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覺得沒啥特別的實現方法,就是大批量買IP地址,通過廣域網路由協議發布。
原來IPV4地址還不值錢,阿里早就大段大段地買,囤積了非常多的IPV4地址資源。
國內的BAT,從IPV4資源來看,阿里比騰訊多一個數量級,騰訊比百度多一個數量級,百度比其他廠商多一個數量級。
查了下阿里的AS信息,大概有十來個B段地址。
現在的IPV4地址,基本上已經分配完了,現在要拿到新的IP網段,基本上只能找ISP買,或者收購其他有IPV4資源的公司。
彈性公網IP的基礎是:NAT
- NAT即網絡地址轉換技術,是實現彈性公網IP的基礎。
- NAT地址轉換將私網的地址映射到一個公網的地址,形成一對多的關系。內網與外網通信時,NAT路由器(大部分的路由器支持該功能,包括家庭使用的無線路由器和光貓)將本地的IP轉換成公網的IP地址。
- NAT網絡地址轉換的核心是一張表(源IP地址,源端口號,NAT IP地址,NAT IP 端口號)。
彈性公網IP
- 彈性公網IP是一種NAT IP,設置在云服務提供商的公網網關上,通過NAT的方式映射到云主機的私網網卡上。這樣綁定了彈性公網IP的云主機就可以直接使用這個IP進行公網通信,但是在云服務器實例上是看不到的。
- 彈性公網IP與用戶賬號關聯,并不是與云主機關聯,用戶獨占互聯網的公共IP。用戶申請的彈性公網IP并不與云主機綁定,用戶購買了某彈性公網IP地址后,可以將其綁定到指定的云主機,也可以選擇解綁。
- 彈性公網IP綁定在需要的資源上,不需要時解綁并釋放,可以解決公網IP資源,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收費。
申請了彈性公網IP之后,可以將其綁定到云服務器實例,用于通過公網訪問自己申請的云主機。
所有的公有云都是基于NAT技術,為什么?
首先,先分配內網IP給你,這樣你訪問內網IP的時候,不用使用外網資源,不用去IP尋址,方便服務器集群部署,在做內部負載均衡更節約資源。
然后,IP是獨立管理的資源,即可以在注冊的時候分配,也可以單獨購買,不需要服務器內部操作綁定IP。國外買服務器是需要的。
ipv4目前屬于稀缺資源,很多地區的電信,甚至都開始使用內網IP了,IP去哪了,給你們做云計算了,手機上網也要IP(內網可分配IP也是有限的)
總結:
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云均支持彈性公網IP。隨著公有云業務的不斷發展,云服務提供商的公網資源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通過運營商上網也采用了運營商級別的NAT。將來有可能所有的云主機均得采用彈性公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