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電腦叫獸
2020年,是機械硬盤誕生的第64個年頭了。作為存儲數據的一個硬件設備,硬盤的發展可謂是歷經了特別多的人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也有相當多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叫獸就打算寫一篇硬盤前世今生到底是什么,從開始之初的打孔記錄數據到現在的固態硬盤,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呢?跟著叫獸穿越到上個世紀50年代吧!
機械硬盤的前世今生
硬盤的前身:穿孔卡片/穿孔紙帶
穿孔紙帶是早期計算機的輸入和輸出設備,他能將程序和數據轉換二進制數碼,帶孔的為1,沒有孔的為0,紙帶經過光電掃描后輸入到電腦,后來被磁鼓存儲器替代。
1954年:IBM磁鼓存儲器
1954年IBM推出了第一款存儲設備——磁鼓存儲器,磁鼓存儲器是利用鋁鼓表面覆蓋的磁性材料來存儲數據的。磁鼓存儲器最大的缺點就是儲存容量太小,一個大圓柱體上,只有表面的一層用于存儲,利用率特別低。加上占用空間特別大,斷電之后還會丟失數據,就被淘汰了。隨即,IBM又有了新的解決方案——磁帶,用磁帶模擬打孔指代,也就是用磁化的方向來模擬0和1。速度要比磁鼓儲存器快很多,但讀取數據時需要倒帶,導致磁帶沒有取代磁鼓存儲器。
1956年:世界上第一塊機械硬盤
想要理清硬盤的前世今生,還得從1956年IBM推出的首臺商用硬盤驅動器計算機RAmac說起,RAMAC這臺計算機里的硬盤叫IBM 350,重達1噸,容量為5MB,由50個24英寸的盤片組成,每個盤片只有100個扇區,轉速為每分鐘1200轉。單硬盤驅動器就有兩個冰箱那么大,RAMAC大得要整間房子來存放。
缺陷也很多,太重,需要用叉車搬運;工作壽命只有2000小時;太貴,租賃就高達3200美元一個月。按照當年3200美元一個月的租金來算,租一臺64GB的iphone,在當年需要4200萬美元一個月。
1961年:全面轉向晶體管
1961年,IBM內部打孔卡片部門業務受到機械硬盤沖擊,打孔卡片部門的領導為了留住自己,機械硬盤采用只租不賣的模式,用戶覺得租金太貴,很多人都放棄使用機械硬盤。當時的IBM董事長站出來,業務全面轉向晶體管,該淘汰的就應該淘汰。當年也推出了一個重磅產品——IBM 1301硬盤,該i硬盤所有的盤片都附帶獨立的磁頭和機械臂,只是容量只有28M。
1963年:可更換盤片的硬盤誕生
1963年,IBM推出了1311硬盤,體積進一步縮小,尺寸只有洗衣機大小。最重要的是采用了可更換盤片的設計,從此就誕生了很多第三方玩家,自行制作盤片。
緊接著,1969年,IBM發明了軟盤,但軟盤的容量實在是太小了,速度也特別慢。雖說軟盤更容易攜帶了,但是讀寫軟盤的機器很大。
1970年:新磁盤尋道時間大幅降低
1970年,IBM干了一件很牛的事情。新發布的IBM2605硬盤把硬盤內的每一個磁頭都固定了,磁盤上每一條磁道都有一個磁頭去一一對應,尋道時間降低了。but,后來因為價格太貴,停產了。
1973年:奠定了如今機械硬盤的結構
1973年,溫徹斯特硬盤誕生,奠定了當今機械硬盤的結構。第一塊溫盤尺寸為14寸,開始采用可換盤片的設計,后來為了提高速度和耐用度,出現了不可換盤的4寸硬盤。
1976年:IBM推行5.25寸標準
1976年,IBM推出了5.25寸軟盤。當時市面上對硬盤還沒有標準,IBM極力推行5.25寸硬盤標準。
1980年:希捷搶先一步推出5.25寸硬盤
1979年,位于美國加州的希捷成立。
1980年,希捷率先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塊5.25寸硬盤,售價1500美元,容量為5MB。希捷的5.25寸硬盤推出后大受歡迎,許多廠商也加入了隊伍,5.25寸硬盤成為PC主流。
緊接著,IBM也推出了自己的5.25寸硬盤,硬盤容量為1GB,IBM開始邁入消費級市場,由于硬盤體積依舊很大,并不屬于民用路線,賣得并不好。
1983年:3.5寸硬盤誕生
1983年,3.5寸硬盤誕生。由于價格太貴,80年代前中期5.25寸硬盤依舊是主流。
IBM推動了PC的發展
