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框架篇
vue的優點
輕量級框架:只關注視圖層,是一個構建數據的視圖集合,大小只有幾十kb;
簡單易學:國人開發,中文文檔,不存在語言障礙 ,易于理解和學習;
雙向數據綁定:保留了angular的特點,在數據操作方面更為簡單;
組件化:保留了react的優點,實現了html的封裝和重用,在構建單頁面應用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視圖,數據,結構分離:使數據的更改更為簡單,不需要進行邏輯代碼的修改,只需要操作數據就能完成相關操作;
虛擬DOM:dom操作是非常耗費性能的,不再使用原生的dom操作節點,極大解放dom操作,但具體操作的還是dom不過是換了另一種方式;
運行速度更快:相比較于react而言,同樣是操作虛擬dom,就性能而言,vue存在很大的優勢。
請詳細說下你對vue生命周期的理解?
總共分為8個階段創建前/后,載入前/后,更新前/后,銷毀前/后。
創建前/后:在beforeCreate階段,vue實例的掛載元素el和數據對象data都為undefined,還未初始化。在created階段,vue實例的數據對象data有了,el和數據對象data都為undefined,還未初始化。
載入前/后:在beforeMount階段,vue實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還是掛載之前為虛擬的dom節點,data.message還未替換。在mounted階段,vue實例掛載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更新前/后:當data變化時,會觸發beforeUpdate和updated方法
銷毀前/后:在執行destroy方法后,對data的改變不會再觸發周期函數,說明此時vue實例已經解除了事件監聽以及和dom的綁定,但是dom結構依然存在
為什么vue組件中data必須是一個函數?
對象為引用類型,當復用組件時,由于數據對象都指向同一個data對象,當在一個組件中修改data時,其他重用的組件中的data會同時被修改;而使用返回對象的函數,由于每次返回的都是一個新對象(Object的實例),引用地址不同,則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vue中v-if和v-show有什么區別?
v-if和v-show看起來似乎差不多,當條件不成立時,其所對應的標簽元素都不可見,但是這兩個選項是有區別的:
1、v-if在條件切換時,會對標簽進行適當的創建和銷毀,而v-show則僅在初始化時加載一次,因此v-if的開銷相對來說會比v-show大。
2、v-if是惰性的,只有當條件為真時才會真正渲染標簽;如果初始條件不為真,則v-if不會去渲染標簽。v-show則無論初始條件是否成立,都會渲染標簽,它僅僅做的只是簡單的css切換。
computed和watch的區別
計算屬性computed:
- 支持緩存,只有依賴數據發生改變,才會重新進行計算
- 不支持異步,當computed內有異步操作時無效,無法監聽數據的變化
- computed 屬性值會默認走緩存,計算屬性是基于它們的響應式依賴進行緩存的,也就是基于data中聲明過或者父組件傳遞的props中的數據通過計算得到的值
- 如果一個屬性是由其他屬性計算而來的,這個屬性依賴其他屬性,是一個多對一或者一對一,一般用computed
- 如果computed屬性屬性值是函數,那么默認會走get方法;函數的返回值就是屬性的屬性值;在computed中的,屬性都有一個get和一個set方法,當數據變化時,調用set方法。
偵聽屬性watch:
- 不支持緩存,數據表,直接會觸發相應的操作;
- watch支持異步;
- 監聽的函數接收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最新的值;第二個參數是輸入之前的值;
- 當一個屬性發生變化時,需要執行對應的操作;一對多;
- 監聽數據必須是data中聲明過或者父組件傳遞過來的props中的數據,當數據變化時,觸發其他操作,函數有兩個參數:
immediate:組件加載立即觸發回調函數執行
watch: {
firstName: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this.fullName = newName + ' ' + this.lastName;
},
// 代表在wacth里聲明了firstName這個方法之后立即執行handler方法
immediate: true
}
}
deep: deep的意思就是深入觀察,監聽器會一層層的往下遍歷,給對象的所有屬性都加上這個監聽器,但是這樣性能開銷就會非常大了,任何修改obj里面任何一個屬性都會觸發這個監聽器里的 handler
watch: {
obj: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console.log('obj.a changed');
},
immediate: true,
deep: true
}
}
優化:我們可以使用字符串的形式監聽
watch: {
'obj.a':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console.log('obj.a changed');
},
immediate: true,
// deep: true
}
}
這樣Vue.js才會一層一層解析下去,直到遇到屬性a,然后才給a設置監聽函數。
vue-loader是什么?使用它的用途有哪些?
