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數
結構
解剖圖
動力傳遞-倒檔
如需在倒檔時改變變速箱的旋轉方向,扭矩為通過K1和輸入軸1輸入。經過未嚙合的2檔同步嚙合齒輪,到達已嚙合的倒檔同步嚙合齒輪,然后從那里前往最終傳動裝置。
優勢: 不再使用倒車軸
多片盤式濕式離合器
液壓控制的雙離合器
扭矩傳遞
離合器 K1 離合器 K1
離合器 K2
輸入軸
兩根輸入軸。輸入軸2套裝在輸入軸1上形成一根軸。
輸出軸1 輸出軸1
輸出軸2 輸出軸2
駐車鎖
駐車鎖未開啟 駐車鎖未開啟
駐車鎖鎖止 駐車鎖鎖止
駐車鎖通過選檔桿和變速箱上的駐車鎖之間的線纜,通過純粹的機械方式啟動。
駐車鎖齒輪作為固定齒輪,安裝在輸出軸1上。
繼電器桿通過變速箱上用于線纜的球頭進行操作。
駐車鎖由繼電器桿旋轉到棘爪點來進行啟動。連接在繼電器桿上的執行器銷在制動爪中的開口上隨著帽楔移動。制動爪被推入駐車鎖齒輪的縫隙內。
如果是齒對齒位置,那么駐車鎖將無法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壓縮彈簧在帽楔上施加預載力。隨著車輛進一步滾動,制動爪的齒遇到下一個縫隙,通過預載彈簧自動執行嚙合。
通過設計改良,這種情況下在嚙合前不可避免的行程將會大幅度縮短。這樣能夠提高行車舒適性。
同步器
機電控制單元
機電控制單元 - 閥門配置
N433 – 齒輪控制閥 1/5
N434 – 齒輪控制閥 7/3
N435 – 離合器K1控制閥
N436 – 分變速箱1安全閥
N437 – 齒輪控制閥 6/2
N438 – 齒輪控制閥 4/R
N439 – 離合器K2控制閥
N440 – 分變速箱2安全閥
N471 – 冷卻油控制閥
N472 – 主壓力閥
N – 卸壓閥*
* 在大約35巴時,卸壓閥打開以使油返回到油底殼
變速箱油的回路
變速箱油功能:
潤滑
離合器控制
換檔和電磁閥控制
冷卻
變速箱油最大允許溫度135℃
機油泵
機械齒輪泵由離合器直接驅動
壓力范圍5-20 bar
Max 100 l/min
傳感器
選檔桿電子控制裝置電路板上的電流傳感器用于確定選檔桿的具體位置。具體的選檔桿位置通過動力傳動系統CAN總線傳輸到機電系統。
電磁閥控制策略
KV1 - K1離合器閥
KV2 - K2離合器閥
GS V1 - GS V4 - 換檔閥
SV1,SV2 - 子齒輪箱安全閥
DBV - 泄壓閥
HD - 主壓力閥
VOL冷卻油量閥
BP - 旁通閥
KUV-冷卻閥
RD - 離合器冷卻剩余壓力閥
WV - 軸潤滑閥
BP - 閥門在低于20°C的溫度下打開
VOL - 控制冷卻油量; 根據離合器溫度,該閥首先將油引導到冷卻器; 冷卻的油然后(通過過濾器)到達離合器冷卻閥
RD - 剩余壓力閥保持離合器冷卻的剩余壓力為3巴
WV-取決于子齒輪箱的使用并且響應于離合器活動,該閥被啟動以將油分配到相應的軸
系統總覽
G487 齒輪執行器(A 1-5)的行程傳感器1/G489 齒輪執行器(D R-4)的行程傳感器3
G501 輸入軸速度傳感器1/G502 輸入軸速度傳感器2
G488 齒輪執行器(C 7-3)的行程傳感器2/G490 齒輪執行器(B 2-6)的行程傳感器4
G545 液壓壓力傳感器1/G546 液壓壓力傳感器2
G93 齒輪箱油溫度傳感器(控制裝置內)/G510 控制裝置中的溫度傳感器
G509 離合器溫度傳感器
G182 變速箱輸入速度傳感器
本期更新大眾濕式雙離合變速器-DQ500的解析,喜歡不要忘記關注,評論了
注:文中部分照片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會及時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