在這段時間里,IBM看到了微型機的市場,開始邁入民用微型機市場。IBM在1975年推出了IBM5100,這是IBM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因為IBM一直做的商用生意,在制造民用設備時無法控制體積,做的又大又重,價格還死貴,消費者不買單。IBM內部經過調整之后,決定找其他公司代工生產設備,只要過IBM的質檢就可以。于是Intel的CPU就被IBM看上了,AMD仿制Intel的CPU也被IBM扶持了,使用的微軟的MS-DOS系統。
臺式機市場也是當時鉆了IBM的空子,合法生產了兼容IBM的PC配件、BIOS、系統的臺式機,稱為IBM PC兼容機。惠普、戴爾、聯想等巨頭企業就是靠兼容機的生意養活的。
之后windows系統產生,兼容機廠商才正式轉為今天的臺式機廠商。
硬盤知識科普
上面的內容是對硬盤發展的一些介紹,下面就是設計到硬盤的干貨內容了,包括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是如何工作的,有哪幾部分組成,哪些元素決定了硬盤的性能,到底該怎么去選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看完這篇文章之后相信你就會對硬盤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機械硬盤
機械硬盤從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百家爭鳴的盛景早已過去。如今的機械硬盤品牌收購的收購,只剩下幾個屈指可數的大廠了。這些大廠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他們分別為東芝、希捷、西部數據。叫獸記得在2015年開始,希捷、西數這兩個品牌都已經開始收購固態硬盤品牌,轉戰固態硬盤的設計制作了。
既然目前大部分電腦都已搭載固態硬盤,是不是機械硬盤就完全被淘汰了?不是的,目前大容量儲存我們仍然需要機械硬盤,大容量的固態硬盤價格實在是太貴了。以4TB固態價格為例,一塊4TB固態硬盤的價格就要4000多,而一塊4TB的機械硬盤僅需要600多。而且,我們大容量儲存一般都是電影,對硬盤的4K隨機讀寫速度要求并不高。如果你的預算有限,又有很高的容量需求,額外加裝幾塊相對便宜的機械硬盤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機械硬盤關鍵參數
硬盤容量,我們在購買機械硬盤時,首先關心的就是容量了。目前機械硬盤的容量都是1TB起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在1TB~16TB之間選擇。
除了硬盤容量之外,硬盤的轉速也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點。硬盤專色以RPM為單位,硬盤轉速的快慢決定了硬盤的傳輸速度、訪問時間、尋道時間。目前主流的3.5寸硬盤大都是7200轉,2.5寸硬盤大都是5400轉。當然,轉速越高,帶來的噪音就越大。
機械硬盤的緩存跟固態硬盤的緩存性質與功能都差不多,目的是減小傳輸文件時對系統的負荷。當你往機械硬盤中傳輸文件時,文件首先會寫入到機械硬盤的緩存里面,再由緩存向機械硬盤內寫入。機械硬盤的緩存并不是越大越好,因為有疊瓦盤的存在,后面會跟大家詳細的講一下為什么不能買疊瓦盤。
單碟容量,這是很多人在買機械硬盤時容易忽略的點。單碟容量越大刺刀密度就越大,磁頭轉動一周能夠讀取的數據就越多,相同轉速下內部傳輸的速度就越快。
什么是疊瓦盤(SMR)?
機械硬盤大體分為LMR和PMR兩種。
LMR是水平磁記錄硬盤,在機械硬盤發展的前期使用比較廣泛。由于機械硬盤的磁性顆粒都是水平排列的,密度比較小,單個盤片放不下太多數據,最后就被淘汰了。
垂直磁記錄硬盤,為了讓硬盤存儲更多的數據,硬盤廠商便研發出了這種垂直式排列的硬盤,大大提高了硬盤的儲存量,成為機械硬盤的主流。
疊瓦盤在寫入數據時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寫磁頭要寫滿整個磁道,而每個磁道都有一部分被相鄰磁道覆蓋,向磁道中寫數據可能會覆蓋相鄰磁。為了保證相鄰磁道上數據的完整性,需要在寫之前先講相鄰磁道上的數據獨出來,和將要寫的數據重新組織再依次寫入。
因為寫磁頭比較大,再加上疊瓦式磁盤里磁道更密集,磁頭寫一次會修改兩個磁塊,導致寫磁頭在寫入之前會先將后面的數據復制到緩存里,然后再執行寫入工作。這個工作寫入完成后,再將緩存里的數據寫入到磁盤中,這也是為什么疊瓦盤都講緩存做的特別大的原因。
疊瓦盤雖然價格便宜容量很大,但在頻繁進行數據讀取寫入時性能很差。如果購買機械硬盤是為了裝系統、玩游戲,那么叫獸是不推薦的。
如何判斷是否是SMR硬盤?