vue文件的一個加載器,跟template/js/style轉換成js模塊。
$nextTick是什么?
vue實現響應式并不是數據發生變化后dom立即變化,而是按照一定的策略來進行dom更新。
nextTick 是在下次 DOM 更新循環結束之后執行延遲回調,在修改數據之后使用nextTick,則可以在回調中獲取更新后的 DOM
v-for key的作用
當Vue用 v-for 正在更新已渲染過的元素列表是,它默認用“就地復用”策略。如果數據項的順序被改變,Vue將不是移動DOM元素來匹配數據項的改變,而是簡單復用此處每個元素,并且確保它在特定索引下顯示已被渲染過的每個元素。
為了給Vue一個提示,以便它能跟蹤每個節點的身份,從而重用和重新排序現有元素,你需要為每項提供一個唯一 key 屬性。key屬性的類型只能為 string或者number類型。
key 的特殊屬性主要用在Vue的虛擬DOM算法,在新舊nodes對比時辨識VNodes。如果不使用 key,Vue會使用一種最大限度減少動態元素并且盡可能的嘗試修復/再利用相同類型元素的算法。使用key,它會基于key的變化重新排列元素順序,并且會移除 key 不存在的元素。
Vue的雙向數據綁定原理是什么?
vue.js 是采用數據劫持結合發布者-訂閱者模式的方式,通過Object.defineProperty()來劫持各個屬性的setter,getter,在數據變動時發布消息給訂閱者,觸發相應的監聽回調。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需要observe的數據對象進行遞歸遍歷,包括子屬性對象的屬性,都加上setter和getter這樣的話,給這個對象的某個值賦值,就會觸發setter,那么就能監聽到了數據變化
2、compile解析模板指令,將模板中的變量替換成數據,然后初始化渲染頁面視圖,并將每個指令對應的節點綁定更新函數,添加監聽數據的訂閱者,一旦數據有變動,收到通知,更新視圖
3、Watcher訂閱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間通信的橋梁,主要做的事情是:①在自身實例化時往屬性訂閱器(dep)里面添加自己②自身必須有一個update()方法③待屬性變動dep.notice()通知時,能調用自身的update()方法,并觸發Compile中綁定的回調,則功成身退。
4、MVVM作為數據綁定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通過Observer來監聽自己的model數據變化,通過Compile來解析編譯模板指令,最終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間的通信橋梁,達到數據變化 -> 視圖更新;視圖交互變化(input) -> 數據model變更的雙向綁定效果。
組件傳值
父傳子
通過props傳遞
父組件: <child value = '傳遞的數據' />
子組件: props['value'],接收數據,接受之后使用和data中定義數據使用方式一樣
子傳父
在父組件中給子組件綁定一個自定義的事件,子組件通過$emit()觸發該事件并傳值。
父組件: <child @receive = 'receive' />
子組件: this.$emit('receive','傳遞的數據')
兄弟組件傳值
- 通過中央通信 let bus = new Vue()
A:methods :{ 函數{bus.$emit(‘自定義事件名’,數據)} 發送
B:created (){bus.$on(‘A發送過來的自定義事件名’,函數)} 進行數據接收
- 通過vuex
prop 驗證,和默認值
我們在父組件給子組件傳值的時候,可以指定該props的默認值及類型,當傳遞數據類型不正確的時候,vue會發出警告
props: {
visible: {
default: true,
type: Boolean,
required: true
},
},
請說下封裝 vue 組件的過程
首先,組件可以提升整個項目的開發效率。能夠把頁面抽象成多個相對獨立的模塊,解決了我們傳統項目開發:效率低、難維護、復用性等問題。
然后,使用Vue.extend方法創建一個組件,然后使用Vue.component方法注冊組件。子組件需要數據,可以在props中接受定義。而子組件修改好數據后,想把數據傳遞給父組件。可以采用emit方法。
Vue.js的template編譯
簡而言之,就是先轉化成AST樹,再得到的render函數返回VNode(Vue的虛擬DOM節點),詳細步驟如下:
首先,通過compile編譯器把template編譯成AST語法樹(abstract syntax tree 即 源代碼的抽象語法結構的樹狀表現形式),compile是createCompiler的返回值,createCompiler是用以創建編譯器的。另外compile還負責合并option。
然后,AST會經過generate(將AST語法樹轉化成render funtion字符串的過程)得到render函數,render的返回值是VNode,VNode是Vue的虛擬DOM節點,里面有(標簽名、子節點、文本等等)
scss是什么?在vue.cli中的安裝使用步驟是?有哪幾大特性?
