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的好處是看不見的
堅持運動的很多好處是你看不到的,能夠減少30%的腹內脂肪,改善 30%-50% 的胰島素抵抗,降低高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能降低 4mmHg。
2.跑步會毀膝蓋,粗小腿?
BBC 曾推出了《健身的真相》紀錄片,其中就對跑步是否傷膝蓋進行了科學的解釋。
數據表明,那些長期保持跑步習慣的人,出現骨關節炎的幾率為22.8%,而不跑步人群則為29.8%。
所以,跑步傷膝蓋可能是跑步過多、休息過少、跑姿偏差等情況導致的。
90%的馬拉松跑者小腿都很細,所以妹子們不用擔心跑步會讓小腿變粗。
3.厲害了,我的肌肉
當你增加一公斤肌肉后,它每天會幫助你多消耗110大卡的熱量。
通過力量訓練可以讓我們增加肌肉,每公斤肌肉消耗的熱量是脂肪的3到4倍之多,所以擁有更多肌肉也就意味著你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可以達到多吃不胖的效果,因為肌肉幫你把多余的熱量消耗掉了。
肌肉的增加使基礎代謝率也會提高,也就是說就算躺著不動,睡覺也能增加熱量消耗。(你跟吃不胖的人,只差了馬甲線的距離)
4.肌肉和脂肪無關
很多胖子認為他們只要練練,就可以把一身肥肉變成肌肉,這是明顯錯誤的。如果你以為0.5斤的脂肪,是0.5斤的肌肉轉化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是不會互相轉化的。
脂肪和肌肉根本是二碼事,肌肉是通過把肌原纖維撕裂催毀,然后重新修復生長,產生的,而脂肪主要是由于熱量過剩而積累產生的,完全不同性質。
事實是肌肉會因為不鍛煉而萎縮變小,脂肪會因為攝入大于消耗而堆積。
肌肉并不是在訓練的時候生長的。肌肉是在訓練后進行修復的。肌肉纖維會變成比原來還要強壯。
5.減脂不易,且跑且珍惜
人體每減掉1kg脂肪,需要消耗7700大卡熱量,相當于慢跑13個小時,大約跑100多公里所消耗的熱量。
反過來你拼命跑1小時消耗的熱量,吃一包餅干,喝一瓶飲料就補回來了,所以容易胖真不怪我們,瘦太難了。
6.流汗多并不意味著健身效果好
流汗量大、運動時間長,并不代表健身效果好,因為流汗只是身體調節體溫的反應機制,而運動時間過長,也會導致身體疲勞,得不償失。
7. 不吃,怎么有力氣減肥
斷食減肥不可能,若斷食 12 小時,你的基礎代謝水平將會降低 40%,并且在你下一次吃東西的時候,身體會因為害怕饑餓感,增加能量的吸收。為了減肥,記得按時吃飯哦!
不吃飯,節食減肥是最危險的。節食減肥可能在一兩個星期內有效,但會導致身體代謝下降,極易反彈,變得更胖。
8.膝蓋不能承受之重
體重每增加 1 公斤,走路時膝蓋就需要多承受 3 公斤的壓力,跑步時膝蓋就需要多承受 10 公斤的壓力。(所以超重的人,就不要勉強去跑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