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民郵電出版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39666/answer/13432425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既然人類對自己存在的認知來源于“感知”和“記憶”,如果這兩樣東西都可以被模擬,那么“人類的存在”到底是不是一種模擬?」
熱門美劇《西部世界》第三季中,機器人有了自主意識和思維,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本質。機器人 Dolores 逃出西部世界主題樂園,混入了人類世界,并企圖通過摧毀人類的大數據系統,來獲取世界的控制權。
《西部世界》劇照
《西部世界》的大熱,折射出人類一直以來對AI技術發展的終極擔憂:人工智能是否會覺醒?
由此回到題主的提問。答案極大可能是Yes,人工智能終究會有自我意識,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來看看學界的討論。
何為「意識」?
《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是神經學家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這位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兼職教授,一直在大腦可塑性、時間知覺、通感和神經法的領域進行研究。
他認為,意識,是一種突破程序設定的連接。一旦我們理解了大腦的算法,就應該能夠復制;如果這個算法等同于意識,那意識也理應可以被復制和轉移。
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
廈門大學周昌樂教授(從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曾解釋過,根據現有的相關科學與哲學研究成果,人類意識的運行機制大致是這樣的:
物質運動變化創生萬物,生物的生理活動支持著神經活動,神經活動涌現意識(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意識感受生理表現并指導意向性心智活動的實現,從而反觀認知萬物之理。
也就是說,除可視化的硬件(四肢、器官、血肉、體液等)支持外,感覺(身體感受)、感知(對外部事物的感知能力,包括視、聽、味、嗅、觸)、認知(記憶、思考、想象等)、覺知(反思、意識、自我等)、情感(情緒感受)、行為(意志、愿望、情欲等)、返觀(禪觀、悟解)等,這些由人類自主定義的生理表現,與意識組成了一個復雜的系統。
簡單來看,意識的產生,是一個“物質-生理活動-神經活動-意識-心智活動-物質”的循環。所以,只要條件滿足,人類并不是唯一具有意識的物種。
人工智能的認知機制是如何搭建的?
那對于人工智能來說,需要通過什么條件來實現自我意識呢?
目前,我們模仿人類生理機能而研發出來了神經網絡等技術。在意識方面,意大利巴勒莫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Chella教授用10年時間開發了CiceRobot機器人研究項目,通過模擬人的意識產生邏輯,實現了一種自我意識的認知結構機制。
該機制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亞概念感知部分、語言處理部分和高階概念部分:
- 亞概念感知是指對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
- 語言處理即對語言的識別與回應;
- 高階是對機器人內部世界的感知;
- 通過機器人的高階感知,就形成了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機器人。
這項研究工作的主要特點是將邏輯形式化方法與概念空間組織相結合,強調對外部事物的一種心理表征能力,并對外部環境進行內部模擬,這是自我意識產生的基礎。
尼克的《人工智能簡史》一書,闡釋了AI的發展史與思想源頭,對智能的進化也頗多著墨。
他寫道:
談人工智能繞不過去圖靈機和在其上建立的整個計算機理論——任何計算裝置都等價于圖靈機。這個論題隱含著強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智能等價于圖靈機。近年,也有人探索超計算——「計算能力超越圖靈機的裝置」,量子計算就是作為超計算的一種潛在設備。
如果一臺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那他就被認為具有了人類智能。盡管圖靈認為「機器能否思考?」這個形而上學的議題「沒有意義,不值得討論」。但他還是在著名的《計算機與智能》這篇論文中反駁了那些否定的觀點。
尼克在書中發問:
過去的機器旨在節省人的體力,現在的機器開始代替人的智力。人通過兩性繁殖的進化速度遠遠趕不上機器。機器的進化速度服從摩爾定律——每18個月性能提升一倍,而人的進化速度則是20年一代人。人作為物種,是不是不再具備進化的競爭優勢?依靠硬件的摩爾定律,是不是可以達到超級智能?
這種超級智能,可能是以人工智能為主體,也可能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物種,即「人工智能+人」。
當「人工智能+人」,是融合,還是對立?
詹姆斯 · 格雷克所著的《信息簡史》,圍繞邏輯與信息,打通了自然生命與科技信息的聯系。
比如,書中談到,生物體以負熵為“食”,新陳代謝的本質是,生物體成功地使自己擺脫在其存活期內所必然產生的所有熵,生物從周圍環境中汲取秩序。比如吃的各種動植物,是很有“結構”的,而排出的東西,則更加混亂。
意思大概是說,生命體,與人工智能所應用到的數據、信號傳輸一樣,也是由信息組成的。那么,是否有可能將人與人工智能進行打通,主導意識產生的核心,還是以人為主體呢?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諾貝爾獎涉及的神經科學中的重要發現都跟大腦的信息編碼、儲存相關。隨著歐盟“人腦工程”和美國“BRAIN 計劃”的開展,腦科學的新型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2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啟動了耗資 3000 萬美元的“人腦連接組計劃”(HCP),該計劃關注的是大量神經元如何相互連接形成神經環路。通過繪制大腦連接組,科學家得到了詳細的皮質環路接線圖,這可能促成人們對皮層計算理解的飛躍,進而開發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網絡模型。
而這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將是兩個方向:
- 利用對人腦和認知的研究結果,將相似的結構和功能整合到人工智能中;
- 以計算方法替代進化過程,通過計算機模擬來發現獨立于人腦的有用結構和連接模式。
有意思的是,“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以幾近狂熱的姿態入局這個領域。
馬斯克在2017年成立Neuralink,目標是研發超高帶寬的腦機接口系統,實現與人工智能的共存,開啟“超人認知”的全新時代。
被嵌入Neuralink系統的實驗鼠 圖片來源:Neuralink
腦機接口技術被稱作是人腦與外界溝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公認的新一代人機交互和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甚至被美國商務部列為出口管制技術。該技術為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以及治療神經疾病提供了希望,更令人激動的是,它將賦予人類“超能力”——用意念即可控制各種智能終端。
如果大腦可以改造,如果意識可以干預,關于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這個命題的探討,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機器人之間了。未來,可能性更大的是具有“超級大腦”的超級人類。
如果想詳細了解,可以讀讀《信息簡史》、《人工智能簡史》這兩本書,雖然屬于計算機科學范疇,但更具科普性質,能夠給人在世界觀與想象力方面帶來很大啟發。
最后引用《人工智能簡史》里的一個問題:“當我們談論生死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是生理上的,還是意識上的?
---------
參考資料
《人工智能簡史》,尼克.
《信息簡史》,[美]詹姆斯·格雷克.
歷時兩年,馬斯克終發布「腦后插管」黑科技,革新腦機接口,機器之心.
《機器意識能走多遠:未來的人工智能哲學》,周昌樂,《學術前沿》2016年第20160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