css的預編譯,使用步驟如下:
第一步:用npm 下三個loader(sass-loader、css-loader、node-sass)
第二步:在build目錄找到webpack.base.config.js,在那個extends屬性中加一個拓展.scss
第三步:還是在同一個文件,配置一個module屬性
第四步:然后在組件的style標簽加上lang屬性 ,例如:lang=”scss”
特性主要有:
- 可以用變量,例如($變量名稱=值)
- 可以用混合器,例如()
- 可以嵌套
vue如何監聽對象或者數組某個屬性的變化
當在項目中直接設置數組的某一項的值,或者直接設置對象的某個屬性值,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頁面并沒有更新。這是因為Object.defineprototype()限制,監聽不到變化。
解決方式:
- this.$set(你要改變的數組/對象,你要改變的位置/key,你要改成什么value)
this.$set(this.arr, 0, "OBKoro1"); // 改變數組
this.$set(this.obj, "c", "OBKoro1"); // 改變對象
- 數組原生方法觸發視圖更新,vue可以監聽到數組原生方法導致的數據數據變化
splice()、 push()、pop()、shift()、unshift()、sort()、reverse()
意思是使用這些方法不用我們再進行額外的操作,視圖自動進行更新。推薦使用splice方法會比較好自定義,因為splice可以在數組的任何位置進行刪除/添加操作
常用的事件修飾符
- .stop:阻止冒泡
- .prevent:阻止默認行為
- .self:僅綁定元素自身觸發
- .once: 2.1.4 新增,只觸發一次
- passive: 2.3.0 新增,滾動事件的默認行為 (即滾動行為) 將會立即觸發,不能和.prevent 一起使用
- .sync 修飾符
從 2.3.0 起vue重新引入了.sync修飾符,但是這次它只是作為一個編譯時的語法糖存在。它會被擴展為一個自動更新父組件屬性的 v-on 監聽器。示例代碼如下:
<comp :foo.sync="bar"></comp>
會被擴展為:
<comp :foo="bar" @update:foo="val => bar = val"></comp>
當子組件需要更新 foo 的值時,它需要顯式地觸發一個更新事件:
this.$emit('update:foo', newValue)
vue如何獲取dom
先給標簽設置一個ref值,再通過this.$refs.domName獲取,例如:
<div ref="test"></div>
const dom = this.$refs.test
v-on可以監聽多個方法嗎?
是可以的,來個例子:
<input type="text" v-on="{ input:onInput,focus:onFocus,blur:onBlur, }">
assets和static的區別
這兩個都是用來存放項目中所使用的靜態資源文件。
兩者的區別:
assets中的文件在運行npm run build的時候會打包,簡單來說就是會被壓縮體積,代碼格式化之類的。打包之后也會放到static中。
static中的文件則不會被打包。
建議:將圖片等未處理的文件放在assets中,打包減少體積。而對于第三方引入的一些資源文件如iconfont.css等可以放在static中,因為這些文件已經經過處理了。
slot插槽
很多時候,我們封裝了一個子組件之后,在父組件使用的時候,想添加一些dom元素,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slot插槽了,但是這些dom是否顯示以及在哪里顯示,則是看子組件中slot組件的位置了。
vue初始化頁面閃動問題
使用vue開發時,在vue初始化之前,由于div是不歸vue管的,所以我們寫的代碼在還沒有解析的情況下會容易出現花屏現象,看到類似于{{message}}的字樣,雖然一般情況下這個時間很短暫,但是我們還是有必要讓解決這個問題的。
首先:在css里加上以下代碼
[v-cloak] {
display: none;
}
如果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則在根元素加上style="display: none;" :style="{display: 'block'}"
vue插件篇
狀態管理(vuex)
vuex是什么
Vuex 是一個專為 Vue.js應用程序開發的狀態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儲管理應用的所有組件的狀態,并以相應的規則保證狀態以一種可預測的方式發生變化。Vuex 也集成到 Vue 的官方調試工具 devtools extension,提供了諸如零配置的 time-travel 調試、狀態快照導入導出等高級調試功能。
怎么使用vuex
第一步安裝
npm install vuex -S
第二步創建store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Vue.use(Vuex);
//不是在生產環境debug為true
const debug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創建Vuex實例對象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rict:debug,//在不是生產環境下都開啟嚴格模式
state:{
},
getters:{
},
mutations:{
},
actions:{
}
})
export default store;
第三步注入vuex
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const vm = new Vue({
store:stor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vuex中有幾個核心屬性,分別是什么?
