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公司項目的原因,對一個大型的系統做了一個簡要的架構分析。由于,時間上的限制,所以在這里我也只能做一個快速的分析,并沒有其它的可能性。
太長不看版步驟:
-
clone 項目的代碼,以及相關的依賴
-
嘗試編譯系統
-
借助目錄 + 編輯器進行初步分析
-
借助工具進行可視化分析
-
配置 IDE,進行源碼分析
-
繪制架構圖
-
從用戶旅程驗證架構正確性
-
總結輸出
-
回溯版本,進一步驗證
PS:這里所針對的情況是,沒有現有架構圖的情況。如果已經有現成的架構,那么它的步驟應該是不一樣的。依我之間的經驗來看,它應該是這樣的:
-
尋找架構圖
-
尋找相關的閱讀代碼文檔、日記
-
其它同上
0. clone
多數情況下,把遠程的代碼 clone 到本地,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并非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因為對一個大型的系統來說,我們要面對著這么一些情況:
-
代碼庫過多
-
代碼量過大
于是,在我所需要分析的這個系統里,它采用了 google 的多倉庫管理工具 Repo。這樣就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代碼庫過多的問題——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只需要執行一個 repo sync
,它就可以幫助我們把所有的代碼 clone 下來。而后,我們只需要等待幾小時,或者幾天,就可以下到我們的代碼庫了。
1. 嘗試編譯系統
有了代碼之后,我們就可以嘗試按文檔的步驟來構建應用。期間,我們還需要解決一些工具上的問題,又或者是按官方的 issue 來處理一些異常情況。
與此同時,你還可能會遇到我在這個項目上遇到的問題:當前版本是無法成功構建的。
于是,我還需要重新花一天時間,再找到某一個特定版本的代碼……。
2. 借助目錄 + 編輯器進行初步分析
與此同時,在我們進行編譯的時候,還可以同時簡單地對項目進行分析:
-
目錄結構分析。通過查看目錄名稱和目錄結構,分析項目的組成關系。
-
代碼簡單分析。嗯,從一個入口點,一步步查看調用關系等。
之所以,我們還不能用 IDE 進行分析的一個原因是:對于這樣的一個系統來說,IDE 是一個龐大的吃內存怪物。而在當前時刻,我們還在嘗試構建這個系統,它不僅吃內存,還吃 CPU。甚至于,你的電腦還會因此而卡住。
3. 工具可視化
進一步地考慮到了項目的代碼量的問題,簡單地靠人力分析起來比較困難。我們就需要借助于一些工具來對代碼進行分析。
由于這是一個 JAVA 項目,我就可以用我之前寫的系統分析工具:Coca。用它來繪制基本的架構圖:
Package Arch Demo
還有某一個方法或者是類的上下調用關系:
call
4. 配置 IDE,進行源碼分析
在騰出了足夠的 CPU + 內存資源之后,我們就可以輕松愉快地打開 IDE,進行源碼分析。于是,很快地,我就需要等待 IDE 把代碼索引完。
好了,IDE 卡住了。
模塊分析
接著,我嘗試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打開其中的某一個工程查看源碼,但是很快地我發現了:缺少依賴。因為總體的構建失敗,導致了總工程的一些依賴無法構建成功。
于是乎,我嘗試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提取生產環境的依賴。畢竟,我所需要的依賴是一些 jar 包,而 jar 包會伴隨著系統一起分發。這樣一來,我就能從發布包中復制依賴到工程中使用,然后愉快地繼續閱讀代碼了 —— 順便地也能從依賴分析項目的情況。
工程內依賴分析
嗯,對于某些模塊來說,它的產出是一個 jar 包,那么我們不一定需要閱讀它地源碼。只需要理清單個模塊的構建產物,以及它的作用即可。
5. 繪制架構圖
嗯,有了上面的基礎之后,我們就可以繪制架構圖了。
暫時沒啥好的工具推薦,Google Slides、Sketch 這一類的都可以。
如果是調用關系的話,可以用 Graphviz 來繪制。只是呢,我已經用 Coca 來自動化繪制這個依賴關系了。哈哈
6. 用戶旅程驗證
我們閱讀代碼時,都是從入口開始驗證。如基于 Spring 的微服務項目,都是從 API 注解作為入口點,一步步分析這個系統的架構;如 Angular 開發的前端應用,是從 main.ts
開始的。如 IDEA 插件,是從 plugin.xml 開始的,從 Action 綁定用戶行為。
以類似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在不能調試的情況下,進一步驗證架構的提煉是否合理。
7. 回溯版本,重復
考慮到我使用的版本是不能成功編譯地版本,所以又花了點時間再下一個舊版本的系統,以驗證部分關系是否是正確的。
畢竟只有成功編譯地版本,才是正常的版本。
8. 總結輸出
這些相關的產物可以有:
-
過程日志
-
問題總結
-
架構圖
-
仿制的 MVP demo
在這里,我們還是強調一下最后一個,我經常拿這種方式來創造輪子。
人生苦短,我有 Coca。
http://github.com/phodal/c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