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經常聽人說自己不是某位領導的嫡系,總是得不到領導的重視,給的資源和支持都遠遠比不上領導的嫡系,那到底什么是職場中的嫡系呢?嫡系又是怎么來的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我經常看國共戰爭的連續劇,幾乎每部連續劇都會提到老蔣的嫡系部隊,那么到底哪些人屬于老蔣的嫡系呢?一言以概之,就是從黃埔軍校畢業出來的那些軍事將領們,這些人跟老蔣有什么關系?因為老蔣曾經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而這些后來成為老蔣嫡系的將領們,都曾是老蔣的學生,他們在面對老蔣的時候,不稱總裁,而是親切地叫“校長”。
我查了對于嫡系的解釋,有三個定義:
1、是指家族的正支嫡長系血脈;
2、是指正宗親授的門生弟子;
3、是指任用的親信派系。
老蔣的嫡系屬于第二種,是他的門生弟子,這種關系就像拜碼頭一樣,拜了碼頭,就是自己人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藝人都要拜師或者認干爹干媽的原因,拜了師,就算是自己人了,出了事,就有人給你出面罩著你。
而朱元璋和劉邦的嫡系就屬于第三種,任用的親信派系,這些人都有著共同點,都是相識于微時,都來自于同一個地方,像朱元璋的嫡系來自于鳳陽,而劉邦的嫡系來自于沛縣,因為大家相識于微時,又是一個地方的人,更容易建立牢固的聯系,又一起出生入死過,建立起了信任關系,所以,無論是劉邦也好,朱元璋也好,軍權都通過嫡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于張良也好,韓信也好,李善長也好,劉伯溫也好,都不是他們的嫡系,這些其實只是為他們服務的職業經理人。
通過這兩個案例,我們就能夠發現,所謂的嫡系,要么是建立在血脈上,要么是建立在師生關系上,要么就是建立在識于微時且共過患難的信任基礎之上。
在職場中,嫡系就是來自于第三種情況,很多人都是在做基層員工時認識了領導,通過彼此的磨合建立了信任基礎,從此,員工就成了領導的親信,成為了他的嫡系,領導發展得好,員工也跟著發展,有肉吃肉,沒肉喝湯,反正有領導一口吃的,就不缺下屬的份。
我曾經也是領導的嫡系,那時候我是一名基層員工,領導培養了我,給予了我升職的機會,讓我從一個基層員工升到了經理,我對他充滿了感恩,在我心里,他就是我在職場中的領路人,是我可以交付一切的領導,我跟他的關系,就像綁在一根繩子上的兩只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嫡系的最好形成階段是一方在基層,另一方給你發展機會的領導,當一個渴望得到機會的人,獲得了領導的認可和賞識,得到了晉升的機會,你會不會感恩給你機會的領導?這就是嫡系的雛形,當你的領導繼續升遷,而你因為他繼續被提拔,讓你成為他的左右手,面對這么信任這么看重你的領導,你會不會對領導言聽計從?會不會認為領導的未來就是你的未來?這時候,你已經成為了領導真正意義上的嫡系了。
那為什么有人說空降的精英人才一般很難成為上級領導的嫡系呢?
縱觀歷史,有哪個中層干部歸降后成為老板的嫡系的?就算有,也是極少的,為什么呢?原因有三:
第一,他們早就看透了職場的規則。
任何一個空降的管理者,都是嫡系的局中人,都太明白“自己人”的意義了,因為他們在原來的公司,也是這么成長起來的,他們怎么會不明白職場的這些“手段”呢?但是他們已經具備在職場中生存的能力,不需要去依附某一個領導,正如他能空降到公司就說明了領導看中的是他的能力,那么就算他離開了這里,依舊有其他的機會。
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他是一位銷售經理級別的銷售精英,入職了一家公司,年薪50萬,他在公司做了兩年,業績十分出色,本來應該給他升職加薪的,可是因為他不是領導的嫡系,領導擔心升了職無法控制,就沒有給他升職,導致他對公司的不滿,因而選擇了跳槽。
第二,他們想成為領導的嫡系,領導也未必能信任他們。
楚漢相爭時期,陳平從項羽處轉投劉邦,雖然陳平拼命向劉邦獻計,為劉邦戰勝項羽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不管他付出多大的努力,他從頭到尾都沒能成為劉邦的嫡系,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劉邦對他始終有所顧忌,很難完全信任。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能力越強的空降者,領導對他越顧忌,就算是你主動向領導靠攏,向領導表忠心,還是很難走進領導的核心圈子。
第三,嫡系是一把雙刃劍。
在以前,沒有其他更好的發展機會,能夠傍住一棵大樹,當然是很多人的夢想,可如今的職場,成為領導的嫡系,已經是一把發展的雙刃劍,讓一些人頭痛不已了。
因為成為領導的嫡系就意味著跟領導的發展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領導的將來就是你的將來,如果領導發展得好,你肯定也能得到快速的發展,可要是領導發展受限呢?你怎么辦?在職場中,有多少人因為不好意思離開一手提拔自己的領導,而極大地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也經常看到有人問:領導去了新公司,讓他跟著去,要不要去?不去嘛,怕被領導認為自己忘恩負義,去嘛,又怕如果領導在那邊公司做不長,自己也得跟著走,再說了,也不可能一輩子跟在領導后邊吧?
一旦嫡系的標簽打在你身上,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粘在自己身上,有領導罩著你,自然沒有問題,可是如果領導離開了,新領導來了,你就很難獲得新領導的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