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進入三伏天了,很多地方的氣溫直接飆升到了三四十度,落在地面上的雞蛋都能被烤熟,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么熱的天氣,白天能宅家里就宅,到了晚間后,城市里仿佛才出現了點煙火氣。
街頭路邊的燒烤攤、夜市攤最是熱鬧,也是許多酒友都喜歡去的地方,幾盤燒烤、幾瓶好酒,吃著喝著非常愜意。
不過,天氣悶熱,大家在外喝酒時還是要格外注意些,為此,很多專業的行家紛紛在網上發聲,提醒廣大愛酒人士:天熱喝酒務必牢記“2量”,正確喝酒好處才多!
那么,在三伏天喝酒要注意哪“2量”呢?
其一:酒量
酒水喝多了身體更易發熱,這外面熱,里面也熱,為了避免出毛病,建議飲酒時注意自己的酒量。
說到這,經常喝酒的人,應該很了解自己的酒量,一般能喝幾兩酒心里門清,如果誰不知道的話,可以看看這個公式,能計算出你的日最佳飲酒量。
每天適合飲酒量(毫升)=體重(公斤)×0.7÷酒精度數×100!
一般情況下,如果酒精度數較高的白酒,每天喝的不要超過二兩,就算度數比較低,也不要超過三兩;如果是啤酒的話,盡量保持在兩瓶以內。
這老話常說:“喝酒不能貪杯”,這是經過一輩又一輩的人長期實踐得出的真理,大家可別不當一回事。
其二:質量
有人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話不無道理,真正的好酒,飲后不口干、不上頭,第二天醒來也不會有宿醉的難受感。但若是酒精勾兌酒,里面加入了很多食用酒精、香精,這種酒無論是酒質還是安全系數,都極低。
既然要喝,就要選質量高的純糧佳釀,這類酒生產門檻高,投入成本高,喝著也令人放心,至于怎么判斷一款酒的質量,可以從2點入手:
觀察瓶標
要想選到好酒,必須學會觀察瓶標,瓶標,相當于一瓶酒的身份證,它是我們深入了解這一瓶酒的窗口。
瓶標上比較重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原料、執行標準、質量等級這幾欄,比如純糧酒的瓶標上斷不會印有“香精”“酒精”“甜蜜素”這樣的字樣,而且只有純糧酒會顯示等級,從好到壞依次為優級、一級、二級。
另外,從今年6月1日后生產的白酒,瓶標上還被強制要求印上“調香酒”字樣,由此可以很明了地看出一款酒是否屬于純糧。
觀察酒體
以醬酒為例,真正的優質好醬酒,酒液都會微微泛黃,極富有光澤,而且酒液較黏稠,倒酒入杯時,拉出的酒線又細又長,酒花密集一層疊一層,消退很慢。
拿這款君中元私藏酒(釀酒人是曾傳政——醬酒大師李興發的弟子)來說,它光是釀造時間就耗費了1年之久,端午采曲、重陽下沙......每一個步驟都嚴格遵循自然天時,165道工序精益求精,釀成的新酒還要經過至少6年的陶壇儲藏。
經過歲月沉淀而成的酒,仔細觀察一下就能看出不同,它的酒液,呈微黃透亮色,倒酒時形成的酒花過二三十秒還不曾消退,酒香味濃郁,喝起來綿柔順暢,細膩溫潤,更重要的是飲后不上頭,醒酒快,確實不愧為一款優級純釀。
當然了,市面上的好品質酒水不止這一款,至于酒友們能不能找到,這就要看各位的眼光了。
好了,今天關于酒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如果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