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機智貓
校外培訓機構多次被相關部門點名,負面消息不斷。前天,我們剛剛報道了新東方教師資格證造假、退費難等諸多問題,現在,作為競爭對手的學而思再陷輿論旋渦,因為價格違法、虛假宣傳、誤導家長報名以及違規招生等行為,近兩日連續被教委、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點名通報并處以最高的頂格罰款。
據首都教育公眾號披露,近日校外培訓機構熱度空前提升,相關公司以價格戰、廣告投放等方式提升營銷力度和品牌知名度,不少培訓機構商業化明顯,在營銷模式上失去本心,大面積做廣告、拼低價,甚至用收來的學費做投資,個別機構還采用 " 教育貸 " 等金融手段促銷、吸引學員,這些行為明顯是違背教書育人的意義,甚至是違法的。
其中,學而思網校在網站、APP 等渠道已經開始售賣秋季課程,違規提前招生收費。在售課中,以不當用語誤導學生、家長,以吸引更多用戶報名繳費。而且部分直播類課程,上課晚于 21:00 結束,影響學生休息,無法保證睡眠時長。
另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學而思也因為在天貓商城打出 " 價格 799 元,促銷價 20 元 " 的促銷活動,但是這個價格從未實際成交過,屬于 " 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 的價格違法行為。
同時,新東方、跟誰學(高途課堂)、和高思這三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同樣因為價格違法行為被點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第一款、《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 " 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相關部門責令違規單位盡快整改,并且分別給予警告和 50 萬元定格發刊的行政處罰。
截止目前,學而思仍然在公開銷售下半年的秋季班的課程,并且一直在直播賣課,還拿出同時購買課程打折的優惠活動,以吸引家長。即使被教育局公開點名批評,提前賣課的違規行為并沒有任何改變。
并且據我們了解,按照教育部規定,培訓機構單次只能收取不超過三個月的學費,但學而思的解決辦法也足夠粗暴——直接將一學期的學費分成上下兩期,家長仍然是一次性繳納,這明顯就是為了規避政策,掩耳盜鈴的做法。
作為知名校外培訓機構,新東方、學而思并沒有做好教書育人的本分,而是越發商業化,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在本周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好未來集團(學而思母公司)在 2021 財年 Q4 業績報告顯示,總體營收 13.63 億美元,凈利潤虧損 1.69 億美元,即便如此,在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也高達 6.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1.6%。
一個教書育人的機構,在連連虧損的情況下,還越發投入資金在推廣營銷上面,并且知法犯法,在有關部門點名批評并且罰款之后仍然未做整改,違規大量超額、提前收取學費,并且加上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宣傳廣告,這樣的行為不免讓人懷疑它的經營狀況。我們見過太多類似的案例,小到理發店、健身房,大到上市集團,瘋狂收取現金流用于投資,公司資金鏈一旦斷開,就會徹底崩盤。
雖然目前學而思的教學工作仍然在正常進行,但是已經有了危險的苗頭,也許,只需要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直營造出來的泡沫就會瞬間崩塌,受罪的還是學生以及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