表之間的解耦,也方便實現底層多數據庫,多表的支持能力。
當前很多API快速開發平臺都是基于數據庫對象或表,直接發布類似CRUD的API接口服務,但是基于是數據庫表的直接發布,我們仍然建議逆向對象這層,方便后續在對象層進行相關的組合,規則擴展等操作。
對象建模和API接口契約
可以直接在API開發平臺創建對象,并對數據項進行定義,對象是一個多層的樹狀結構實體。一個對象可以向數據庫生成多張表。對于已經存在的數據對象,也可以進行組合,將多個組合為一個復合對象結構。
對象的好處即是一個完整的對象屬于同一生命周期,可以一起進行事務控制。
一個設計好的對象可以默認生成標準的POST,GET,DELETE等接口操作方法,類似下圖,整個對象接口契約的生成也應該是自動的。
定義好的對象可以直接生成類似RAML,YAML,WADL等接口契約文件。
類似Swagger工具一樣,完成的對象建模本身也可以直接導出不同語言,不同開發框架下的客戶端消費框架,服務端提供框架代碼。
對象適配到數據庫
前面講到了,既可以是數據庫直接逆向對象,也可以是在對象建模完成后,將對象適配到數據庫。完成對象和數據庫表之間的映射。一個對象可以映射到多張數據庫表,因此在映射過程中除了完成數據庫表和字段映射外,還需要完成主外鍵關聯關系的映射操作。
在完成對象模型和數據庫表之間的映射和適配后,基本發布的API接口已經可用。
API接口發布
對于完成的對象定義,可以選擇具體發布哪些API接口服務能力。比如可以只選擇發布查詢接口,也可以只選擇發布數據導入的POST接口等。
注意API接口的發布,具體可以基于全局的對象建模,配置具體需要發布到接口的數據項信息。很多時候我們對數據對象的操作,并不是操作整個對象全集,而僅僅是部分數據項。
API接口模擬測試和驗證
可以對發布的API接口進行模擬測試和驗證,因此需要提供在線的API測試工具,能夠方便在線進行API接口的測試工作。同時可以對測試過的用例和測試數據進行保存。
API接口文檔生成
支持自動生成API接口文檔的能力。這個地方可以直接對接類似開源Swagger等工具來實現API接口文檔的自動生成功能。
對象常用接口操作
當對象定義完成后,可以基于對象進行相關API接口的自動生成。在這里簡單列下基于對象常用的接口方法,主要包括新增一條數據,基于主鍵更新,查詢,刪除數據。其它的則是基于條件查詢對數據進行查詢相關操作等。
在GtiHub里面開源又一個xMySQL的工具,可以直接將整個mysql數據庫中的數據庫表發布為RestAPI接口,具體可以安裝試用。
npm install -g xmysql
xmysql -h localhost -u mysqlUsername -p mysqlPassword -d databaseName
http://localhost:3000
注意需要提前安裝Node.js,部分接口方法列表如下:
由于生成的API接口都沒有相關的權限控制,因此該開源工具也僅僅用于自己測試和驗證使用。但是生成的方法和API可以作為API開發工具時候參考。
實際上對于API接口的生成,我們并不建議對于復雜查詢條件下的查詢都通過GET方法來實現,更好的思路還是通過POST方法,將查詢條件作為POST輸入進行處理。
復合對象一次生成
比如將訂單作為一個對象,實際包括了訂單頭和訂單明細表,而在進行API生成時候可以一次生成基于訂單對象的插入操作,查詢操作。最終查詢出來的是一個訂單復合實體Json數據。而對于訂單插入,也是先準備好整個訂單實體信息,一次調用API接口完成數據插入,也方便在API接口實現的時候進行事務控制。
復合對象生成的API接口更類似于領域對象暴露的API接口服務能力。
分頁支持
對于查詢API接口服務的生成,應該支持分頁能力,具體分頁的大小,本次查詢訪問具體頁數等信息都可以作為API接口的查詢輸入參數進行設置。
直接定義API接口并發布
在前面談到了基于對象來發布API接口服務,但是還有一些業務規則邏輯類接口,復雜的管理數據查詢類接口等并不能簡單的通過對象來自動生成。
因此還需要能夠實現基于方法來發布API接口服務。
即在API快速開發平臺能夠進行API接口的自定義,詳細的定義API接口的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信息。同時對于定義完成的接口實現和后臺方法的綁定。
實現和JAR包里面的API接口的綁定
可以實現和一個JAR包里面方法或函數的綁定,將一個方法或函數發布為一個Http API接口方法。在當前很多公有云的云服務總線產品上可以看到這個實現方式。
實現和動態SQL的綁定
可以將定義的一個API接口方法和動態SQL進行綁定。其中動態SQL本身具體動態輸入參數,這些輸入參數和API接口定義中的輸入進行數據映射。同時SQL語句查詢的輸出結果和API接口定義的輸出字段進行映射。
如果動態SQL是插入或更新類,同樣也可以通過參數化變量方式進行數據映射和綁定操作。
和存儲過程進行綁定
一個數據庫的存儲過程,實際即是一個方法函數,因此可以將API接口定義的輸入和輸出和數據庫存儲過程的輸入和輸出進行映射綁定。
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數據庫存儲過程schema信息獲取和適配本身有差異,這也是在上圖中構建一個獨立的統一數據庫適配層的原因。
規則處理
在API接口開發過程中,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規則處理。具體如下:
輸入數據完整性校驗
對輸入數據進行完整性校驗,其中包括場景的數據類型,長度,范圍約束等,這些都是屬于比較容易通過配置進行實現的內容。
數據項間規則處理
可以對多個數據項進行簡單規則處理,其中包括了場景的數據映射,數據豐富,數據截取等。這些本身也是在主流的傳統ESB總線產品中都支持的內容。