- 首先看緩存,緩存容量為266MB的基本是疊瓦盤,CMR硬盤大都是64MB的緩存。
- 去產品的官網查這款型號,看看是否支持SMR技術,如果支持SMR技術那就是疊瓦盤。
- 給客服發送產品鏈接,詢問是否為疊瓦盤
- 做機械硬盤的品牌就這仨,直接百度這款機械硬盤的型號一般就能搜到相關信息。
機械硬盤推薦
這次機械硬盤推薦,叫獸只推非疊瓦盤。叫獸并不是討厭疊瓦盤這一技術的發展,而是覺得雖然技術本身是進步了,但實際體驗卻退步了。叫獸不反對技術的迭代發展,而是在目前的疊瓦盤現實狀況下,疊瓦盤并不值得推薦。
東芝
東芝的機械主要分了四類,分別為2.5寸輕薄筆記本硬盤、3.5寸個人電腦硬盤、3.5寸NAS硬盤、3.5寸通用數據存儲硬盤。
目前京東上在首的非SMR硬盤有桌面級的1T、2T(叫獸懷疑“2T新”是SMR硬盤)、3T,對應的型號分別為DT01ACA100、DT01ACA200、DT01ACA300。
京東
TOSHIBA 東芝 臺式機硬盤 3TB 64MB 7200rpm DT01ACA300499元京東好評率98%3TB容量去購買
通用級目前京東就4T和6T兩款在售,對應的型號為MD04ACA400、MD04ACA600。
京東
TOSHIBA 東芝 IronWolf 酷狼 臺式機硬盤 4TB 128MB 7200rpm MD04ACA400729元起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監控級硬盤只有4T、8T京東在售,分別對應的型號為DT02ABA400V、DT02ABA800V。
京東
TOSHIBA 東芝 監控級硬盤 8TB 256MB 7200rpm MD06ACA800V1399元起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希捷
希捷硬盤的分類比較多,有純機械的酷魚系列,有混合機械的酷玩系列,定位NAS的酷狼系列、定位監控的酷鷹系列。上面不同的系列在價格、容量、緩存、保修上都有移動的差異。以保修期限為例,酷魚普通系列只有2年的保修,酷魚Pro系列則有5年保修。(具體差異可以自行到希捷官網搜索查看)
SV35系列、desktop系列、酷鷹AI系列、NAS系列全系都為疊瓦盤,不建議購買!
京東在售的非疊瓦盤,酷魚系列只有一款,對應的型號為ST1000DM010。
京東
SEAGATE 希捷 酷魚系列 3.5英寸硬盤 1TB(ST1000DM010)295元包郵京東好評率98%PC存儲硬盤性能之選~去購買
酷魚PRO系列有兩款,分別為4TB和8TB兩款。對應的型號為ST4000DM004、ST8000DM004。
京東
SEAGATE 希捷 BarraCuda 酷魚 臺式機硬盤 4TB 256MB 5400rpm579元包郵京東好評率98%SATA3接口去購買
Surveillance系列從1TB到8TB都可以買,對應的型號分別為ST1000VX001、ST2000VX003、ST3000VX009、ST4000VX000、ST6000VX001、ST8000VX004。
京東
大華(dahua)希捷SEAGATE監控硬盤8TB 7200轉256M SATA3監控級8tb硬盤(ST8000VX0002)三年換新1800元起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酷鷹系列1TB、2TB、3TB、4TB、6TB、8TB都可以選擇,酷鷹8TB以上就是酷鷹AI系列,為疊瓦盤。酷鷹系列對應的型號分別為ST1000VX005、ST2000VX008、ST3000VX010、ST4000VX007、ST6000VX001、ST8000VX004。
京東
SEAGATE 希捷 SkyHawk 酷鷹 監控級硬盤 2TB 64MB 5900rpm ST2000VX008409元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酷狼1TB、2TB、3TB、4TB、6TB、8TB、10TB、12TB、14TB都是CMR硬盤,均可以選。分別對應的型號為ST1000VN002、ST2000VN004、ST3000VN007、ST4000VN008、ST6000VN001、ST8000VN004、ST10000VN0008、ST12000VN0008、ST14000VN0008。
京東
SEAGATE 希捷 IronWolf 酷狼 NAS硬盤 2TB 64MB 5900rpm ST2000VN004529元起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優惠
