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求職季,高校畢業生即將走向職場,開啟人生新篇章。但一些不法分子專挑涉世未深的畢業生求職者進行欺詐,讓人不得不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5月12日公開發出預警,提醒畢業生在收獲Offer(入職通知——編者注)的同時,也要小心“求職陷阱”,避開套路和騙局。
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機構以介紹工作為名,向求職者變相收取各種名目費用,其典型特征是沒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相關資質,冒充或偽造相關資質騙取求職畢業生信息。這些非法職介機構即便提供了崗位信息,也是與高校畢業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虛假的就業崗位。
防范提示:高校畢業生求職時,應當優先選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正規市場中介機構,對市場中介機構應了解其經營范圍是否包含職業介紹業務,是否具備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與市場中介機構簽訂協議時,不要輕信其口頭承諾,一定要看清簽約的內容,不要盲目簽字。
兼職陷阱
一些詐騙分子打著高薪兼職、點擊鼠標就賺錢、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詐騙,特點是門檻較低,號稱輕松兼職、薪酬豐厚。
防范提示:高校畢業生不要輕信既輕松又賺錢的“好”差事,應當了解當前崗位的市場薪資水平,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的往往是陷阱。同時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支付寶等密碼信息,不要隨意打開陌生網址鏈接。
收費陷阱
用人單位或者中介機構以招聘為名,收取高校畢業生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等費用。有些中介機構與不法用人單位合作,先由中介機構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費用,畢業生到該用人單位入職時,不法用人單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畢業生上崗或中途辭退。還有些機構向畢業生承諾提供高薪行業實習崗位,但畢業生必須繳納相關服務費用。
防范提示:畢業生要謹記,應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費用,對于將先交費作為條件的招聘面試實習等都需要謹慎對待,核實有無收費的法律依據。如交費一定要求出具正規發票并加蓋單位公章,為可能發生的糾紛維權保留證據。
借貸陷阱
個別中介機構或用人單位以高薪就業作為誘餌,向高校畢業生承諾培訓后包就業,但須向指定借貸機構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往往難以兌現承諾,或推薦的工作與原先承諾相差甚遠,畢業生可能會面臨身負高額借貸又沒有實現就業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高校畢業生要增強辨別意識,看機構或企業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看承諾薪資是否與社會同等崗位大體一致,慎重簽署貸款協議或含有貸款內容的培訓協議,注意保留相關材料。一旦發現被騙,立即向有關部門報案。確有需求參加職業培訓的,請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網站查詢公布的正規培訓機構。
傳銷陷阱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其繳納費用或者以購買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發展他人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傳銷一般以親友極力推薦的途徑傳播,基本都以輕松賺大錢、無需面試直接上崗為噱頭。傳銷面試或工作地點都比較偏僻且轉換頻繁,公司業務不能清晰說明。
防范提示:高校畢業生務必清楚傳銷屬于違法行為,在求職中要了解傳銷的基本特征,對發展下線的宣傳,要保持頭腦高度清醒,防止陷入傳銷設計的圈套中。如果不慎進入傳銷,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脫身報警。
合同陷阱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個別用人單位為降低用人成本、規避用工責任而侵犯高校畢業生合法權益。有的僅簽訂“就業協議書”,或以談話、電話等口頭形式約定工作相關事項,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有的合同內容簡單,缺少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工資、勞動條件、合同期限等具體內容。有的以少繳稅款為由,同時準備兩份不同薪資的“陰陽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條款”,要求幾年內不得結婚、無條件服從加班、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
防范提示: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雙方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高校畢業生在簽訂勞動合同前,應與用人單位認真協商、慎重對待,不可草率簽訂。要注意勞動合同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條件等),特別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無據、明顯不合理的條款,防止掉入陷阱,難以維權。
試用期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超過法定上限約定長時間試用期,或者重復約定試用期。有的用人單位以試用期為由,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者不繳納社會保險。還有的用人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試用期約定較低的工資,等試用期結束后,便以各種理由解聘,“假試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試用期約定無效,根據勞動合同期限的不同,試用期有不同的時限限制,最長不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期間,應正常繳納社保,工資水平不低于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為了增加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單位規模、業績、發展前景、工資和福利等。有的用人單位玩弄文字游戲,對招聘職位的工作內容做模糊化處理,將銷售員、業務員等職位美化成“市場部經理”“事業部總監”等有誘惑力的名稱。
防范提示:高校畢業生可通過企業官網、媒體報道、工商登記注冊信息等查詢用人單位基本情況,仔細甄別各類招聘信息,不要盲目輕信。求職時要詳細詢問崗位信息、工作內容,不能只看表面,避免入職后發現實際工作與預期有出入,浪費求職時間和精力。同時,可以多種途徑了解公司背景,對長時間大量招聘、離職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人社部提醒廣大高校畢業生,要通過合法的、正當的、信譽好的信息渠道來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網站求職。一旦遭遇上述情況,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或前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請立即向公安部門報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