自定義腳本語言
對于API快速開發平臺本身可以作為低代碼開發平臺的一個子類,因此如果能夠支持自定義腳本語言進行規則處理,那么整體擴展性和靈活性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消息頭和輸出預留
對于API開發平臺發布的API接口,需要對輸入消息頭,輸出的異常類型,異常編碼,信息等字段進行提前約定。
在輸入的消息頭中往往包括了類似用戶名,Token等用于訪問安全校驗的字段,也包括了類似路由,分頁等相關擴展字段信息。對于輸出字段,需要對返回的異常類型,編碼,異常信息等進行約定。特別是涉及到數據CUD操作的時候,需要按約定的輸出字段進行輸出。
服務組合和編排
對于API開發平臺還可以進一步提供服務組合和服務編排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實現也不適合放在API網關來完成,而是應該規劃到API開發平臺來實現。
服務組合編排是服務組合,服務組裝等,希望通過服務編排能夠完成這些事情,而不是簡單的完成單一服務的設計和開發。即將多個原子服務組合或組裝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新的服務并提供的能力。我們舉例來說明下。
比如存在A,B,C三個原子服務,我們通過服務編排形成一個新的D服務。
三個原子服務全部是查詢服務,希望組裝一個新服務,一次返回A,B,C三個服務查詢結果
這個即我們說的服務組合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對合同基本信息查詢,合同條款信息查詢,合同執行信息查詢三個基本原子服務進行組合,最終返回一個服務綜合信息查詢的服務,一次返回三個查詢結果。
在這種場景下我們需要考慮查詢結果是并行返回還是按層次返回即可。
二個查詢類的原子服務,最終需要返回兩個數據集關聯查詢的結果集
這個在微服務架構做了底層數據庫拆分后經常會遇到,比如對于物料基本信息查詢,和采購訂單明細查詢是在兩個獨立的數據庫獨立服務提供。而我們希望返回的查詢結果集是物料編碼,名稱,型號,單位,價格,采購數量的復合結果集。
這種場景下往往一般都是在前端功能開發的時候進行組裝,而實際上可以考慮是否可以在服務編排層解決這個問題,該問題寫代碼來解決容易,但是要做為可視化服務編排組態方式來做實際上有一定的難度。
對單個已有服務進行裁剪和豐富并形成一個新服務輸出
這個暫時也將其納入到服務編排的范疇,即仍然是輸入服務,但是輸出是提供了一個新服務。
即對單個已有的服務進行服務裁剪和豐富,比如對于輸出結果過濾掉一些數據項,對于輸入固定輸入一些數據項等。這些簡單的服務裁剪,豐富,或簡單的數據轉換可以在服務編排的時候完成,并提供一個新服務。
對多個原子服務進行流程式的前后串接并形成服務提供
這個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種服務編排場景,即A,B,C三個服務直接進行編排,即A服務的輸出直接變為B服務的輸入,B服務的輸出又變為C服務的輸出。如果僅僅是上面假設的這樣,那么這種流程式的服務編排仍然很簡單,也很容易去實現。
但是實際上的難點在于A服務的輸出本身也需要作為C服務的輸出,同時A,B服務的輸出也可能是整體輸出的一部分,這本身就加大了服務編排可視化設計的難度。
單一業務服務為主體服務,但是編排多個業務規則邏輯處理類服務
這也是經常會遇到的場景,比如我們在進行合同信息導入的時候,首先要調用合同有效性校驗服務,同時還有調用預算信息檢查和扣減服務進行相關的完整性和業務規則校驗。在這些校驗完成后再調用實際的合同信息導入服務,如果校驗失敗則直接返回失敗結果。
這類服務編排往往也正是我們實際在進行前端功能開發時候服務進行組裝的邏輯。
多個導入服務組裝為一個導入服務合并導入并形成一個新服務
這個場景實際上和場景1是對應的,既然多個服務可以組合后形成組合結果返回,那么自然可以將多個導入服務合并為一個導入服務,一次性的完成數據導入。
比如有項目信息導入和項目WBS信息導入兩個原子服務,那么我們就可以提供一個新的項目信息導入服務,一次完成項目基本信息和項目WBS信息的導入。
在這些場景里面可以看到,實際上服務編排就是服務串聯,服務并聯下的輸入和輸出合并,服務內容豐富和裁剪等常見場景。在一個理想的場景下,我們最希望實現的就是一個業務功能點的實現完全能夠通過服務編排可視化設計方式來完成。
關于服務編排詳細說明可以參考下文:
從ESB服務組合編排到NetflixConductor微服務編排
源代碼導出
對于API快速開發平臺,很難去實現復雜的業務規則編碼。因此在存在復雜業務規則實現的時候仍然是建議開發人員自己開發代碼來完成。因此整個平臺應該提供源代碼導出功能,導出的源代碼應該直接能夠編譯通過,脫離API開發平臺部署和運行。
對于導出的源代碼,考慮到后續API接口變更的場景,建議是對擴展部分進行約定。
比如一個標準的API接口服務實現方法,可以在前后增加擴展處理。
//BeforeDo();
//ProcessAPI();
//AfterDo();
這樣在接口實現前可以進行額外的業務規則處理和完整性校驗,在接口返回數據前還可以對輸出的數據進一步進行處理和加工。
微服務應用
可以將多個對象或多個API接口服務打包到一個微服務應用再進行部署和發布。因此在這里引入一個微服務集的概念,對微服務API進行打包處理。
打包完成的微服務可以導出為獨立的JAR包進行部署,也可以直接在API開發平臺進行托管部署。對于API開發平臺本身應該對接到微服務運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