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金融洛書 雷慢
雷慢今天參加了360數科技術開放日活動,跟360數科首席科學家張家興博士學習了一些干貨,分享給大家。
1,關于5年一周期的技術飛躍
2005年出現了大數據,當時谷歌提出大數據的Map Reduc GFS 這樣的大數據;2010年出現了移動互聯網;2015年Alpha Go逐漸的落地,開始出現了人工智能;到了2020年又出現5G技術,在科技領域,有5年一個大變局的現象。
從2015年到現在的科技大突破,導致出現了支撐普惠金融發展的科技。比如,如果沒有大數據基底,就不夠處理現在的億萬級用戶數據,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就沒法觸達來如此巨量的用戶,如果沒有人工智能,金融的效率就會很低下,就沒法支持當前的普惠金融。
2,“找到人”和“看準人”
普惠金融的特點應該是“以人為本”,金融企業第一步要“找到人”,第二要“看準人”,什么叫“找到人”?面對10億互聯網用戶,要找到潛在有金融需求的用戶。
金融用戶的特點是稀缺性,他不是時時刻刻都有金融需求,不像每天看資訊、看視頻每天需要;金融需求可能一年才有一次所以、“找到人”就是找到需求金融的用戶,這是一個大海撈針的過程,10億的用戶里面,可能在這一時刻可能幾百萬的人。“找到人”的環節,技術上需要風控測流、精準投放、智能運營。
“找到人”之后就是“看準人”,就是風險控制等環節,“看準人”有三個重要的環節,分別是風控策略、機器學習、智能催收。比如對每個人進行群體劃分,以便能夠進行準確的定價;再比如機器學習,就是從數據中學習,對用戶的一些行為,能夠通過數據去了解,給與風險定位,及利率定價。
3、被動觸達和主動觸達
互聯網企業跟用戶連接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被動式觸達,常見的就是非金融類App,比如微信、抖音等,用戶使用頻率特別高,App是被動觸達的。還有一種是主動式觸達,比如金融類App,需要企業主動去觸達用戶。
4、人工智能三大趨勢
什么是智能時代的金融科技,當討論人工智能的時候,金融科技跟以前不是人工智能的時代科技有什么不同?它有三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開放,人工智能基于數據來支撐算法,算法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算法反哺后,數據也會越來越多,數據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就是為什么要開放。
第二個趨勢是“從感知到認知”。2015年,感知層面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感知層面,我們區分感知和認知,如果聯動具備的能力,叫感知。在感知里面經過計算,就到了認知,這個時候會有對話機器人,還有圖像風控等等這些技術。比如,360數科語音機器人能夠完成83%的資產清收工作、90%的電話營銷工作、91%的客戶服務工作以及100%的質檢工作。
第三,未來所有的公司都是AI公司。AI在各個的行業里面的作用,就是提效工具,未來AI是一個大腦,為人分配任務。這就形成了“三明治”社會,算法AI橫在中間,上面是研發和控制AI大腦的人,下面是為AI下發任務的人。
美團餓了么的外賣快遞員現象,就是這樣的三明治社會,下層是快遞小哥幾百萬,全部被中間層AI算法指派,AI算法的上層是開發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