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 王瀟然,授權轉載發布。
“什么是快樂星球?什么是快樂星球?”即便你沒聽過這首歌,或許也會在朋友圈和微博看到過類似的文案動態。全媒派前幾天的文章《“什么是快樂星球”,到底是個什么梗?》,回顧了這首歌的出圈始末。
除了這首歌,想必大家在各類短視頻APP上也聽過不少其他耳熟能詳的BGM。這些音樂有個共同特質——哪怕你不知道它們的歌名,但只要聽過一次,它們的旋律就有可能像魔咒一般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實際上,這些BGM有很多都是從抖音、快手和微視上出圈的,它們被稱為短視頻時代的“神曲”。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短視頻神曲,試圖分析它們為什么這么洗腦?在頻繁出圈之后,這些神曲又為用戶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重要影響?
短視頻神曲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
“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彩虹,在你右邊再畫個龍……”這首《野狼disco》可能是2019年最火的歌曲之一了。那一年,無數人在短視頻上以此為BGM拍攝短視頻,許多明星競相翻唱表演,春晚更是相中了這首歌,邀請了陳偉霆與張藝興兩人共舞演繹。不得不承認,它真的很洗腦。
《野狼disco》所代表的正是短視頻平臺上最具“特色”的一種BGM——為了配合短視頻內人物表現的“卡點”音樂。如《Make Some TikTok》等音樂片段,《社會搖》《Boom boom》等律動感爆棚的舞曲,還有一些電子音樂,如北歐DJ Alan Walker的《Faded》《All Falls Down》等。
很多“卡點音樂”都不是完整的歌曲,但一旦配合短視頻的剪輯與人物的動作便極具表現力,成為“洗腦神曲”的主力軍。
此外,短視頻平臺也捧紅了許多歌詞有趣、旋律歡脫的流行音樂。比如“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跟所有的煩惱說拜拜,跟所有的快樂說嗨嗨”……
這些歡快的曲目為受眾帶來了聽覺上的愉悅感,因而漸漸成為了人們想要表達快樂詼諧情緒的下意識選擇。
還有許多歌頌親情、愛情與友情的歌曲,通過將動人的旋律與短視頻結合,順利在不同圈子里刷屏。
你可能不屑于聽爸媽常刷的短視頻BGM,但是或許也不自覺地哼過“花開的時候你就來看我”;你可能覺得《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太過憂傷,但這首歌卻登上了春晚舞臺。
還有如《夏天的風》這樣的老歌、被稱為“表白神曲”的《除了春天、愛情和櫻花(是心動啊)》等新興網絡歌曲、熱門的古風單曲《芒種》,以及曾掀起一陣粵語熱的《廣東愛情故事》等等。無論是重獲巨大流量的老歌還是作為后起之秀的新曲,無論是經典的古風還是特色的地域風,這類抒情神曲無一例外都有著抓耳的旋律,滿足著人們對美好情感的向往。
前段時間很火的《白月光與朱砂痣》。圖片來源:微視
除此之外,許多BGM已經成為某類視頻的標配。例如,當《Unstoppable》《Stronger》響起,大概就能猜到這條短視頻的內容或是球星在賽場上拼搏的比賽集錦,或者是在講述一段勵志的故事。
以上種種洗腦神曲已經不僅僅是社交媒體用于為短視頻配樂的工具,它們隨著短視頻的普及,已然滲透到用戶的日常生活中,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表達情感的話語體系。
短視頻神曲何以頻繁出圈?
