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項目部署運維中,使用Docker容器越來越多,Docker給我們提供創建容器的方式也有好幾種,主要是docker run命令、Dockerfile文件、docker-compose三種方式,一個比一個方便。
我們來看下有幾種方式的具體用法吧。本文需要先安裝docker和docker-compose,不懂安裝的可以看我的另外兩篇文章centos7安裝docker docker-compose安裝 ,非常方便就可以安裝好,
以創建一個Nginx容器為例。
方式一:docker run命令方式
docker run --name some-nginx -p 1080:80 -v /some/content:/usr/share/nginx/html -d nginx
參數說明:
--name:定義容器名。
-p:宿主機與容器的端口掛載,格式:宿主機端口:容器內部端口
-v:宿主機目錄與容器內目錄映射,格式:宿主機目錄:容器內部目錄
-d:后臺執行
執行以上命令就可以啦,這里把容器名取名為some-nginx,把容器的80端口映射到宿主機的1080端口,容器內的/usr/share/nginx/html目錄映射到宿主機的/some/content目錄,使用的是nginx最新的鏡像,鏡像部分也可以寫成 “nginx:版本”比如“nginx:1.15.1”。
在/some/content創建一個index.html,隨便輸入個內容。
訪問下 ip+1080可以看到請求到nginx了。
訪問nginx測試
docker run方式在運行簡單的容器方面還是比較方便的。
方式二:Dockerfile配置文件構建鏡像方式
1.創建一個文件,命名為Dockerfile,輸入以下內容。
FROM nginx
COPY html /usr/share/nginx/html
FROM nginx 代表以nginx鏡像為基礎構建我們的鏡像。
注意需要先在Dockerfile同目錄創建html目錄,不然會報錯。
Dockerfile文件內可以自定義鏡像內容,有很多指令可以用,比如可以在配置容器創建后運行shell腳本等,可以自行查閱,本文僅做一個簡單的用法示例入門。
注意:Dockerfile 的指令每執行一次都會在 docker 上新建一層,所以盡量不要寫太多層。
2.在Dockerfile同目錄下運行命令創建鏡像
docker build -t my-nginx-image .
注意最后面有一個點。
3.運行容器
docker run --name some-nginx -p 1080:80 -d my-nginx-image
在html目錄里新建一個index.html文件隨便輸入個內容,訪問下 ip+1080可以看到請求到nginx了。
訪問nginx測試
Dockerfile一般用于自定義鏡像,因為是個文件,也比命令的方式更易于保存與團隊間共享。
方式三:docker -compose方式
在需要管理多個容器時用以上兩種方式都不太適合,不僅要管理每個容器的配置信息,還要處理容器間的關系,這時候就需要docker-compose來做容器編排了。
1.創建一個docker-compose.yml文件,輸入以下內容
version: "3"
services:
nginx:
image: nginx
container_name: some-nginx
ports:
- "1080:80"
volumes:
- /some/content:/usr/share/nginx/html
在/some/content創建一個index.html,隨便輸入個內容,等會訪問測試。
2.執行啟動命令
docker-compose up -d
訪問下 ip+1080可以看到請求到nginx了。
訪問測試
docker-compose.yml文件里可以寫多個容器配置信息,有提供各種配置項用于容器編排。
比如我有一個springboot項目,需要打包成jar包然后創建容器運行,需要連接一個數據庫容器,最后需要一個nginx容器做請求代理。那么docker-compose.yml文件可以這樣寫。
version: "3"
services:
MySQL:
image: mysql:5.7.26
ports:
- "13306:3306"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mysql
command:
--default-authentication-plugin=mysql_native_password --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 --collation-server=utf8mb4_unicode_ci --max_connections=1000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default-time_zone='+8:00'
--sql_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ZERO_IN_DATE,NO_ZERO_DATE,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privileged: true
environment:
-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TZ="Asia/Shanghai"
volumes:
- /opt/docker/mysql/conf:/etc/mysql/mysql.conf.d
-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 /opt/docker/mysql/logs:/var/log/mysql
- /opt/docker/mysql/data:/var/lib/mysql
my-server:
image: JAVA:8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my-server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volumes:
- /opt/my-serve/my-serve-0.0.1-SNAPSHOT.jar:/data/my-serve-0.0.1-SNAPSHOT.jar
-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 /opt/var/logs:/var/logs
entrypoint: java -jar /data/my-serve-0.0.1-SNAPSHOT.jar --server.port=18081
nginx:
image: nginx
container_name: nginx
volumes:
- /opt/my-serve:/home/nginx
- /opt/docker/nginx/conf.d/:/etc/nginx/conf.d/
- /opt/docker/nginx/log/:/var/log/nginx/
- /opt/docker/nginx/html/:/usr/share/nginx/html/
restart: "always"
network_mode: "host"
只要執行 docker-compose up -d 命令就可以把配置文件內的所有容器啟動起來,是不是很方便呢。
在實際項目中,一般Dockerfile和docker-compose用得比較多,不過現在Kubernetes越來越火,以后可能Kubernetes也會占領市場也不一定。
好了本次內容就到這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