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本專用的移動處理器是后綴帶“H”的高性能版,功耗普遍為45W,比如英特爾酷睿i7-10750H和AMD銳龍7 4800H等。
這類高性能移動處理器都有一個主打賣點,那就是最高主頻特別高,比如6核心12線程的酷睿i7-10750H擁有默認2.6GHz,以及5.0GHz的睿頻加速頻率。
再比如8核心16線程的酷睿i7-10875H擁有默認2.3GHz,以及5.1GHz的睿頻加速頻率。
問題來了,為什么搭載這些高性能處理器的游戲本,在實際烤機測試時卻無法讓所有的核心都運行在標稱的最高頻率上呢?
原因很簡單。
為了兼顧性能和功耗,當前所有處理器都存在基礎(默認)頻率和加速頻率的設定,在低負載環境下以基礎頻率運行可以起到省電效果,等高負載環境時再“火力全開”完成計算任務。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一顆多核心處理器,其內部核心的體質可能就存在先天差異,有一些特別能打(穩定運行高主頻),有一些打一會就蔫了(高主頻不穩定)。
此外,核心主頻越高,發熱量越高。即便一顆多核處理器的所有核心體質都杠杠的,但如果讓它們全都火力全開,溫度也會直接突破天際,需要液氮一類的高級貨才能鎮壓它們的熱情。
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之所以可以突破5GHz大關就是利用睿頻Max 3.0可以識別一顆處理器內體質最好的1個~2個物理核心,結合TVB熱速度加速技術和Adaptix動態調優技術對它們使勁“壓榨”
因此,如今多核處理器的加速頻率,都存在“單核加速”和“多核加速”之別。
以英特爾第十代移動處理器i7-10750H和i7-10875H為例,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宣傳都是它們單個核心可以實現的“最高單核睿頻加速頻率”,前者是5.0GHz,后者是5.1GHz。實際上,它們還有一個名為“最高全核睿頻加速頻率”的參數,分別是4.3GHz和4.4GHz。
換句話說,i7-10750H在多核心火力全開的狀態下,其理論最高主頻只能達到4.3GHz。i7-10875H在多核心火力全開時也僅為4.4GHz。
如果你想長時間看到傳說中的5GHz主頻,需要選擇單核心的測試項目,而且還需要將PL1功耗墻也設定到100W以上,同時再配個散熱底座,運氣好就能看到這個數據了。
高端游戲本最多只能為i7-10875H開放75W的PL1,再高散熱也壓不住了
在現實中,筆記本受制于散熱模塊,以及電源適配器的總輸出功率,能為酷睿i7或銳龍7開放的功耗墻普遍是PL1不高于80W(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的最高功耗),PL2(以毫秒為單位的真男人時間)可以調高到100W出頭。
75W功耗下i7-10875H只能跑出3.8GHz的主頻
以i7-10875H為例,當PL1值為75W時,它在長時間滿負載測試時的全核睿頻只能達到3.8GHz左右。
在GPU烤機時,由于CPU占用率不高,反而可以跑出更高的單核主頻,單核測試實測最高4.9GHz
至于臺式機處理器在滿負載運行時可以跑滿全核睿頻,一方面是它們可以安裝超豪華的塔式或水冷散熱器,另一方面是它們根本就不用過多考慮溫度墻和功耗墻的概念,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在170W,2倍于移動處理器可用的功耗,其性能自然就更加強悍了。
臺式機處理器可以跑到170W功耗,筆記本就問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