一共有5個核心屬性,分別是:
- state 唯一數據源,Vue 實例中的 data 遵循相同的規則
- getters 可以認為是 store 的計算屬性,就像計算屬性一樣,getter 的返回值會根據它的依賴被緩存起來,且只有當它的依賴值發生了改變才會被重新計算。Getter 會暴露為 store.getters 對象,你可以以屬性的形式訪問這些值.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todos: [
{ id: 1, text: '...', done: true },
{ id: 2, text: '...', done: false }
]
},
getters: {
doneTodos: state => {
return state.todos.filter(todo => todo.done)
}
}
})
store.getters.doneTodos // -> [{ id: 1, text: '...', done: true }]
- mutation 更改 Vuex 的 store 中的狀態的唯一方法是提交 mutation,非常類似于事件,通過store.commit 方法觸發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1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 變更狀態
state.count++
}
}
})
store.commit('increment')
- action Action 類似于 mutation,不同在于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而不是直接變更狀態,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異步操作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0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state.count++
}
},
actions: {
increment (context) {
context.commit('increment')
}
}
})
- module 由于使用單一狀態樹,應用的所有狀態會集中到一個比較大的對象。當應用變得非常復雜時,store 對象就有可能變得相當臃腫。為了解決以上問題,Vuex 允許我們將 store 分割成模塊(module)。
const moduleA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getters: { ... }
}
const moduleB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modules: {
a: moduleA,
b: moduleB
}
})
store.state.a // -> moduleA 的狀態
store.state.b // -> moduleB 的狀態
ajax請求代碼應該寫在組件的methods中還是vuex的actions中
如果請求來的數據是不是要被其他組件公用,僅僅在請求的組件內使用,就不需要放入vuex 的state里。
如果被其他地方復用,這個很大幾率上是需要的,如果需要,請將請求放入action里,方便復用。
從vuex中獲取的數據能直接更改嗎?
從vuex中取的數據,不能直接更改,需要淺拷貝對象之后更改,否則報錯;
vuex中的數據在頁面刷新后數據消失
用sessionstorage 或者 localstorage 存儲數據
存儲:sessionStorage.setItem( '名', JSON.stringify(值) )
使用:sessionStorage.getItem('名') ---得到的值為字符串類型,用JSON.parse()去引號;
也可以引入插件vuex-persist,使用方法如下:
- 安裝
npm install --save vuex-persist
or
yarn add vuex-persist
- 引入
import VuexPersistence from 'vuex-persist'
- 先創建一個對象并進行配置
const vuexLocal = new VuexPersistence({
storage: window.localStorage
})
- 引入進vuex插件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plugins: [vuexLocal.plugin]
})
通過以上設置,在圖3中各個頁面之間跳轉,如果刷新某個視圖,數據并不會丟失,依然存在,并且不需要在每個 mutations 中手動存取 storage 。
Vuex的嚴格模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么開啟?
在嚴格模式下,無論何時發生了狀態變更且不是由mutation函數引起的,將會拋出錯誤。這能保證所有的狀態變更都能被調試工具跟蹤到。
在Vuex.Store 構造器選項中開啟,如下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rict:true,
})
怎么在組件中批量使用Vuex的getter屬性
使用mapGetters輔助函數, 利用對象展開運算符將getter混入computed 對象中
import {mapGetters}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computed:{
...mapGetters(['total','discountTotal'])
}
}
組件中重復使用mutation
使用mapMutations輔助函數,在組件中這么使用
import { mapMutations } from 'vuex'
methods:{
...mapMutations({
setNumber:'SET_NUMBER',
})
}
然后調用this.setNumber(10)相當調用this.$store.commit('SET_NUMBER',10)
mutation和action有什么區別
- 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而不是直接變更狀態。mutation可以直接變更狀態
- 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異步操作。mutation只能是同步操作
- 提交方式不同
action 是用this.store.dispatch('ACTION_NAME',data)來提交。
mutation是用this.$store.commit('SET_NUMBER',10)來提交
- 接收參數不同,mutation第一個參數是state,而action第一個參數是context,其包含了
{
state, // 等同于 `store.state`,若在模塊中則為局部狀態
rootState, // 等同于 `store.state`,只存在于模塊中
commit, // 等同于 `store.commit`
dispatch, // 等同于 `store.dispatch`
getters, // 等同于 `store.getters`
rootGetters // 等同于 `store.getters`,只存在于模塊中
}
在v-model上怎么用Vuex中state的值?
