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社保的最后五年非常關鍵,這樣做,每個月最高能多領一倍的養老金。
大家都知道,養老金等于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就是我們自己每個月繳納的社保,一般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繳費指數,如果繳費指數越高,未來退休以后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所以,如果前面你是按照最低檔次60%繳納的社保,那么一定要記住了,后五年可以按照最高檔次的300%繳納社保,這樣你的繳費指數就有可能提升到80%,甚至120%,這對未來能領到更多的養老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來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假設,月平均工資為6000,這里為了方便計算和理解,暫不考慮工資上漲等因素,前10年都是按照60%繳納的。
第一種情況是后5年也是按照60%繳納。
首先,大家要明白,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按平均工資的20%計算,并且其中的40%計入個人賬戶。
15年一共繳納了6000*60%*20%*12*15=129600,其中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余額為129600*40%=51840。
因為最終領到手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其中5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95、55歲是170、60歲是139,這里我們按照60歲退休計算。
那么月基礎養老金為(6000+6000*0.6)/2*15*1%=720元,月個人賬戶養老金:51840/139=373元,合計養老金為1093元。
第二種情況是后5年按照300%繳納。
前10年一共繳納了,6000*60%*20%*12*10=86400,后5年一共繳納了,6000*300%*20%*12*5=216000,其中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余額為(86400+216000)*40%=120960。
還是按照剛才的公式計算,月基礎養老金為(6000+6000*(10*0.6+5*3)/15)/2*15*1%=1080元,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20960/139=870元,合計養老金為1950元。
很明顯,要比之前多于近900元。
看到這里,你應該懂了吧,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最后5年可以適當選擇更高的繳費檔次,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