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是大多數退休人員唯一的收入來源,養老金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好在2005年以來,我國職工養老金已經連續上調了18年,今年即將迎來19連漲。今年兩會已經勝利閉幕,在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明確表示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今年養老金調整得以正式敲定,現在只需耐心等待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調整通知了。
那么,工齡20年、30年、40年分別能漲多少錢呢?工齡長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退休人員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多少,因此,不少退休人員認為,養老金調整時,應該按照工齡調整,工齡越長上調越多,但實際上,養老金調整需要兼顧方方面面,因此,工齡只是其中一個影響漲錢多少的因素。
要想知道工齡20年、30年、40年分別能漲多少錢,還得首先弄明白養老金是如何調整的,近年來,養老金調整已經形成相對固定的調整方式,主要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種方式上調,比如某退休人員定額調整30元,掛鉤調整60元,傾斜調整30元,那么該退休人員一共上漲了120元。
在三種調整方式中,只有掛鉤調整中的掛鉤繳費年限調整和工齡有一定的關系,當退休人員沒有實際繳費的工齡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時,其視同繳費年限可以和實際繳費年限一樣參與掛鉤繳費年限調整。比如某地掛鉤繳費年限調整1元每年,該地某退休人員工齡一共30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18年,實際繳費年限12年,那么該退休人員掛鉤繳費年限調整30元,而非12元,這個時候,工齡長就占有很大優勢了。但是如果沒有實際繳費的工齡沒有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這一段工齡在養老金調整時就形同虛設,不起作用了。因此,嚴格來說,掛鉤繳費年限調整并非掛鉤工齡調整,且養老金調整從來都不是按工齡調整的。
因此,我們看工齡20年、30年、40年分別上漲多少養老金,需要假設三者沒有實際繳費的工齡都已經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不然工齡就失去了意義。當三者均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時,各自上漲多少養老金就和其所在地區掛鉤繳費年限調整的標準有關,比如某地掛鉤繳費年限調整1元每年,那么工齡20年、30年、40年分別掛鉤繳費年限調整上漲20元、30元、40元,總的上漲額還需要加上定額調整、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和傾斜調整部分。
綜上所述,養老金調整并不會掛鉤工齡調整,只有當沒有實際繳費的工齡被認定為視同繳費繳費時,工齡才有意義,工齡20年、30年、40年分別上漲多少錢,還得看退休人員所在地區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的標準,以及退休人員本身的基礎養老金水平、視同繳費年限長短和年齡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