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在駕駛習慣、預判、心態、經驗這些方面都有明顯區別,比如說:右腳不踩油門時就放在剎車上,但是針對這一習慣,有車主贊同,也有老司機并不認同,接下來將深度聊聊這種操作習慣到底正不正
原因一、新手司機,剛從駕校出來,開始獨立駕駛汽車,對剎車和油門操作不夠熟悉,也有些司機平時很少開車,幾個月開一次,剛上車,還沒有“熱身”。
原因二、開車時大多數時間右腳都在油門上,緊急情況下,一著急心就慌,慌亂中,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判斷,這時候右腳下意識就會踩下去,剛好右腳又在油門上,從而引發事故。
原因三、其他一些駕駛習慣引發,比如說,駕駛人員的鞋子因素,有的女士為了美,喜歡穿高跟鞋,遇到緊急情況,慌忙中導致鞋跟卡住踏板,無法及時制動,這時會下意識去踩另外一個踏板,最終釀成了事故。
同樣,有的人平時喜歡穿拖鞋,開車忘記換鞋。駕駛過程中,踩剎車或者油門時,腳后跟都會習慣落地,而拖鞋在移動過程中容易滑動,導致拖鞋離開了腳。
此時人的本能是要先把拖鞋穿上,如果拖鞋離腳遠或者沒有及時穿上,腳會去找鞋,也可能我們會低頭看拖鞋的位置,恰好在這一瞬間導致事故發生。
還有的司機上車之后習慣性把座椅調了靠前,坐姿與方向盤離得太近,右腳伸縮不太方便,轉彎時,我們會發現,雙手操作方向盤都不夠靈活,這種情況也容易導致出現錯誤的操作。
言歸正傳,原因二和原因三都很容易糾正,也容易避免,因此,原因一是造成“錯把油門當剎車”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同樣有辦法可以盡可能避免踩錯踏板,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正踩剎車,斜踩油門”的駕駛習慣。
簡單來說,駕駛過程中,右腳默認放在油門與剎車之間,重點是靠近剎車一側,離油門略遠一些,無論是踩剎車還是油門,腳后跟始終保持落地狀態,這樣有一個支點,有助于我們掌握力度。
需要踩油門時,右腳腳后跟保持不動,腳掌向右傾斜去輕踩油門,當不需要踩油門時,腳掌縮回虛放在剎車踏板上,這樣做有3個好處:
其一、假如遇到緊急情況,慌忙中,出于本能反應,會下意識踩下去,這時候很大概率也是踩在剎車上。
其二、腳后跟不動,保持在同一個位置,有助于右腳形成一個參照點,向右就是油門,向左就是剎車,即便踩錯,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也能快速糾正,腳后跟落地也不容易疲勞。
其三、一般剎車踏板行程比油門踏板長,比油門踏板略重,右腳默認靠近剎車一側,相當于正面踩在剎車上,更容易掌握好力度,右腳離油門踏板遠一點,在坐姿不變的情況下,也不容易踩成大油門。確?最后再分享6條駕駛“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