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就會有過渡性養老金,多則上千元少則幾百元。簡而言之,就是沒有社保繳費就能拿到的養老金,真是讓人羨慕,好像是白給咱的真金白銀。
靈活就業人員比有固定單位的企業職工要辛苦不易許多,自謀職業、社保繳費完全靠自己、他們會有過渡性養老金嗎?靈活就業人員符合什么條件,才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呢?
一、什么是視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并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發養老保險金。
“視同繳費年限”指的是在各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的正式連續工齡,也就是1992年至1995年之前的工作時間。1992年至1996年,全面推行養老保險制度。其中,1991年要求全面建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1994年要求必須參加養老保險;1995年提出建立個人賬戶與統籌賬戶。
二、什么樣的靈活就業人員有視同繳費年限
靈活就業個人參保人包括在人才或職介委托存檔的參保人員、個體戶、工商業者、普通靈活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4050享受政府社保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
很多60后、70后靈活就業人員不是一開始就是靈活就業的。他們往往是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就在國有企業工作、后來被迫下崗,或者是在民營、私營、外企上班,由于裁員而離職,找不到合適工作,不得已靈活就業的。一般來說,這些人在八九十年代就參加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國有企業上班,在民營、私營、外企單位的會比較少。
正常情況下,以下三類人具備視同繳費年限:
第一類,國有企業或者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在養老保險政策實施前參加工作的年限,并有正式檔案作為證明的人員,都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第二類,非國有企業、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但屬于上山下鄉的知青,同時返城安置了工作人員,配有檔案加以證明,也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目前來說,知青這一代人基本上都已到了退休年齡。
第三類,退伍人員,一般在2012年7月1日以前的城鎮籍退伍人員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但這部分相對比較復雜,各地政策差異較大。
靈活就業人員雖然是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參加工作的,但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就無法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1、靈活就業人員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是在民營、私營、外資企業工作,這些單位沒有獨立人事權,員工的人事檔案不可能有這種工作記錄,無法享受視同繳費年限。
2、靈活就業人員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是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或縣級大集體工作,但沒有編制,只是個臨時工,也無法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3、靈活就業人員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或縣級大集體,有正式編制,也有正式的連續工齡,但是檔案丟失了,或者檔案中的相關材料缺失,退休時也無法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三、視同繳費年限的檔案認定
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一定要看退休時人事檔案里的相關材料。如報到證,招工表、轉正定級表、工資變動表、上山下鄉相關材料、入伍退伍相關材料、公派上學留學材料等。
人事檔案最好相關材料齊全,最起碼不能缺少關鍵材料。如果人事檔案丟失或者缺少關鍵材料,直接影響個人的實際利益。養老金是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如果檔案中缺少材料,一定不要輕易放棄,盡量想辦法補齊。如果缺少報到證或招工表,可到干部處或勞動局找存根;如果缺少工資變動表,可到原單位財務部門追溯。
有的靈活就業人員明明有視同繳費年限,但是人事檔案丟失或者關鍵證明材料不齊,造成只能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白白丟失上千或幾百元的養老金。因為一直是靈活就業人員的話,肯定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只能實打實地按照自己實際繳費情況計算養老金。真是太可惜了。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手續,核定視同繳費年限時,最根本的是要看你是否同時符合以下三點:
1、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是否已經正式參加工作且有連續工齡;
2、當時是否是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或縣級以上大集體工作,且有正式編制;
3、以上正式連續工齡,是否有人事檔案材料可以佐證。
四、視同繳費年限帶來的養老金增加
視同繳費年限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過渡性養老金在與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計算的時候都有一定的過渡性系數,過渡性系數是從1%~1.4%不等。比如說北京、天津過渡性系數是1%,上海、黑龍江和廣東過渡性系數是1.2%,山東、河北的過渡性系數是1.3%,云南、浙江的過渡性系數是1.4%。
如果靈活就業人員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的工作年限比較長,也就是參加工作越早,過渡性養老金會越高。另外,退休時間較晚,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也會越高,也會提高過渡性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靈活就業人員擁有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并算作繳費年限,提高基礎養老金的待遇,另外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只能依據實際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如果你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退休,且是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記住一定要追溯你的視同繳費年限,如果檔案中材料有缺失,盡量補齊,維護自己應得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