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inux 中,有非常多的命令可以讓我們用來執(zhí)行各種各樣的任務。當我們想要像使用文件瀏覽器一樣列出一個目錄下的內(nèi)容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 ls 命令。但只有 ls 命令能實現(xiàn)這個目的嗎?顯然不是。
下面,良許就給大家介紹Linux下列出目錄內(nèi)容的一些命令,一起來看看吧。
ls
Linux 中最常用的列出目錄下內(nèi)容的命令就是 ls 命令。默認情況下, ls 顯示目錄下的所有非隱藏內(nèi)容。在顯示結果里文件和目錄會被顯示為不同的顏色,具體顯示的顏色取決于終端的配色主題。
ls 命令列出的是當前所在目錄的內(nèi)容,如果要查看其他目錄中的內(nèi)容,可以在命令中指定具體路徑:
$ ls /其他的/目錄/路徑
如果你想要查看目錄中的隱藏的內(nèi)容,可以添加 -a 選項:
$ ls -a
你還可以使用 -l 選項來以列表的形式列出當前目錄的內(nèi)容,這時候所列出來的文件大小將以字節(jié)的形式顯示,非常不方便閱讀。我們可以加上 -h 選項,使用易于人類閱讀的形式顯示文件大小,比如 k 、M、G 等方便閱讀的單位。
當然,為了方便,可以直接將兩個選項合二為一寫在一起。
$ ls -lh
dir
ls 命令大家比較熟悉,使用的頻率也非常高。dir 命令與 ls 命令類似,也是列出目錄下內(nèi)容。如果列出的文件名中含有特殊字符,比如空格,那么這些特殊字符前將會顯示一個反斜杠 。
dir 與 ls 比較相似,在 ls 命令中的命令參數(shù)在 dir 中也是可用的。
實際上,dir 命令等同于以下這條命令:
$ ls -C -b
其中:
-C : 以列的形式顯示內(nèi)容
-b : 在特殊字符前添加反斜杠
vdir
vdir 命令以長列表的形式顯示目錄下的內(nèi)容,并且特殊字符前也是加了反斜杠 的。長列表中顯示了該文件或目錄的權限信息,連接數(shù),所有者,組所有者,文件大小,上次修改時間和名稱。
vdir 命令和以下 ls 命令的作用是相同的:
$ ls -l -b
其中:
-l : 以列表的形式顯示目錄下的內(nèi)容
-b : 在特殊字符前面加反斜杠
dir 和 vdir 存在的意義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會有個疑問,既然 ls 命令都可以實現(xiàn) dir 及 vdir 的全部功能,那么這二者存在還有啥意義?
Shell 命令常常作為腳本的一部分,這些腳本的輸出有時候是顯示到終端上,有時被重定向到文件中或者有時也簡單地通過管道傳輸給其他命令。
但是在在有些情況下,ls 命令會因為腳本執(zhí)行時的性能問題導致得到的結果不符合預期。所以, Linux 的開發(fā)人員研究出了這兩個命令,使用這兩個命令就不會遇到那樣的性能問題。
一些其他知識
當我們使用 ls 命令查看目錄內(nèi)容時,不同類型的文件將顯示為不同顏色,而使用 dir 和 vdir 命令時則所有內(nèi)容都是同一種顏色。這是因為在默認情況下 ls 其實是 ls --color=auto 的別名,因此對輸出的內(nèi)容配置了顏色。
如果在使用dir 和 vdir 時也想讓輸出內(nèi)容按類型不同顯示不同顏色,那么可以使用:
$ dir --color
$ vdir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