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無數個過去的瞬間定義了現在的自己。那些歡樂悲傷的瞬間也許對別人無關痛癢,對自己來說卻是彌足珍貴。硬盤里的照片和文檔承載著過去美好的瞬間和知識的積累,對大家來說是十分寶貴的,遠遠不是硬盤的那幾百一千的價格所能衡量。
現在的個人電腦早就不是原來嬌貴的高科技產品,不可中斷電源也不復存在,誰沒有過在一次忽然斷電后,憂心硬盤損壞的的經歷。在重新開啟電源的瞬間,心中默念,如果這次沒問題,下次我一定做好備份!可是當看見操作正常啟動,除了當時編輯的資料有很小部分丟失而其他完好無缺后,卻又忘記的自己的承諾,繼續裸奔,直到下一個循環。
我們知道操作系統為了效率的考慮,在文件系統驅動中都有緩存。word等軟件會創建臨時文件,不停地刷新該文件的緩存來盡可能避免數據的損失。而最新的NTFS等現代的日志型文件系統也比傳統的FAT對意外掉電的魯棒性提高很多。
這是軟件的角度,而如果硬件上沒有保證的話,這些都是揚湯止沸之舉。那么如果我們從硬件的角度來了解一下,硬件工程師們為我們的數據安全都做了哪些努力。我們來分別看看硬盤的兩種典型的形態: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SSD,它們都是怎么處理掉電(Power Failure/Loss)的。
機械硬盤
典型的溫切斯特硬盤結構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