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顯卡有核顯,集顯,獨顯。在此之前,得跟大家科普一下主板南橋芯片和北橋芯片,南橋芯片一般位于主板上離CPU插槽較遠的下方,PCI的前面,這種布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總線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于排線。[l/o總線就是主板上進行數據交換的接線和接口],北橋芯片顧名思義,位于CPU插槽以北的地方,這么做主要是因為北橋芯片與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最密切,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縮短傳輸距離。說實話,我在初學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我會在這兒寫的盡量通俗化。

先來聊聊集顯和核顯的恩愛情緣
集顯就是主板的北橋芯片中集成了顯卡的顯示芯片,一些主板也單獨安裝有顯存。核顯其實就是將顯卡的顯示芯片集成在CPU內部,所以它也是集顯的分支。大家可能一臉懵,這兩不都一樣嗎?說白一點,就是集顯要cpu和主板合作運行,核顯只要cpu就能運行了,也就是說核顯在絕大部分情況的性能要比集顯好,而且核顯功耗要比集顯低的多,現在市場上所售賣的集顯筆記本大多為核顯,原生集顯早就不生產了,如果你不怎么玩游戲,那你可以在選購筆記本或電腦配件時,沒必要選擇獨顯~

同理,核顯依舊分為AMD和INTER兩大家,AMD的核顯被稱為vega{即將推出navi核顯,具體情況位未知},INTER則是gen[即將推出xe核顯,預計在11代上市],兩者實力一直都是不相上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不同的cpu和主板
接下來就是異常神秘的獨顯
獨立顯卡是將顯示芯片、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的優點有①具備單獨的顯存,不占用系統內存②技術上領先,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在這兒我也說幾句,如果核顯性能比獨顯好的話,那么獨顯就相當于累贅,成為你多花錢的一項

先來科普幾個專業名詞,免得大家在購買顯卡(選購筆記本)一臉霧水,首先就是雙顯卡交火,說白了就是多張顯卡同時運行,性能提升不少,但它的缺點很明顯,①性能只能做到提升1.5倍左右,不能做到1+1=2,②兼容性不太好,支持雙卡交火的游戲性能提升20%到30%,不支持雙卡交火的游戲,性能會降低,③發熱量更高,功耗更大,供電不足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所以沒有特殊需求,不要來雙卡交火。

其次就是顯存。它的作用是用來存儲顯卡芯片處理過或者即將提取的渲染數據。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顯存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信息的部件。按理來說,在同一架構下,基本都是越大越好,接下來的就是顯存位寬,這就好比馬路上的車道,越寬也就越流暢,也就是顯存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所能傳送數據的位數,位數越大則瞬間所能傳輸的數據量越大。還有的就是顯存頻率,這以MHz(兆赫茲)為單位,顯存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顯存的速度。
最后就是流處理器,這個很難解釋,在同一個型號的顯卡,流處理器單位越多越好。
然后來區分一下,公版顯卡和非公版顯卡還有游戲顯卡和圖形顯卡
公版顯卡按理來說,跟非公版性能差不多,但一些企業【如Asus等】基于公版顯卡來經過多種設計優化,使得性能遠超公版顯卡,而且外觀和功能更具有可玩性,預算不多,選公版

游戲顯卡和圖形顯卡最大的區別就是:游戲顯卡是在有畫面的情況進一步優化,圖形顯卡就是無中生有,更適合人物渲染等等

獨立顯卡主要由AMD和NVIDIA兩家把持,我們俗稱a卡和n卡,大家可以參考下圖的顯卡天梯圖

我個人認為AMD的顯卡是2D平面畫質處理的比較好,平面設計使用會好一點,但是很多軟件的優化度不是很好。NVIDIA顯卡是處理3D的性能和速度比較突出,也就是合適玩游戲,但是功率消耗大,溫度有點高。
n卡,主要有rtx顯卡,gtx顯卡,mx顯卡,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10系列的系列都是gtx系列,20系列都是rtx系列,這一系列支持光追,游戲體驗更好,30系列快發布了,20系列停產了,而mx系列主要搭載在輕薄本上,目前最新的為mx350,英偉達的顯卡一直都是不錯的選擇
a卡,主要有rx顯卡,vega顯卡,hd顯卡,這系列顯卡確實很少見,只有在組裝機上可以看見它的身影,性價比是不錯的。筆記本搭載的大多是amd配自帶的核顯或者amd配英偉達的顯卡,現在也有著“a卡站未來”
最后再說一句:比較顯卡性能要按下列數據比較:架構→流處理器單位數→位寬→顯卡容量→頻率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覺得有幫助就點點關注,點點贊,轉發給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