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作者:JAVA知音

鏈接:https://www.cnblogs.com/javazhiyin/p/11063944.html

我們在面試時,常常可以遇到的面試題是關于redis,這是很多面試官都喜歡的一個部分。而今天要講的,是redis的底層數據結構,并非是我們所理解中的五大數據結構。那么,redis底層數據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呢?你知道 Rdi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

1. 字符串處理(string)

我們都知道redis是用C語言寫,但是C語言處理字符串和數組的成本是很高的,下面我分別說幾個例子。

沒有數據結構支撐的幾個問題

  1. 及其容易造成緩沖區溢出問題,比如用strcat(),在用這個函數之前必須要先給目標變量分配足夠的空間,否則就會溢出。
  2. 如果要獲取字符串的長度,沒有數據結構的支撐,可能就需要遍歷,它的復雜度是O(N)
  3. 內存重分配。C字符串的每次變更(曾長或縮短)都會對數組作內存重分配。同樣,如果是縮短,沒有處理好多余的空間,也會造成內存泄漏。

好了,Redis自己構建了一種名叫Simple dynamic string(SDS)的數據結構,他分別對這幾個問題作了處理。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結構源碼:

struct sdshdr{
 //記錄buf數組中已使用字節的數量
 //等于 SDS 保存字符串的長度
 int len;
 //記錄 buf 數組中未使用字節的數量
 int free;
 //字節數組,用于保存字符串
 char buf[];
}

再來說說它的優點:

  1. 開發者不用擔心字符串變更造成的內存溢出問題。
  2. 常數時間復雜度獲取字符串長度len字段。
  3. 空間預分配free字段,會默認留夠一定的空間防止多次重分配內存。

更多了解:https://redis.io/topics/internals-sds

這就是string的底層實現,更是redis對所有字符串數據的處理方式(SDS會被嵌套到別的數據結構里使用)。

2. 鏈表

Redis的鏈表在雙向鏈表上擴展了頭、尾節點、元素數等屬性。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2.1 源碼

ListNode節點數據結構: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前置節點
 struct listNode *prev;
 //后置節點
 struct listNode *next;
 //節點的值
 void *value; 
}listNode

鏈表數據結構:

typedef struct list{
 //表頭節點
 listNode *head;
 //表尾節點
 listNode *tail;
 //鏈表所包含的節點數量
 unsigned long len;
 //節點值復制函數
 void (*free) (void *ptr);
 //節點值釋放函數
 void (*free) (void *ptr);
 //節點值對比函數
 int (*match) (void *ptr,void *key);
}list;

從上面可以看到,Redis的鏈表有這幾個特點:

  1. 可以直接獲得頭、尾節點。
  2. 常數時間復雜度得到鏈表長度。
  3. 是雙向鏈表。

3. 字典(Hash)

Redis的Hash,就是在數組+鏈表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rehash優化等。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3.1 數據結構源碼

哈希表:

typedef struct dictht {
 // 哈希表數組
 dictEntry **table;
 //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
 // 哈希表大小掩碼,用于計算索引值
 // 總是等于 size - 1
 unsigned long sizemask;
 // 該哈希表已有節點的數量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Hash表節點: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 鍵
 void *key;
 // 值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 u64;
 int64_t s64;
 } v;
 // 指向下個哈希表節點,形成鏈表
 struct dictEntry *next; // 單鏈表結構
} dictEntry;

字典:

typedef struct dict {
 // 類型特定函數
 dictType *type;
 // 私有數據
 void *privdata;
 // 哈希表
 dictht ht[2];
 // rehash 索引
 // 當 rehash 不在進行時,值為 -1
 int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 dict;

可以看出:

  1. Reids的Hash采用鏈地址法來處理沖突,然后它沒有使用紅黑樹優化。
  2. 哈希表節點采用單鏈表結構。
  3. rehash優化。

下面我們講一下它的rehash優化。

3.2 rehash

當哈希表的鍵對泰國或者太少,就需要對哈希表的大小進行調整,redis是如何調整的呢?

