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現代生產、生活的基礎,發電有多種方式,如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抽水蓄能發電、潮汐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其中核能發電提供了全世界約20% 的電力,避免了大約 25 億噸 CO 2的排放。因此為可持續電力供應做出了重大貢獻。核能發電的主要原理是什么,人們如何利用核能發電的呢?

一、核能是如何產生的
世界上的每一種物質都處于不穩定狀態,有時會通過分裂或合成,變成另外一種物質。物質無論是分裂或合成,都會產生能量,這種能量稱核能,也稱原子能。其主要原理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當原子核發生裂變或者聚變時,有一部分質量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而且只要微量的質量就可以轉化成巨大的能量。
(1)裂變:將一個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原子彈就是利用了裂變的原理。
(2)聚變:兩個輕原子核結合形成一個更重、更穩定的原子核,如兩個氫原子合為一個氦原子。太陽就是通過聚變而產生能量。

二、如何利用核能發電
愛因斯坦曾說:“Nuclear power is a hell of a way to boil water.”。核能發電的主要原理,是通過裂變的核鏈式反應,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被用來產生蒸汽,使渦輪機旋轉以產生電能。

三、核電廠的構成
如圖所示,核電廠由密封腔(安全殼)、反應堆、蒸汽輪機、冷凝器等構成。其中,反應堆由反應核、鈾管、控制棒等構成。密封腔的安全殼結構在至少要有3英尺厚的混凝土。

核電廠構成

核電廠構成
(1)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用于產生熱量,是核電站的心臟。其主要功能是容納和控制核裂變。核電站使用的燃料是放射性元素鈾的同位素,U-235裂變將核分裂成兩塊,釋放中子用于鏈式反應,核裂變鏈式反應以熱的形式釋放能量。
(2)燃料棒
反應堆使用鈾作為核燃料。鈾混合物粉末燒結成的二氧化鈾陶瓷芯塊,然后堆疊成密封的金屬管,稱為燃料棒。通常,幾百個燃料棒集成在一起形成燃料組件。根據需要的電量,反應堆堆芯通常由幾百個組件組成。

燃料棒
在反應堆容器內,當燃料棒浸入水中時,水既充當冷卻劑又充當減速劑。減速劑有助于減緩裂變產生的中子,以維持鏈式反應。
當控制棒插入反應堆堆芯時,可以吸收路子,降低反應速度;如將其取出,可以提高反應速度。裂變產生的熱量將水變成蒸汽,蒸汽帶動渦輪機產生電力。
福島核電事件,是由于地震發生后,反應堆控制棒無法落入堆芯而產生了大量熱量,但用于抽冷卻水的泵,又由于海嘯停電而失去作用,反應堆失去控制而使堆芯熔化。

福島核電事故,靠外部噴水降溫
(3)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利用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將水轉化為蒸汽。這些蒸汽被送入汽輪機并在冷凝器中冷凝。
(4)冷凝器
用不完的蒸汽,將進入冷凝器,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卻返回液態。由于需要大量的冷水,這也是核電廠通常建設在海邊的原因。
(5)蒸汽輪機和發電機
汽輪機由蒸汽失去旋轉而運行發電機或交流發電機,該發電機組與蒸汽輪機相連,從而產生電能。
四、核電控制系統
為了使核電系統能夠正常運行,通常需要控制堆芯的功率以及壓力、流量、溫度和熱傳輸系統參數。
核電站控制包括反應堆控制系統、安全保護系統(反應堆停堆系統、工程安全設施運行系統),以及汽輪發電機系統和輔助系統。
反應堆控制系統用于功率控制、冷卻劑(減速劑)及溫度/壓力控制、減速劑量(反應堆水位)控制。
控制反應堆功率的基本操縱變量是反應性。反應性隨控制棒的插拔而變化,也隨冷卻劑溫度(密度)、燃料溫度和空隙體積而變化。功率控制通過調整控制棒位置和反應堆的再循環流量來實現的。此外,電力輸出控制時,可根據電力系統負荷需求,先調節反應堆輸出,再調節汽輪發電機輸出。

核電控制系統
五、核能發電的優缺點
1.優點
(1)高效,其效率可達91%。
(2)節省燃料,用少量燃料就可以產生高能量,比火力發電節省煤。
(3)低溫室氣體排放,因此不會導致全球變暖或酸雨,在碳中和、碳達峰的背景下,更有優勢。
(4)低污染
(5)不像水力發電那樣,受氣候影響。
(6)價格便宜。比水電以外的其他能源更便宜
(7)熱能可以供暖,如北方供暖系統,不用再建鍋爐,可以直接利用核電產生的余熱。
2.缺點
(1)危險廢物的儲存和處置。比如,核電站的放射性廢物钚-239半衰期長達2.41萬年!
(3)恐怖分子如果襲擊核電站,后果不堪設想。
(4)高啟動成本和關閉費用,每年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安全檢修。
(5)一但出事,將導致核泄露、熔化的危險。
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發生故障,將產生突發災難。如美國的三里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站、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日本的福島核電站,都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