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來兩杯,放松又好睡。”這是真的嗎?現代人白天是各種勞累,到了晚上希望好好睡一覺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無法安然入睡。
于是,很多人會選擇在睡前喝點酒,放松和幫助入睡。那么,睡前喝杯酒,能助眠嗎?
喝酒之所以會給人帶來放松的感覺,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大腦活動放緩,讓人感到放松和困倦,所以喝酒的確很容易入睡。
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種能產生睡意的物質——腺苷。正常情況下,腺苷增加,睡意越濃;腺苷減少,變得清醒。酒精能夠讓腺苷迅速增加,所以酒后容易產生“困感”。但是腺苷,會在入睡后逐漸減少,所以到了后半夜,比較容易提前醒來。
另一方面,酒精的代謝是一個耗能的過程,耗能就會耗水,睡著之后身體依然在全速工作、徹夜加班,這就導致了半夜將可能出現渴醒的情況,且酒精的利尿作用容易使人出現半夜頻繁起夜的狀況,這樣連貫的睡眠狀態就被打斷了。
還有的人說喝酒后身體暖洋洋的,更容易入睡。酒精攝入后,能讓血管舒張并促進血液循環,所以酒后人會覺得身子暖和。但是,大量飲酒后身體會發汗,增加散熱速度,反而導致熱量散失更多,因此要記得蓋好被子,避免著涼。
睡眠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有清醒,快速動眼睡眠,淺度睡眠和深度睡眠。
大量飲酒以后,由于身體一直代謝酒精,無法真正的放松,所以也很難進入到深度睡眠階段,導致睡眠變得很片段化,淺睡增多,深睡減少,快速動眼睡眠時間也會增加,覺醒的次數和時間會增多,總的睡眠時間其實減少了,簡單來說就是整體的睡眠質量其實是下降的。
睡前少量飲用白酒對睡眠有促進作用。
以純糧釀造的白酒,經微生物轉換后,產生了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與腺苷濃度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谷氨酸對人的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在睡前適當喝一點白酒,可平緩地促進血液循環,能有效幫助睡眠。
睡前大量飲酒不可取。
睡前大量飲酒,加速血液循環,導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使人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這種通過麻痹而不是放松的方式快速入睡,不能緩解身體的疲憊,提升睡眠質量,如對酒精入睡形成依賴更加會影響健康。
那么,想要睡得更好,我們睡前可以做些什么呢?
- 1.睡前2小時避免劇烈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于睡眠,但是睡前運動容易讓人處于興奮狀態,不易于入睡。
- 2.睡前不要飲用過多水,避免頻繁起夜。
- 3.睡前洗個熱水澡,或者泡泡腳,將房間燈光調暗,讓整個人放松。
- 4.如果深受失眠困擾,請尋求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