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一詞最近風刮的比較大,到底MCN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跟大家來解釋一下。
MCN全稱Multi-Channel Network,是舶來品,是一種是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MCN提供的價值大致分為兩大類:信息價值和效率價值。
有投資價值的MCN項目,他們有著:較強的內容判斷及制作能力;最好有自己的模版化、工業化的生產機制;同時有很強的流量采購能力,對流量有著水龍頭一樣的控制力,能夠從內容生產和消費兩端實現調控,形成匹配。同時,公司對紅人的服務能力也很重要,要讓紅人們甘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做個純純的內容生產者,從而產生對紅人的控制能力,這需要非常細致而體系化的服務。
MCN的垂直行業選擇也值得一說。在視頻這個市場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時候,對于MCN而言,最現實也最被資本市場認可的模式一定是在一個垂直領域做深,然后把成功的經驗擴展到更多的細分市場。從進入的難度而言,選擇一些冷門的領域會保證對紅人較強的談判能力和流量的快速擴展,但是相應也帶來一個問題:冷門的領域,流量的價值很低,廣告和電商的變現會遇到非常多的阻礙。
目前,我國的MCN機構由平臺方的政策扶持,還有資本的加持,依托內容生產業態和運營業態,提供專業的孵化管理服務。商業形態也更加的多元化,變現途徑也愈加豐富。
目前在抖音官方星圖上所展示的認證MCN機構有239家,《2019中國MCN機構價值白皮書》顯示,截止2019年12月下旬,全網各平臺的MCN機構已經突破了10萬,而且還不斷有新的公司在進場,而這些機構的主要陣地都是在視頻領域,集中在抖音、快手、B站、微博、小紅書等App上的MCN就有近八成。除了新媒體內容公司轉型為MCN,有的公司也會跨界的去做MCN,從產業鏈中的一環直接切入這個領域。
這其中有符合平臺要求,拿到認證資質的MCN,也有一些小公司,雖然沒有認證,但是其實是做著MCN的工作。他們掛著MCN機構或者以野生狀態生存。這其中不乏某些自稱工會的機構,而工會其實是更加擅長直播和人海戰術對于IP打造能力持續變現能力相對較弱一些,但是目前也有不少工會正在轉型MCN機構。
從這張MCN分布圖來看,北上廣深的數量肯定是最多的,成都也正在崛起。從內容上看,北京比較偏文化,成都喜歡看美女,廣深喜歡推廣本土文化。MCN機構最多的八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廈門、長沙。雖然東北盛產網紅,但是想要做達人或者想做賬號的企業應該還是往南方城市走,因為內容創作者多數在南方城市。而這個行業的核心,其實就是內容的持續輸出能力,雖然MCN機構在全國的分布也越來越多元化,但是根據每個城市不同的地域情況,每個城市又各自擁有自己的特色。
與正規MCN機構對應的叫做野生達人,那什么是野生達人呢?野生達人的定義是相對于公司的簽約達人,是單打獨斗做內容自然生長出來的達人,目前暫時沒有和任何公司機構簽約,又或者是企業自組建團隊孵化,沒有簽約MCN機構的,這類達人比起機構達人,從基因上就存在先天的不足。不管是流量扶持、平臺規則、內容持續輸出、資金來源途徑、發展方向等等方面都面臨著各種挑戰,但是目前短視頻行業的業態呢,又恰恰是這類野生達人最多的。預計今年將會是野生達人的一個分水嶺,要么掛靠機構或者轉型成為機構一飛沖天,要么就從此放棄,離開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