滿100.00元減10.00元
掃碼領取查看更多商城
西數
西數的產品線比較好分,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市場定位。比如黑盤定位游戲,藍盤定位家用、金盤定位企業級、紫盤定位監控、紅盤定位NAS。不同類型的硬盤保修年限也不一樣,黑盤跟金盤都是5年保修,紫盤跟紅盤是3年保修,藍盤為2年保修。
目前京東在售的,藍盤系列可以選擇1TB、3TB、4TB,2TB、6TB應該都是疊瓦盤,要慎重考慮。分別對應的型號為WD10EZEX、WD30EZRZ、WD40EZRZ。
京東
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 藍盤 臺式機硬盤 1TB 64MB 7200rpm WD10EZEX273.82元起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優惠
滿2980.00元減200.00元
掃碼領取查看更多商城
黑盤可以選擇1TB、2TB、4TB,其他容量的盤京東暫時無貨,對應的型號分別為WD1003FZEX、WD2003FZEX、WD4005FZBX。
京東
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 黑盤 臺式機硬盤 1TB 64MB 7200rpm WD1003FZEX589元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監控硬盤1TB、2TB、3TB、4TB、6TB都可以選擇,對應的型號分別為WD10PURX、WD20PURX、WD30PURX、WD40PURX、WD60PURX。
京東
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 紫盤 監控級硬盤 3TB 64MB 5900rpm WD30PURX685元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紅盤1TB、3TB、4TB、8TB、10TB可以選擇,2TB和6TB叫獸懷疑是疊瓦盤,慎重考慮。它們分別對應的型號是WD10EFRX、WD30EFRX、WD40EFAX、
京東
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 紅盤 NAS硬盤 3TB 64MB 5400rpm WD30EFRX739元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紅盤Prozhiyou 2TB跟10TB款能對得上,其他容量慎重考慮。分別對應的型號為WD2002FFSX、 WD102KFBX。
京東
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 紅盤Pro 企業級硬盤 2TB 64MB 7200rpm WD2002FFSX889元實時價格1小時前已更新去購買
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有著超過機械硬盤幾十上百倍的4K隨機讀寫速度,近幾年也是發展迅猛。記得叫獸在2015年的時候裝機,當時的固態硬盤并不普及,價格也是超級貴。當時裝機買了一塊閃迪120GB SSD,MLC顆粒,就花了400多塊錢。短短五年,固態硬盤竟已發展為電腦存儲硬件的主流,不得不感嘆電腦硬件發展的速度。感嘆固態硬盤發展迅速的同時,總會蹦出一些垃圾產品,下面就跟著叫獸一起探尋一下固態硬盤到底是什么吧!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固態硬盤大概有哪些部分構成,每個部分主要什么作用。在說固態硬盤的結構之前,不如先說一下SSD的生產流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塊SSD的生產大體可以分為5個步驟,分別為“采購、組裝、量產、包裝、上市”。
采購主要指的是主控芯片、緩存顆粒、內存顆粒的采購;組裝包括自家組裝和代工組裝;量產包括固件寫入;包裝包括自家貼牌和代工貼牌;上市包括零售版和OEM版。
實際上SSD的生產并不想大家想的那樣,你買一塊XX牌的固態硬盤,可能這塊硬盤并不是這個公司產的。在市場上,可以大致的分為四類廠商。第一類,從原材料到包裝到銷售都是自家一條龍,比如三星;第二類廠商即自己生產顆粒也提供閃存顆粒給下游廠商,比如英特爾和鎂光;第三類廠商,先向上游采購主控、顆粒等原材料,然后自己進行組裝,貼上自己品牌進行銷售;最后一類,既不生產顆粒、主控,也不組裝貼牌,它們不生產SSD,只是SSD的搬運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貼牌產品,比如聯想、惠普等品牌都是貼牌產品。
