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師大、作業幫聯合發布《湖南省中小學生在線學習大數據學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趙楠教授、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李新副教授、張文潔副教授、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碩士生導師黃朝霞教授等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家長代表,出席了報告研討發布會。
趙楠表示,本次研討會針對湖南省的在線教育情況進行了回顧式及前瞻式的研究,并對在線教育未來發展優勢做出探索,對湖南省的教育事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作業幫公共關系副總裁王家耀介紹,作業幫借助科技引領了在線教育發展的三次供給浪潮。其中,第三次浪潮正是以大數據、AI智能的應用,實現個性化教學,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公布大數據學情報告,是希望讓普惠教育更精準、優質、高效,也是作業幫社會責任的體現。
湖南在線學習用戶連年翻番
2015年至2020年,作業幫產品在湖南省累計激活用戶設備數年平均增長96.45%。其中作業幫APP的累計激活用戶設備在2016、2017年迎來增長高峰期,年增長分別為407.20%和110.03%;作業幫直播課APP累計激活用戶設備在2019年、2020年年增長分別為447.55%、219.16%。
湖南省多地市中小學生使用作業幫直播課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以衡陽市、邵陽市、郴州市、永州市為例,作業幫APP累計激活設備數年增長趨勢相似。
疫情期間,作業幫積極助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落實“停課不停學”工作部署,啟動“春季加油站計劃”,累計報名人數達到3300萬。其中湖南省累計報名人數超過100萬。
數理化難題多 “拍照搜題”使用廣
作業幫app的“拍照搜題”(以下稱拍搜)是學習輔助工具,可為學生答疑解惑。
從湖南省用戶各小時拍搜總人數的峰值上看,小學用戶拍搜總人數峰值出現在19點,初中出現在20點,高中總人數22點最多。從整體上看,湖南省用戶日人均拍搜次數約7.9次,其中初中用戶日人均拍搜次數最多,為9.5次;高中用戶最少,為6.8次。
從各學段各學科用戶知識點拍搜累積次數上看,數學學科的拍搜次數最多,其次分別是物理、化學和生物。高中階段,數學高二年級知識點拍搜最多,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均集中在高一。初中階段,各學科拍搜知識點集中在學科的初始階段。
邵陽、永州用戶答疑解惑需求旺盛
在湖南省各市作業幫用戶日人均拍搜次數排名上,邵陽市最多,平均日拍搜次數為8.9次,湘潭市用戶的拍搜需求最小,日人均次數約為6.7次。
從日人均拍搜使用時長看,永州市用戶的日人均拍搜使用時長最長。日人均拍搜使用時長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永州市、衡陽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經濟欠發達地區對基礎班型需求較高
作業幫直播課按照難度從高到低,班型依次分為沖頂班、尖端班、提升班。經濟欠發達地區提升班占比高于其他地區9.94%,沖頂班占比低于其他地區4.67%。
在直播課學科選擇上,經濟欠發達地區數學課占比為64.19%,而長沙市為23.74%。
課堂互動顯著影響學習效果
從湖南省全學段的情況來看,互動次數對于學生的階段測成績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互動次數每增加1%,階段測成績增長1.088分。分學段來看,小學生在線學習互動次數每增加1%,則階段測成績增長2.009分。
分學科看,回歸結果顯示,英語學科的人均互動次數對階段測正確率有顯著正向影響。課堂互動次數每增加1%,階段測分數平均提高6.558分。
專家:在線教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黃朝霞表示,人才培養不應該是流水線,而應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從而讓學生受益。作業幫不僅能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問題,同樣能幫助優等生的學習。
李新認為,報告有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首先,報告是新時代新技術下對新的學習方式的一個系統回應,為現在的在線教育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畫像。其次,大數據、AI的運用,在線教育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最后,在線教育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張文潔針對在線教育的優勢做了闡述。第一,在線教育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學習方案,縮小了個體間學習差距;第二,更好地實現了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作為小學生家長代表,湖南日報教育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龍曉麗表示,剛開始選擇線上課程只是為了節約時間,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發現線上課程好處很多。她希望能將更多的線上課程引入到偏遠的鄉村學校,讓更多的農村小朋友能有向名師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