需要通過computed計算屬性來轉換。
<input v-model="message">
// ...
computed: {
message: {
get () {
return this.$store.state.message
},
set (value) {
this.$store.commit('updateMessage', value)
}
}
}
路由頁面管理(vue-router)
什么是vue-router
Vue Router 是 Vue.js 官方的路由管理器。它和 Vue.js 的核心深度集成,讓構建單頁面應用變得易如反掌。包含的功能有:
- 嵌套的路由/視圖表
- 模塊化的、基于組件的路由配置
- 路由參數、查詢、通配符
- 基于 Vue.js 過渡系統的視圖過渡效果
- 細粒度的導航控制
- 帶有自動激活的 CSS class 的鏈接
- HTML5 歷史模式或 hash 模式,在 IE9 中自動降級
- 自定義的滾動條行為
怎么使用vue-router
第一步安裝
npm install vue-router -S
第二步在main.js中使用Vue Router組件
第三步配置路由
- 定義 (路由) 組件
路由組件可以是直接定義,也可以是導入已經定義好的組件。這里導入已經定義好的組件。如下
- 定義路由(路由對象數組)
定義路由對象數組。對象的path是自定義的路徑(即使用這個路徑可以找到對應的組件),component是指該路由對應的組件。如下:
- 實例化Vue Router對象
調用Vue Router的構造方法創建一個Vue Router的實例對象,將上一步定義的路由對象數組作為參數對象的值傳入。如下
- 掛載根實例
第四步在App.vue中使用路由
在App.vue中使用標簽來顯示路由對應的組件,使用標簽指定當點擊時顯示的對應的組件,to屬性就是指定組件對應的路由。如下:
怎么定義vue-router的動態路由?怎么獲取傳過來的動態參數?
在router目錄下的index.js文件中,對path屬性加上/:id。使用router對象的params.id獲取動態參數
vue-router的導航鉤子
常用的是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在跳轉前進行權限判斷。一共有三種:
- 全局導航鉤子: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
- 組件內的鉤子
- 單獨路由獨享組件
vue路由傳參
使用query方法傳入的參數使用this.$route.query接受
使用params方式傳入的參數使用this.$route.params接受
router和route的區別
route為當前router跳轉對象里面可以獲取name、path、query、params等
router為VueRouter實例,想要導航到不同URL,則使用router.push方法
路由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matched' of undefined 的錯誤問題
找到入口文件main.js里的new Vue(),必須使用router名,不能把router改成Router或者其他的別名
// 引入路由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s/router.js'
new Vue({
el: '#app',
router, // 這個名字必須使用router
render: h => h(App)
});
路由按需加載
隨著項目功能模塊的增加,引入的文件數量劇增。如果不做任何處理,那么首屏加載會相當的緩慢,這個時候,路由按需加載就閃亮登場了。
webpack< 2.4 時
{
path:'/',
name:'home',
components:resolve=>require(['@/components/home'],resolve)
}
webpack> 2.4 時
{
path:'/',
name:'home',
components:()=>import('@/components/home')
}
import()方法是由es6提出的,動態加載返回一個Promise對象,then方法的參數是加載到的模塊。類似于Node.js的require方法,主要import()方法是異步加載的。
Vue里面router-link在電腦上有用,在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上沒反應怎么解決
Vue路由在Android機上有問題,babel問題,安裝babel polypill插件解決
Vue2中注冊在router-link上事件無效解決方法
使用@click.native。原因:router-link會阻止click事件,.native指直接監聽一個原生事件
RouterLink在IE和Firefox中不起作用(路由不跳轉)的問題
- 只用a標簽,不使用button標簽
- 使用button標簽和Router.navigate方法
網絡請求(axIOS)
這個模塊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此處不再整理(我太懶了)
學會了axios封裝,世界都是你的
視頻播放(video.js)
這個模塊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此處不再整理(我太懶了)
手把手從零開始---封裝一個vue視頻播放器組件
vue常用ui庫
移動端
- mint-ui (http://mint-ui.github.io/#!/zh-cn)