了解了固態硬盤由哪些部分組成之后,我們就應該去了解一下各個組成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了。SSD中最重要的元件就是中控和閃存,雖說緩存也比較重要,但目前相當多的固態硬盤是沒有配備專門的閃存顆粒的,只會在內存顆粒中留出部分空間模擬SLC作為緩存來用。緩存其實就是內存上的顆粒,后面的內存選購科普文章中會做詳細的解釋。
主控芯片
叫獸把閃存顆粒的講解放在了主控芯片之后,意思就是主控芯片的好壞要比閃存顆粒重要。即便是最差的QLC顆粒,1TB的硬盤,有著150次的擦寫壽命,也能夠寫入150TB的數據。試想,在合理的情況下使用,寫滿150TB的數據還是很困難的。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主控理解為“大腦”,SSD主控本質上就是一個微處理器,具備運算能力,也是整塊SSD組成中最具有技術含量的元件。主控主要負責SSD中數據的寫入擦除,均衡內存顆粒的使用,延長SSD的壽命。
由于主控的技術門檻比較高,目前主控品牌比較少,比較主流的由慧榮、群聯、Marvell、三星、瑞昱。
慧榮和群聯主控成本低價格便宜,占據了國內SSD的大部分市場。產品線也比較長,各種各樣的高低端產品都有。像國內浦科特、七彩虹、影馳、臺電、光威、銘瑄等品牌的大多數產品就是使用了慧榮和群聯這兩家的主控元件。
Marvell主控常被圈內人親切的稱呼為“馬牌”,一般只能在比較高端的固態上才能見到,技術實力雄厚,主控質量穩定,搭載“馬牌”主控的固態價格一般也比較貴。
三星和東芝家的主控一般都是自產自用,只能在他們自家的硬盤上看到,在其他品牌的硬盤上很難看到。
看到瑞昱這個品牌,是不是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在哪見過呢?這就是那個做集成網卡聲卡的瑞昱,很出名的臺灣地區廠商。這幾年也是開始進入主控市場。瑞昱的logo特別像一只螃蟹,很多人也喜歡叫它螃蟹廠。
以叫獸手里拿的這根希捷FireCuda 520系列SSD為例,紅色區域部分就是這根m.2固態的內存顆粒,綠色部分為主控,黃色部分為緩存顆粒。叫獸在這里強調一點,看主控不能只看品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產品的高低定位,高端品牌也不是沒有垃圾主控,主流消費品牌也不缺好的主控。
閃存顆粒
主控重要,閃存重任同樣很重要。因為閃存顆粒一直擔任著數據存儲的重任,閃存顆粒的好壞決定了硬盤的使用壽命和性能。目前能夠提供閃存顆粒的廠商并不是很多,基本都是國外的幾家廠商。不過幾年來國內自主研發的顆粒也已經上市,并且目前已經有多款硬盤搭載合肥長鑫顆粒了。
目前全球能提供閃存顆粒的廠商有三星、鎂光、海力士、英特爾、東芝、閃迪、合肥長鑫等。目前市面上三星、鎂光、海力士的閃存顆粒占據了90%的固態硬盤市場;英特爾和東芝的閃存顆粒大都是自產自用,其他品牌有自己的產品線,也會提供給下游品牌。
關于原片、白片、黑片:
細致的同學會經常在固態硬盤宣傳頁看到XX固態使用的是原廠晶片,那么原廠晶片是什么呢?除了原廠晶片之外還有哪些種類?
所謂的原片,就是必須要達到晶片生產商生產合格需求出廠的顆粒,這些顆粒經過出廠質量檢測,能達到出廠檢測標準,無論是在速度還是壽命上都是讓人放心的。
所謂的白片,就是沒有通過生產商的質量檢測要求,但是達到了行業的要求。通常這樣的顆粒,生產商是不會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的,而是賣給下游組裝廠。這就是很多人拆開固態硬盤后看到顆粒上印的是金士頓的標志(這里并不是針對金士頓,只是舉個例子),要知道金士頓是不制造顆粒的。因為白片沒法經過原廠的質量檢測,所以沒有辦法打上出廠標志。下游品牌在拿到白片后,通常會自己印上自己品牌的logo。
所謂的黑片,則是殘次品或廢品,這類顆粒通常連第一輪測試都沒有通過。通電能用,但說不定啥時候就崩潰。本應不應該銷毀的顆粒,但會在銷毀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流入到市場,當然,這類顆粒也比較好認,拆開固態一看,顆粒上啥標志都沒有,基本就可以確實是黑片了。
什么是SLC、MLC、TLC、QLC?
