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冬天是蒼涼的季節,但冬日的陽光還是很溫暖的,坐在窗邊,一盞茶,一本書,沐浴著灑下的日光,享受生活的愜意與美好。
冬天喝茶,最是舒服,一杯溫茶入口,身體由內而外的暖和起來,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簡單的幸福,也許就是一個瞬間的滿足。
自入冬以來,基本上都在喝紅茶與老白茶,想著許久沒喝烏龍茶了,前幾天在整理茶葉的時候,剛好找出了今年秋天沒喝完的鐵觀音,今天就泡它了。
圖片源自網絡
關于鐵觀音,也許大多數茶友都很熟悉,其天然蘭花香,獨具“觀音韻”,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即便有的茶友沒喝過,也一定聽過這個名字。
想起之前有個朋友問過一個問題,他說朋友送了一款鐵觀音,與自己先前喝的不一樣,顏色暗沉,湯色也深,是不是茶葉品質有什么問題。
平日不常喝鐵觀音的茶友,也許對它的了解沒有那么深,鐵觀音的特點并不是只有“綠葉紅鑲邊”,也不是只有“清湯綠水”。
圖片源自網絡
鐵觀音,按照香型,可以分為:清香型、濃香型和陳香型三類。
清香型鐵觀音:安溪當地也稱“青茶”,源于上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的技術理念,在傳統鐵觀音的制作工藝上加以改良,形成清香型鐵觀音。發酵程度比較輕,其香如蘭,清雅悠長,滋味清甜爽口,收斂性強,腸胃不好的茶友不宜多喝。
濃香型鐵觀音:安溪當地也稱“熟火茶”,傳統的鐵觀音制作工藝,在清香型鐵觀音的基礎上多了一道或多道焙火工藝,有炭焙,有電焙。做青發酵更足,喝起來感覺更加醇厚甘甜,更好的呈現了鐵觀音的韻味。
陳香型鐵觀音:即鐵觀音老茶,俗稱“老鐵”,繼清香型、濃香型之后,陳香型鐵觀音在2016年4月19日成為具有國家標準的第三類安溪鐵觀音產品。清香型、濃香型鐵觀音,隔年反復烘焙定型,貯藏五年以上,經時間產生陳化,便形成陳香型鐵觀音,其香氣濃郁,有陳香,湯色泛紅,滋味醇和濃厚,多數人可能喝不慣,但深受老茶客的追捧。
圖片源自網絡
很多茶友對清香型鐵觀音有所誤解,認為清香型鐵觀音是經過初步工藝制作出來的毛茶,然后去梗、去雜物之后的半成品茶,濃香型鐵觀音才是成品茶,其實不是,兩者都是成品茶,只是在于做青和焙火的不同。
陳香型鐵觀音的特點顯而易見,也就是鐵觀音中的陳年老茶,而清香型與濃香型會經常讓茶友們難以分辨。
圖片源自網絡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清香型鐵觀音與濃香型鐵觀音的區別。
1、工藝
清香型:輕搖青,發酵程度低,低溫慢焙50-70℃
濃香型:重搖青,傳統中度發酵,高溫焙火120-180℃
2、干茶
清香型:色澤砂綠。
濃香型:色澤烏潤。
3、茶湯
清香型:與綠茶很像,湯色淺黃帶綠,清澈透亮。
濃香型:茶湯金黃,澄澈明亮。
4、香氣
清香型:滋味鮮爽、花香高揚,蘭花香明顯。
濃香型:滋味醇厚,有焙火的焦糖香,帶有果蜜香與花香。
5、葉底
清香型:鮮綠軟亮。
濃香型:烏褐油潤。
6、存儲
清香型:冷藏保存
濃香型:常溫保存
圖片源自網絡
清香型鐵觀音香氣更為明顯,而濃香型鐵觀音口感上略勝一籌。
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兩種香型各有各的特色,一個清鮮,一個醇和。
新茶友多數喜愛清香型,慢慢的到濃香型,再去嘗試陳年鐵觀音。
茶味,由淺至深,仿佛人生激情褪去后的淡泊觀音,由青澀轉為濃烈,又趨向平淡,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