  1. 我們仔細可以看到dict結構里有個字段dictht ht[2]代表有兩個dictht數組。第一步就是為ht[1]哈希表分配空間,大小取決于ht[0]當前使用的情況。
  2. 將保存在ht[0]中的數據rehash(重新計算哈希值)到ht[1]上。
  3. 當ht[0]中所有鍵值對都遷移到ht[1]后,釋放ht[0],將ht[1]設置為ht[0],并ht[1]初始化,為下一次rehash做準備。

3.3 漸進式rehash

我們在3.2中看到,redis處理rehash的流程,但是更細一點的講,它如何進行數據遷的呢?

這就涉及到了漸進式rehash,redis考慮到大量數據遷移帶來的cpu繁忙(可能導致一段時間內停止服務),所以采用了漸進式rehash的方案。步驟如下:

  1. 為ht[1]分配空間,同時持有兩個哈希表(一個空表、一個有數據)。
  2. 維持一個技術器rehashidx,初始值0。
  3. 每次對字典增刪改查,會順帶將ht[0]中的數據遷移到ht[1],rehashidx++(注意:ht[0]中的數據是只減不增的)。
  4. 直到rehash操作完成,rehashidx值設為-1。

它的好處: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將龐大的遷移工作量劃分到每一次CURD中,避免了服務繁忙。

4. 跳躍表

這個數據結構是我面試中見過最多的,它其實特別簡單。學過的人可能都知道,它和平衡樹性能很相似,但為什么不用平衡樹而用skipList呢?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4.1 skipList & AVL 之間的選擇

  1. 從算法實現難度上來比較,skiplist比平衡樹要簡單得多。
  2. 平衡樹的插入和刪除操作可能引發子樹的調整,邏輯復雜,而skiplist的插入和刪除只需要修改相鄰節點的指針,操作簡單又快速。
  3. 查找單個key,skiplist和平衡樹的時間復雜度都為O(log n),大體相當。
  4. 在做范圍查找的時候,平衡樹比skiplist操作要復雜。
  5. skiplist和各種平衡樹(如AVL、紅黑樹等)的元素是有序排列的。

可以看到,skipList中的元素是有序的,所以跳躍表在redis中用在有序集合鍵、集群節點內部數據結構

4.2 源碼

跳躍表節點: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后退指針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分值
 double score;
 
 // 成員對象
 robj *obj;
 
 // 層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進指針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跳躍表: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表頭節點和表尾節點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表中節點的數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表中層數最大的節點的層數
 int level;
 
} zskiplist;

它有幾個概念:

4.2.1 層(level[])

層,也就是level[]字段,層的數量越多,訪問節點速度越快。(因為它相當于是索引,層數越多,它索引就越細,就能很快找到索引值)

4.2.2 前進指針(forward)

層中有一個forward字段,用于從表頭向表尾方向訪問。

4.2.3 跨度(span)

用于記錄兩個節點之間的距離

4.2.4 后退指針(backward)

用于從表尾向表頭方向訪問。

案例

level0 1---------->5
level1 1---->3---->5
level2 1->2->3->4->5->6->7->8

比如我要找鍵為6的元素,在level0中直接定位到5,然后再往后走一個元素就找到了。

5. 整數集合(intset)

Reids對整數存儲專門作了優化,intset就是redis用于保存整數值的集合數據結構。當一個結合中只包含整數元素,redis就會用這個來存儲。

127.0.0.1:6379[2]> sadd number 1 2 3 4 5 6
(integer) 6
127.0.0.1:6379[2]> object encoding number
"intset"

源碼

intset數據結構:

typedef struct intset {
 
 // 編碼方式
 uint32_t encoding;
 
 // 集合包含的元素數量
 uint32_t length;
 
 // 保存元素的數組
 int8_t contents[];
 
} intset;

你肯定很好奇編碼方式(encoding)字段是干嘛用的呢?