說完原片、白片、黑片,我們應該來談一下閃存顆粒有哪些類型了,不同的類型又有哪些差別呢?
目前市面上的顆粒類型分為SLC、MLC、TLC、QLC四種,性能上SLC>MLC>TLC>QL地。從下圖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SLC只能存放1bit數據,MLC能夠存放2bit數據,TLC能夠存放3bit數據,QLC能夠存放4bit數據。在上一篇ROG冰刃4新銳評測的文章中,叫獸就已經解釋過他們有什么不同。
以SLC為例,SLC是英文Single-Level Cell的縮寫,“S”表示Single(單一的),“L”表示Level(水平),“C”表示Cell(單元)。
這次我再搬過來給大家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每種顆粒的空間都是一個標準大小的停車位。QLC這個車位里停了4輛車、TLC這個車位里停了3輛車、MLC這個車位里停了2輛車、SLC這個車位里停了1輛車。假設這些車位中的車都要出去,哪種車位里的車出去得最快呢?
不用說也知道,肯定是SLC了。在這里我把一個單元比喻成一個車位,1bit比喻成1輛車,可以很直觀地了解這四種顆粒是什么意思了吧。我們繼續把1bit數據比喻成一輛車,一個SLC車位里只能停一輛車,而一個QLC車位里能夠停4輛車,那就是4bit數據。在單元相同的情況下,QLC存儲的數據要比SLC多4倍。相同容量下,一塊SLC的固態就要比一塊QLC的固態多4倍單元,這就是QLC顆粒固態價格要比SLC顆粒固態便宜的原因。
壽命跟價格方面也是SLC>MLC>TLC>QLC。
目前市面上的固態大都用TLC顆粒和QLC顆粒,MLC顆粒的固態已經很少見了,之前叫獸買過一塊閃迪的MLC固態。SLC固態就不要提了,打我七八年前開始接觸固態硬盤時,SLC顆粒就是神話般存在,叫獸根本就沒見過。目前QLC顆粒被噴的不輕,但想起七八年前TLC顆粒普及的時候,跟現在也是差不多。TLC顆粒人人喊打,MLC顆粒人人喊香。
現在不也是QLC顆粒人人喊打,TLC顆粒人人喊香嘛。現在的主控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使用壽命不再成為固態硬盤的限制,我們在選購固態硬盤時應更注重硬盤的容量和主控芯片了,后面叫獸會具體的講到。
什么是SLC Cash?
模擬SLC就是強制QLC顆粒只存1bit,本來一個QLC單元是4bit,可以存16個數據,直接寫入需要16個電壓。把QLC當作SLC來用的時候,只存1bit,就是2個數據,直接寫入只需要2個電壓就夠了,很快就可以寫完,從而達到SLC顆粒的效果。在空閑時,硬盤會自動將模擬SLC中的數據遷移到空閑QLC顆粒中。這部分當作SLC來用的顆粒會被釋放掉,又變回普通TLC顆粒。
怎么選?
我們在選購固態硬盤時,應遵循下面5點。
第一,容量越大越好!
在你預算充足的情況下,盡量選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盤。由于固態硬盤工作性質限定,固態硬盤在寫入數據的時候需要先擦除原有的數據塊(全新硬盤不存在這種情況)。當固態硬盤的空間越來越小時,每次寫入都會擦除一下數據,這個時候就比較考驗你的硬盤垃圾回收能力。
容量越大的硬盤,就會有越大的容量為SSD預留OP空間,構建SLC緩存,也有利于主控更好的進行垃圾回收。買固態硬盤盡量往大了去買,512GB起咯~
第二,不要迷信軟件跑分!
由于現在絕大部分硬盤都會模擬一定空間的SLC,甚至還有全盤模擬的固態硬盤,所以就會造成跑分不準的情況。這里就涉及到了緩外速度(指緩存外讀寫速度)和緩內速度(指緩存內讀寫速度),緩外速度才是固態硬盤真實的讀寫速度。我們使用CMD、AS SSD等軟件去跑分時,由于軟件測試的數據塊比較小,往往是跑不滿SLC Cache緩存的。這就造成了軟件跑分過高,并不是真實的硬盤緩外速度。雖說SLC Cache這個技術對我們的日常體驗有著非常大的提升,但我覺得我們還是需要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的。
第三,不要迷信閃存顆粒,主控好才是真的好!
