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C簡介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它是一種通過網絡從遠程計算機程序上請求服務,而不需要了解底層網絡技術的協議。RPC協議假定某些傳輸協議的存在,如TCP或UDP,為通信程序之間攜帶信息數據。在OSI網絡通信模型中,RPC跨越了傳輸層和應用層。
2 RPC實現
RPC的實現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動態代理。整個過程如下:
首先,對于用戶方而言:
- 只提供接口不提供實現類,所有的接口文件都導出后,調用方放在一個專門目錄下
- 接口千奇百怪,但是都沒有具體實現
- 代理要代理掉專門目錄下的所有接口,任何對這里接口的調用都被序列化后轉到遠端
假設,我們有一個接口如下:
只有方法名稱,也不知道接口在遠端的實現類的名稱。
然后,我們的ProxyHandler如下:
具體使用時這樣:
這樣,就可以實現RPC的代理了。運行結果:
那具體實現RPC可如下。
- 首先如代碼所示,我們只需要接口,不需要知道任何實現類的信息就可以創建一個接口的代理實現。就和生成RemoteService remoteService一樣。
- 因為所有的接口都在指定目錄下,我們可以掃描該目錄下的所有接口,批量生成所有接口的實例,并把生成的bean都放入spring中管理。這樣,用戶就可以用autowair注入所有實現。而實際上我們的代理proxy就成了所有接口的實現。
- 用戶調用任何接口時,都調用了我們生成的bean實現。其實都進入了我們相同的handler實現,實現中我們可以知道用戶想要調用的完整方法名稱(從它的目錄路徑可以分析出目標應用名)、參數。然后序列化后去遠端調用并返回結果即可。
3 動態代理
cglib是通過字節碼,生成了目標類的子類實現動態代理的。因此,對于final的方法無法使用cglib進行動態代理。
首先引入Cglib包:
首先,目標對象不發生任何變化,并且該類也不需要實現任何接口了:
代理類寫法如下:
通過代碼我們也可以看出,代理類是作為目標類的子類出現的,在調用目標類方法時,實際是調用父類。
使用如下:
使用過程比較簡單:
1. 生成一個代理對象
2. 告訴代理對象,它的實現在哪里
3. 告訴代理對象,它的父類是誰
4. 生成代理類的對象
5. 調用代理對象的方法
這樣,對生成的代理對象進行調用時,會調用到它的回調對象,然后回調對象中根據操作可能調用目標對象(父類)的方法。
得到結果:
before speak
hello Jack
after speak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