模式化創作:神曲的音樂特質
神曲之所以 “洗腦”,首先必然有其作為音樂作品的獨特潛質。
從音樂作品本身看,短視頻神曲大多有著“套路化”的旋律與和弦,這是歌曲成為“洗腦神曲”的先決條件。
這里需要向不熟悉音樂創作的讀者簡單進行“祛魅”:音樂制作人在創作一首音樂作品尤其是創作流行音樂的過程中,無論是旋律創作還是器樂編排,并非完全基于音樂人個人靈感的“閉門造車”。
因為音樂以及音樂產業經過長久的發展,已經在創作中形成了許多可供借鑒的作曲與和弦進行模式,而這些模式之所以會成為常規,甚至成為滿足批量化生產的“套路”,主要原因在于它們滿足了聽者的聽覺舒適感。
所謂聽覺舒適感,即音樂帶給聽者心理層面的愉悅感。若從受眾的情感體驗層面出發,聽音樂的體驗可類比閱讀小說:那些遵循著“起承轉合”的行文慣例、呈現了“大團圓”結局的作品,往往讓人更樂意去欣賞。
據公眾號“哎呀音樂”分析,許多神曲采用了例如“355”式的作曲套路,或者“4536”、“1625”的和弦進行套路,因為這些常見的音樂寫作模式很好地滿足了人的聽覺舒適感。這便是一首歌曲能否成為神曲的基礎奧秘所在。[1]
耳蟲+短視頻:神曲出圈的必要條件
音樂生產的模式化會使人聽覺愉悅,但為什么這種舒適感會演變為揮之不去的“洗腦感”,甚至有時讓人不堪重負?
心理學領域將“被旋律洗腦”的現象稱為“耳蟲效應”(Earworms Effect)。準確地講,它描述了一段旋律在人腦中循環播放且無法控制的情形。
雖然耳蟲效應很大程度上標志著音樂給人帶來了聽覺舒適感,但是,如果原本悅耳的旋律成為人腦難以擺脫的漩渦,則會帶來與焦慮與不安的情緒。
以“短平快”著稱的短視頻,更易引發耳蟲效應。出于對傳播效果的考量,短視頻限制了播放的時長,這使得短視頻的背景音樂大多只能截取一首歌的副歌部分,而副歌一般恰巧是一首歌的精華,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流行音樂是否能被聽眾記住。
如此,抓耳的旋律加上短視頻本身的媒介特性,使短小的BGM如小刀一般重復地在聽眾的聽覺記憶中留下劃痕。
媒介網的再度整合:神曲風靡的技術架構
作為當代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景觀,神曲的風靡還被當下的媒介環境打上了濃濃的時代烙印。
在短視頻還沒有像今天這么火爆之前,鳳凰傳奇、筷子兄弟等音樂創作者的神曲也曾火遍大江南北,但與今天不同的是,“老一代神曲”首先要依靠MV、音樂播放器甚至是線下的廣場舞等多樣化媒介網才能得以初步傳播與擴散。
在這張由實體媒介以及非實體媒介交織而成的網絡中,歌曲的傳唱與擴散需要經歷聆聽、傳唱、具身參與等復雜的環節。
因此,只有少數曲目才能成為幸運兒,展示出它的影響力。而短視頻神曲的傳播擴散,則僅需手機媒介即可完成。手機媒介的普及將原先那張復雜的“歌曲擴散網絡”整合了起來,各個節點在保持其原狀的同時又疊加了移動媒體這樣一個擴散節點,并于抖音、微博、微信這樣的平臺中匯聚。
更重要的是,過去那張聯結松散、轉譯復雜、甚至飽含傳播隔閡的媒介網,在手機媒介的作用下成為了以社交媒體為中心的網絡,不論是在社交媒體內部,還是不同的平臺媒體之間,信息傳播、交往互動幾乎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這就是短視頻神曲出圈所依賴的技術架構的變化。在這樣的技術環境中,神曲不再僅僅是家庭CD機中的獨唱,不再僅僅是廣場舞者的群體狂歡,也不再僅僅是音樂電臺、廣播電視節目播撒出的“種子”,而成為真正的“迷因”。它內嵌于短視頻成為其基本的音頻單元,同時依托移動媒體編織出的傳播網絡,不斷在復制中實現連接,在互動中推陳出新。
神曲的出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表達、認同與展演