  • 如果 encoding 屬性的值為 INTSET_ENC_INT16 , 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個 int16_t 類型的數組, 數組里的每個項都是一個 int16_t 類型的整數值 (最小值為 -32,768 ,最大值為 32,767 )。
  • 如果 encoding 屬性的值為 INTSET_ENC_INT32 , 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個 int32_t 類型的數組, 數組里的每個項都是一個 int32_t 類型的整數值 (最小值為 -2,147,483,648 ,最大值為 2,147,483,647 )。
  • 如果 encoding 屬性的值為 INTSET_ENC_INT64 , 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個 int64_t 類型的數組, 數組里的每個項都是一個 int64_t 類型的整數值 (最小值為 -9,223,372,036,854,775,808 ,最大值為 9,223,372,036,854,775,807 )。

說白了就是根據contents字段來判斷用哪個int類型更好,也就是對int存儲作了優化。

說到優化,那redis如何作的呢?就涉及到了升級。

5.1 encoding升級

如果我們有個Int16類型的整數集合,現在要將65535(int32)加進這個集合,int16是存儲不下的,所以就要對整數集合進行升級。

它是怎么升級的呢(過程)?

假如現在有2個int16的元素:1和2,新加入1個int32位的元素65535。

  1. 內存重分配,新加入后應該是3個元素,所以分配3*32-1=95位。
  2. 選擇最大的數65535, 放到(95-32+1, 95)位這個內存段中,然后2放到(95-32-32+1+1, 95-32)位...依次類推。

升級的好處是什么呢?

  1. 提高了整數集合的靈活性。
  2. 盡可能節約內存(能用小的就不用大的)。

5.2 不支持降級

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我把65535又刪掉,encoding會不會又回到Int16呢,答案是不會的。官方沒有給出理由,我覺得應該是降低性能消耗吧,畢竟調整一次是O(N)的時間復雜度。

6. 壓縮列表(ziplist)

ziplist是redis為了節約內存而開發的順序型數據結構。它被用在列表鍵和哈希鍵中。一般用于小數據存儲。

引用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6901154中的兩個圖: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6.1 源碼

ziplist沒有明確定義結構體,這里只作大概的演示。

typedef struct entry {
 /*前一個元素長度需要空間和前一個元素長度*/
 unsigned int prevlengh;
 /*元素內容編碼*/
 unsigned char encoding;
 /*元素實際內容*/
 unsigned char *data;
}zlentry;
tpedef struct ziplist{
 /*ziplist分配的內存大小*/
 uint32_t zlbytes;
 /*達到尾部的偏移量*/
 uint32_t zltail;
 /*存儲元素實體個數*/
 uint16_t zllen;
 /*存儲內容實體元素*/
 unsigned char* entry[];
 /*尾部標識*/
 unsigned char zlend;
}ziplist;

第一次看可能會特別蒙蔽,你細細的把我這段話看完就一定能懂。

Entry的分析

entry結構體里面有三個重要的字段:

  1. previous_entry_length: 這個字段記錄了ziplist中前一個節點的長度,什么意思?就是說通過該屬性可以進行指針運算達到表尾向表頭遍歷,這個字段還有一個大問題下面會講。
  2. encoding:記錄了數據類型(int16? string?)和長度。
  3. data/content: 記錄數據。

連鎖更新

previous_entry_length字段的分析

上面有說到,previous_entry_length這個字段存放上個節點的長度,那默認長度給分配多少呢?redis是這樣分的,如果前節點長度小于254,就分配1字節,大于的話分配5字節,那問題就來了。

如果前一個節點的長度剛開始小于254字節,后來大于254,那不就存放不下了嗎? 這就涉及到previous_entry_length的更新,但是改一個肯定不行阿,后面的節點內存信息都需要改。所以就需要重新分配內存,然后連鎖更新包括該受影響節點后面的所有節點。

除了增加新節點會引發連鎖更新、刪除節點也會觸發。

7. 快速列表(quicklist)