- Vant(https://youzan.github.io/vant/#/zh-CN/home)
- VUX (https://vux.li/)
pc端
- element-ui(https://element.eleme.cn/2.13/#/zh-CN/component/installation)
- Ant Design of Vue(https://www.antdv.com/docs/vue/introduce-cn/)
- Avue (https://avuejs.com/)
常用webpack配置
vue-lic3腳手架(vue.config.js)
publicPath
類型:String
默認:'/'
部署應用包時的基本 URL。默認情況下,Vue CLI會假設你的應用是被部署在一個域名的根路徑上,例如https://www.my-app.com/。如果應用被部署在一個子路徑上,你就需要用這個選項指定這個子路徑。例如,如果你的應用被部署在https://www.my-app.com/my-app/,則設置publicPath為/my-app/
這個值也可以被設置為空字符串 ('') 或是相對路徑 ('./'),這樣所有的資源都會被鏈接為相對路徑,這樣打出來的包可以被部署在任意路徑,也可以用在類似 Cordova hybrid 應用的文件系統中。
productionSourceMap
類型:boolean
moren:true
不允許打包時生成項目來源映射文件,在生產環境下可以顯著的減少包的體積
注 Source map的作用:針對打包后的代碼進行的處理,就是一個信息文件,里面儲存著位置信息。也就是說,轉換后的代碼的每一個位置,所對應的轉換前的位置。有了它,出錯的時候,除錯工具將直接顯示原始代碼,而不是轉換后的代碼。這無疑給開發者帶來了很大方便
assetsDir
放置生成的靜態資源 (js、css、img、fonts) 的 (相對于 outputDir 的) 目錄,默認是'',
indexPath
指定生成的 index.html 的輸出路徑(相對于outputDir)。也可以是一個絕對路徑。默認是'index.html'
lintOnSave
是否在每次保存時使用eslint檢查,這個對語法的要求比較嚴格,對自己有要求的同學可以使用
css
css: {
//是否啟用css分離插件,默認是true,如果不啟用css樣式分離插件,打包出來的css是通過內聯樣式的方式注入至dom中的,
extract: true,
sourceMap: false,//效果同上
modules: false,// 為所有的 CSS 及其預處理文件開啟 CSS Modules。
// 這個選項不會影響 `*.vue` 文件。
},
devServer
本地開發服務器配置,此處直接貼上我常用的配置,以注釋的方式介紹
devServer: {
//配置開發服務器
host: "0.0.0.0",
//是否啟用熱加載,就是每次更新代碼,是否需要重新刷新瀏覽器才能看到新代碼效果
hot: true,
//服務啟動端口
port: "8080",
//是否自動打開瀏覽器默認為false
open: false,
//配置http代理
proxy: {
"/api": { //如果ajax請求的地址是http://192.168.0.118:9999/api1那么你就可以在jajx中使用/api/api1路徑,其請求路徑會解析
// http://192.168.0.118:9999/api1,當然你在瀏覽器上開到的還是http://localhost:8080/api/api1;
target: "http://192.168.0.118:9999",
//是否允許跨域,這里是在開發環境會起作用,但在生產環境下,還是由后臺去處理,所以不必太在意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把多余的路徑置為''
"api": ""
}
},
"/api2": {//可以配置多個代理,匹配上那個就使用哪種解析方式
target: "http://api2",
// ...
}
}
},
pluginOptions
這是一個不進行任何 schema 驗證的對象,因此它可以用來傳遞任何第三方插件選項,例如:
{
//定義一個全局的less文件,把公共樣式變量放入其中,這樣每次使用的時候就不用重新引用了
'style-resources-loader': {
preProcessor: 'less',
patterns: [
'./src/assets/public.less'
]
}
}
chainWebpack
是一個函數,會接收一個基于 webpack-chain 的 ChainableConfig 實例。允許對內部的 webpack 配置進行更細粒度的修改。例如:
chainWebpack(config) {
//添加一個路徑別名 假設有在assets/img/menu/目錄下有十張圖片,如果全路徑require("/assets/img/menu/img1.png")
//去引入在不同的層級下實在是太不方便了,這時候向下方一樣定義一個路勁別名就很實用了
config.resolve.alias
//添加多個別名支持鏈式調用
.set("assets", path.join(__dirname, "/src/assets"))
.set("img", path.join(__dirname, "/src/assets/img/menu"))
//引入圖片時只需require("img/img1.png");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