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應該都知道,里面女主脖子上總是帶一個黑色的項圈,其實不止電影里,平時走在街上也時常能看到有些女生脖子上會帶著各種不同樣式的項圈,這個圈到底是干嘛用的?不止是脖子,有些女生腿上也會綁根“帶子”?有什么用?來來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
頸帶的發展歷史
這個黑色項圈真正的名字叫做“Choker”,中文名字叫“頸帶”,長度一般在35-40厘米左右,是一種貼著脖子帶的一種項鏈。頸帶是最悠久的首飾之一,距今已經有數千年歷史了,最早古埃及人佩戴的是頸帶是用青金石或金子做成的,他們認為有保護頸部的作用。
而現代的這種以綢緞為主體的貼頸項圈,最早是出現在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為了模仿在斷頭臺上獻出生命的人,就會在脖子上系上一個紅色絲帶。以表達對革命者的追思,很快,這種頸帶也就廣為流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此行為。
19世紀60年代時,因為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的一副油畫“Olympia”中,躺著的這名女性就帶有黑色頸帶,所以那時候的也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特殊職業”的標志。
到了19世紀后期時,頸帶又在皇室貴族圈里流行起來,這主要源于英國愛德華七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王后,她為了遮蓋頸部的一個小傷疤,常年佩戴珍珠做的貼頸項鏈,這也讓很多貴族們紛紛效仿,在當時掀起了一波頸帶的潮流。
到了近代,頸帶早就成了時尚界的裝飾單品之一,很多電視、電影中也都常出現頸帶,而頸帶的款式和材質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寬的、細的、蕾絲的、皮革的、絲絨的、系帶的、塑料的、金屬的等等。
頸帶有什么用?
雖然現在的頸帶款式各式各樣,但是最大的作用都是為了好看,裝飾用的,在服裝搭配里通常有這么一句話:“領口是臉的相框”,而有了頸帶的搭配之后可以很大程度影響視覺效果。
頸帶最常見的佩戴方式是單獨佩戴,可以起到修飾脖子的作用,在視覺上無形增加了脖子的長度。其次是層疊,就是在頸帶下方再增加1-2條較長的項鏈,顯得有層次感,主要是配一些V領的衣服,也可以遮擋一下留白處,而且大部分頸帶都是深色系,戴上之后比較吸引目光。
另外,頸帶除了增加美感以外,還可以起到遮擋的作用,比如遮蓋頸紋、疤痕等,甚至還有些男性會用來遮蓋喉結等。頸帶雖然好看,不過并不適合所有人帶,比如體型偏胖,脖子粗短的,就不適合頸帶,不僅不會修長,還會顯脖子短。
為什么有些女生腿上也會綁根“帶子”?
其實女生除了脖子上會帶一些各式各樣的項圈以外,有時在大腿處也會綁一根帶子,這個看起來沒什么用的帶子到底是干嘛用的?
這個帶子的名字其實叫“襪圈”,簡單來說就是固定襪子用的,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當時的歐洲男性比較愛穿長筒襪,但由于當時的材質有限,襪子穿上之后很容易掉,所以襪圈的作用就是固定在長筒襪的邊緣,防止下滑。到了19世紀后,長筒襪開始在女性中流行,襪帶也逐漸成為了“女性專屬”。
而如今的襪帶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單品,主要起到以下兩個作用,一是“聚焦”視線,女生夏天穿得最多的就是短褲、短裙之類的,而腿部也成了視線最集中的部分,但一眼看上去沒什么聚焦點,這時候如果在腿部加一個帶子就好像在“劃重點”一樣,看起來也會比較性感。
二是增加視覺效果,在腿上綁一個帶子就像給腿上做了一個“輔助線”,給本來看到的扁平、單一的腿立體感,從視覺上也會更顯瘦。
對此,你怎么看?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