一個由ziplist組成的雙向鏈表。但是一個quicklist可以有多個quicklist節點,它很像B樹的存儲方式。是在redis3.2版本中新加的數據結構,用在列表的底層實現。

你知道 Redis數據結構底層實現嗎?一文詳解,徹底弄懂

 

結構體源碼

表頭結構: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指向頭部(最左邊)quicklist節點的指針
 quicklistNode *head;
 
 //指向尾部(最右邊)quicklist節點的指針
 quicklistNode *tail;
 
 //ziplist中的entry節點計數器
 unsigned long count; /* total count of all entries in all ziplists */
 
 //quicklist的quicklistNode節點計數器
 unsigned int len; /* number of quicklistNodes */
 
 //保存ziplist的大小,配置文件設定,占16bits
 int fill : 16; /* fill factor for individual nodes */
 
 //保存壓縮程度值,配置文件設定,占16bits,0表示不壓縮
 unsigned int compress : 16; /* depth of end nodes not to compress;0=off */
} quicklist;

quicklist節點結構: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 //前驅節點指針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 //后繼節點指針
 
 //不設置壓縮數據參數recompress時指向一個ziplist結構
 //設置壓縮數據參數recompress指向quicklistLZF結構
 unsigned char *zl;
 
 //壓縮列表ziplist的總長度
 unsigned int sz; /* ziplist size in bytes */
 
 //ziplist中包的節點數,占16 bits長度
 unsigned int count : 16; /* count of items in ziplist */
 
 //表示是否采用了LZF壓縮算法壓縮quicklist節點,1表示壓縮過,2表示沒壓縮,占2 bits長度
 unsigned int encoding : 2; /* RAW==1 or LZF==2 */
 
 //表示一個quicklistNode節點是否采用ziplist結構保存數據,2表示壓縮了,1表示沒壓縮,默認是2,占2bits長度
 unsigned int container : 2; /* NONE==1 or ZIPLIST==2 */
 
 //標記quicklist節點的ziplist之前是否被解壓縮過,占1bit長度
 //如果recompress為1,則等待被再次壓縮
 unsigned int recompress : 1; /* was this node previous compressed? */
 
 //測試時使用
 unsigned int attempted_compress : 1; /* node can't compress; too small */
 
 //額外擴展位,占10bits長度
 unsigned int extra : 10; /* more bits to steal for future usage */
} quicklistNode;

相關配置

在redis.conf中的ADVANCED CONFIG部分:

list-max-ziplist-size -2
list-compress-depth 0

list-max-ziplist-size參數

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list-max-ziplist-size這個參數的含義。它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負值。

當取正值的時候,表示按照數據項個數來限定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長度。比如,當這個參數配置成5的時候,表示每個quicklist節點的ziplist最多包含5個數據項。

當取負值的時候,表示按照占用字節數來限定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長度。這時,它只能取-1到-5這五個值,每個值含義如下:

-5: 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大小不能超過64 Kb。(注:1kb => 1024 bytes)

-4: 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大小不能超過32 Kb。

-3: 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大小不能超過16 Kb。

-2: 每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大小不能超過8 Kb。(-2是Redis給出的默認值)

list-compress-depth參數

這個參數表示一個quicklist兩端不被壓縮的節點個數。注:這里的節點個數是指quicklist雙向鏈表的節點個數,而不是指ziplist里面的數據項個數。實際上,一個quicklist節點上的ziplist,如果被壓縮,就是整體被壓縮的。

參數list-compress-depth的取值含義如下:

0: 是個特殊值,表示都不壓縮。這是Redis的默認值。 1: 表示quicklist兩端各有1個節點不壓縮,中間的節點壓縮。 2: 表示quicklist兩端各有2個節點不壓縮,中間的節點壓縮。 3: 表示quicklist兩端各有3個節點不壓縮,中間的節點壓縮。 依此類推…

Redis對于quicklist內部節點的壓縮算法,采用的LZF——一種無損壓縮算法。

分享到:
標簽:Redis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