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前,會議舉行了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
在梅地亞中心的分會場,中外記者早早就架起“長槍短炮”,做好了拍攝和采訪準備。14時許,6名全國政協委員陸續走入通道接受采訪。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是第一組走上“委員通道”的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中醫藥領域的專家,他談了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和啟示。
直播截圖
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很多患者心存疑慮,中醫藥管用嗎?王階開始沒有正面回答,他舉了例子。疫情暴發初期,武漢金銀潭醫院有個83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她體質弱、病情重、基礎疾病多、吃不下、睡不著,患者和家屬都到了崩潰的邊緣。醫療隊的隊員每天用中醫的方法,查舌苔、看脈相、問病情、辯證處方,經過醫療隊精心治療,這位高齡患者病情好轉,出院了。
“中醫藥的確切療效,讓家屬從質疑到折服,給醫療隊寫來了動人的感謝信。這位老人的情況不是個案,到3月30日,(金銀潭醫院)南區收治的158例患者中,有140例已經痊愈出院,其中88例為純中醫治療,療效顯著。”王階說。
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何時發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帶來了最新消息。他介紹說,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計劃6月份將擇機發射,屆時我國北斗全球星座的布局將圓滿完成。
北斗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而且性能要求最高的最復雜的巨型航天系統。經過幾代北斗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三步走”發展道路,對世界衛星導航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我國首次創造的三種不同軌道構成的混合星座,獨具特色的短報文通訊,以及我們的星間電路,實現了星星互聯、星地互聯,這些都彰顯了“中國智慧”。北斗系統還集導航定位授時、星基增強以及精密定位,再加上地基增強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實現了實時的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導航定位增強服務能力,更提供了“中國精度”。
其實,我們早就使用上北斗了,比如,手機就是一個智能導航終端。據統計,在中國入網的智能手機里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斗服務。“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我國的北斗。今年全球系統建成后,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國的北斗都會向你提供滿意的服務。”楊長風說。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說大顯身手。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就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賦能經濟發展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直播截圖
“今天,人工智能已經定義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我生活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例,‘一小時生活圈’這樣一個夢想,今天已經通過智能化軌道交通實現。”劉偉說,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早上可以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佛山工廠驗貨,中午可以在廣州品著粵菜、招待客人,下午可以回深圳辦公室辦公,晚上還可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邊接待國際客人。
他表示,過去,強大的筑路造橋的大型基建能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今天的信息時代,作為以人工智能、軌道交通、5G為代表的“新基建”能力,也會極大地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高技術領域的飛躍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