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fā)文,習慣性拿起手機做第一個讀者,突然發(fā)現(xiàn)右上角多了個“頭條認證”。
出于好奇,順手點了進去。其實我知道,我是申請不了的,因為前些日子選擇了“興趣認證”之后,我又給手動取消了,還得等20多天才能申請這玩意。
點進去之后居然發(fā)現(xiàn),20多天的限制沒有了。于是就點了申請,不一會系統(tǒng)通知“已通過”,這倒是個意外之喜。
翻了翻系統(tǒng)通知,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在頭條混了18個月,累計才攢了1415個粉絲,總算混到了個黃V,著實不容易。
驚喜之余,也有些心得,想與更多的頭條新人們分享。
申請加V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我之前從事策劃類工作,接觸自媒體比較早。從2015年起,就已經開始在做這方面的事情。在各類自媒體平臺的紅利期,也想過要自己折騰一番,然而說一千道一萬,都離不開自己懶的事實,懶得搞,懶得寫,懶得折騰,不了了之。
但是嘛,出于對文字的愛好,又或者是出于“證明自己”的目的,就想在閑暇的時候寫一寫。就這樣,2018年年底,還是注冊了個人頭條號。還是因為懶,實名認證之后我又丟下了半年,從2019年4月才開始寫東西。
寫的非常雜,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寫什么,至于閱讀量什么的,有就更好,少了也不在乎,因為就是手癢想碼字。當時,我還開通了小說連載功能,也碼了差不多20個章節(jié)有個4、5萬字吧,也是不了了之。
本著“賬號不能被玩壞”的態(tài)度,在亂寫一通后,我又在意起了“垂直度”這個問題,于是就搞個認證吧。一開始搞了情感領域,寫了幾篇以后發(fā)現(xiàn)不對勁,我未婚啊!我都沒有這方面經驗,我寫這些干嘛?
那就手動取消了,發(fā)現(xiàn)要等30天才能繼續(xù)申請興趣認證,我也就跟著斷了兩個月不碼字。
再繼續(xù)認證,那就認證文化領域吧,寫一些民俗風情也還是可以的。沒寫幾天,發(fā)現(xiàn)我在頭條的第一篇10W+被斃了。那行吧,又手動取消認證,想到啥就寫啥去。
過年又歇了大半年,一直到最近一個多月才開始穩(wěn)定更新。雖然不搞興趣認證,不寫問答,但我主要還是專注于歷史領域的內容。
說這么多,我只想告訴你,不管你要做哪一個領域,如果想要加黃V,就必須得穩(wěn)定、持續(xù)輸出,這是最為關鍵的。
黃V不僅只是創(chuàng)作者個人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平臺給予創(chuàng)作者黃V,是希望能夠激勵創(chuàng)作者,可以將更多的優(yōu)質內容奉獻給讀者。
讀者也希望能夠通過黃V這樣的一定“權威”,獲取到更多的優(yōu)質內容,從而也增加了創(chuàng)作者收益,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如果創(chuàng)作者不能持續(xù)輸出,被平臺收回黃V,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不能光占茅坑不拉屎。
不管你是出于對文字、視頻的喜愛,希望拿到黃V以“證明自己”,又或者是出于對收益的追求,希望拿到黃V以獲取更多的推薦,都得做好“堅持戰(zhàn)斗”的準備。
也就是說,你得想清楚,你在哪一個領域可以做到持續(xù)輸出。雖然平臺目前在改革,領域之間可以隨意切換,但這會不會使“垂直度”遭受影響,我們不得而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從一開始就選好領域吧。
自媒體的唯一真理,就是“內容為王”
用行業(yè)話來說,就是“你不要把這個當成作業(yè),要將它當成作品。”
每一篇文章,每一個視頻,你都得想清楚,你有哪一些好的內容要進行分享?你抓住了讀者的哪一點心理展開深入?你有哪一些獨特的看法需要闡述?
不管寫的是什么,你的內容必須要有深度。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你是情感領域的,同樣的一個“渣男打老婆”素材,別人只是簡單地闡述過程,而你卻能夠進行一些細節(jié)的分析“他為什么打”、“她為什么被打”等等,那么你就比別人有深度了。
用初中生都能看得懂的行文方式,將這些東西展現(xiàn)出來即可。每個人的文風、文采皆有不同,用你最擅長的那一種,就行。如果你能在行文風格上獨樹一幟,那就非常加分。
一個內容高度爆炸的信息時代,唯一不變的真理,永遠都是“內容為王”。在碎片化時間里,如果你的內容能夠讓讀者感覺到“嗯,不錯,學到了”,那就算是成功的。
在持續(xù)輸出的前提下,將內容做得更好一些,黃V也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這個過程中,人都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可以多參考一些同領域的創(chuàng)作者,不僅是看文章,還得看評論。
“評論往往比文章精彩”,這話確實是至理。你甚至能在評論里,挑出其中的數(shù)句,作為你接下來的內容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
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說實話,這道題我不會,因為我自己也有過許多閱讀不過百的文章。
但我知道一點,就是切忌“自嗨”。寫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發(fā)布過后的推薦量慘不忍睹。這大多就是“自嗨”的結果,并非說內容不好,而是在標題或者行文結構上出了問題。
然而,就算是兩篇差不多結構的文章,推薦量也會有著天壤之別。為什么?不知道。
一篇爆文的成功,至少有50%的因素在標題,其次是文章的“黃金開頭”。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何去做那也都是各自摸索了。
在此,也就不多說了。(你要讓我說,我也說不出來)
平常心,很重要
成與不成,都以平常心對待吧。
如果你只是想著找個地方碼碼字,分享一些人生經驗,交流一些生活心得,那不妨就當個“醬油黨”好了,像我前面一年多的時間,就是這種狀態(tài)。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沒有壓力,想到了就隨便寫寫,不想寫就不寫,很自由。
如果你已經決定好了要做某一個領域的創(chuàng)作者,那不妨先學習一下同領域的高手,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套創(chuàng)作風格。
把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當成“作品”去完成,而非僅僅為了完成“作業(yè)”。
平常心,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