表達情感、引發互動,進而收獲認同,既是短視頻神曲承載的原始使命,也是其發展至今我們有目共睹的實際效果。不論是歌頌愛情、展演自我還是傳達正能量,音樂中承載的情緒總是實現連接與共鳴的有力途徑。
首先,短視頻里的神曲已經成為人們在社交媒體中表達自我的基本要素。
當我們想要抒發愛國之情時,會不約而同想起《我和我的祖國》;當我們要講述正義的故事時,可能會想到為畫面配一曲《正道的光》;一句“什么是快樂星球”,則是讓年輕網民會心一笑的“暗語”。
其次,習慣用神曲表達自我的網絡用戶,很快便能以此為紐帶連接成群,收獲群體認同感。從符號學的視角看,作為基礎語匯的神曲直白而清晰,并因此創造出了一個用于社交媒體表達的基本符號體系,也即符號互動論意義上的“共通的意義空間”。
由此,以神曲為基礎的符號體系大大降低了人們交往互動的成本與隔閡,以至于只要音樂響起,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投身于一個“想象的情感共同體”,獲得身份認同的心理滿足感。
此外,在神曲出圈的過程中,個體不僅能收獲群體意義上的身份認同,還能滿足自我展演的心理需求。
作為數字迷因的神曲,其不僅要依靠自身的批量復制,同樣重要的還有不斷的創新與迭代。前者注重同質性,后者強調差異性,二者相互結合,共同推動著數字迷因的擴散。
不同個體在短視頻中的自我展演,正是上述“創新與迭代”的重要表現形式。個體一方面以神曲為媒介投入到想象的共同體收獲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則努力通過差異化的自我表演,以確認自身的主體性。這種微妙的動態平衡,便是神曲能夠持續風靡的內在機理。
簡化、遮蔽與異化
然而需要我們警醒的是,洗腦神曲雖然成為當下人們自我表達、實現連結的有力方式。但模式化的音樂生產與短平快的視頻相結合,本身就意味著情感表達的簡化與意義的批量生產。
以流行音樂為代表的文化產品,通過同質化的模式批量生產,雖然極大地滿足了受眾的心理舒適感,甚至通過大量生產符號捏造“偽個性”,以使受眾獲得虛幻的主體性,但此種文化工業的生產消費鏈條,卻總是處于傳者支配一切的情形中。
因此,通過神曲收獲群體認同與情感釋放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對其有所警醒。
例如,現實中的愛情是否真如神曲中描述的那般美好?青少年對愛情、友情的理解,多大程度上來自于歌詞中蘊含的思想?家庭關系、代際問題是否只需要流于對親情的贊美而忽視其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件弘揚了正能量的社會公共事件,除了能給予我們精神鼓舞,是否仍需挖掘其背后的深層次社會問題?
上述追問不應該隨著神曲“洗腦”的旋律被拋之腦后。盡管生活在當下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難以擺脫媒介對人日常生活的形塑,但對于這一媒介化過程可能造成的規訓與異化,卻不能不察。
如今,人們在使用洗腦神曲收獲認同、展演自我之余,也逐漸意識到其中的諸種問題。比如,由于一些神曲的簡單化、洗腦化特征,許多手機用戶已經從生理上開始對“爛大街”的BGM產生厭煩。甚至有人將“使用神曲”這一行為視為三俗用戶的象征,并通過惡搞等方式制造著不同代際群體、文化社群的邊界。
實際上,問題并不在于神曲本身,而在于神曲的“工業化”生產機制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只能作為人們某些時候的消遣活在短視頻平臺里。即便能出圈,也總是帶著“短視頻神曲”的頭銜,很難成為恒久流傳的音樂作品。
于是,我們對神曲的印象,或僅僅是其“神”的一面,而漸漸淡忘了其作為“曲”的音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