就算一塊128GB容量TLC顆粒的固態,也有著至少500次的寫入壽命,也就是有著150TB的寫入量。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這是完全用不完的。既然顆粒的寫入壽命夠用,SSD為什么還會掛掉呢?答案是主控!80%的SSD并不是因為顆粒的寫入壽命到達了上限,而是主控掛了。叫獸前面提到的七八年前買的那塊。
第四,遠離黑片和小廠商!
如果你的預算充足,原片是你最好的選擇。比如三星、西數、閃迪、鎂光、東芝、英特爾等,當然也有很多良心的下游纏上使用的原廠顆粒。白片顆粒的固態價格相對低廉,雖然沒有通過原廠的嚴苛測試,但也是通過行業標準的,在質量上也是有所保障的,預算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退而求其次。至于黑片,千萬不要去碰,數據安全最重要。一般只有小品牌才會使用黑片,比如金泰ke、七彩hong、金bang、士必de等品牌的產品,大都使用黑片顆粒。這些品牌也是某貓上很多很多裝機店鋪喜歡用的固態,值友們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第五,不一定非得NVMe協議!
由于NVMe協議的固態走的是直連CPU的PCIE通道,所以如果你的電腦上有支持NVMe協議的M.2接口,就直接上NVMe協議的M.2固態吧。SATA固態也沒有那么不堪,大容量的SATA固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在日常使用體驗上,SATA固態和NVMe固態的差距并不是很明顯。
固態硬盤推薦
固態硬盤選擇500GB以上更有性價比,更大容量的硬盤在使用后期更能維持良好的性能。
SATA固態推薦
三星860EVO
西部數據Blue系列
英睿達MX500
希捷酷魚120
鎧俠TC10
M.2固態推薦
三星970EVO Plus(MZ-V6S500B)
鎧俠RC10系列
西部數據 SN750
金士頓A2000
浦科特M9P Plus
西部數據SN550
寫在最后
上面,叫獸從硬盤的發展歷史開始,詳細的介紹了機械硬盤以及固態硬盤的發展以及相關專業知識。最后,叫獸還做了一套小題,考驗一下你們有沒有認真讀叫獸的文章。下面會有10道選擇題,均為單選題,可以在評論區回復里作答,直接輸入ABCD即可。叫獸會回復每一個答題的值友,錯誤的地方也會回復講解。答對8題以上為優秀,答對6題以上為及格,6題一下關注一下叫獸,即為及格,哈哈哈哈~讓叫獸假裝當一次小老師吧,實現一下多年的心愿~
隨堂測試:
1. 1956年,世界上第一塊硬盤是哪個公司制造的?
A:Intel B:AMD C:三星 D:IBM
2. 下面哪個原件不屬于機械硬盤結構?
A:磁軌 B:磁頭 C:盤片 D:閃存
3. 下面四種硬盤格式,哪種是疊瓦盤?
A:LMR B:PMR C:CMR D:SMR
4. 下面哪一項不可以用來判斷疊瓦盤?
A:緩存容量為256MB的都是疊瓦盤
B:去產品官網查型號,看是否支持SMR技術
C:詢問客服
D:百度搜索相關型號
5. 下面四種顆粒類型,性能從強到弱依次為?
A:SLC>MLC>TLC>QLC
B:SLC>TLC>MLC>QLC
C:QLC>TLC>MLC>SLC
D:QLC>MLC>TLC>SLC
6. 固態硬盤的顆粒分為原片、白片、黑片,三種不同的顆粒從好到壞依次為?
A:原片>白片>黑片
B:黑片>白片>原片
C:白片>黑片>原片
D:原片>黑片>白片
7.下列哪一個元件,固態硬盤不一定會有?
A:主控 B:緩存顆粒 C:閃存顆粒
8.下列哪一個品牌不能制造顆粒?
A:Intel B:鎂光 C:海力士 D:金士頓
9.下面哪一項不能作為固態硬盤的選購規則?
A:容量越大越好
B:軟件跑分越高一定越好
C:不要選擇黑片和小廠商
D:不一定非要購買NVMe協議的硬盤
10.你對本篇文章有什么建議?
A:關注、點贊、收藏、評論
B:關注、點贊、收藏、評論
C:關注、點贊、收藏、評論
D:關注、點贊、收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