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行至人生半坡,看遍了世間冷暖,經歷過世間百態,才幡然醒悟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成熟的人都懂得,說話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才是人生的智慧。
01
說話留德,話到嘴邊留三分
作家李尚龍曾說:“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你過分的直白。說話的時候拐個彎,別把自己的口無遮攔當作大氣,這只是幼稚而已。”
總有一些人,仗著關系好,隨意調侃他人,不知分寸。
然而,直爽并不等于直言,心直口快并不等于口無遮攔。
話不說滿,才能讓人相處舒服。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上個月,豪元參加了大學畢業五周年的同學聚會。
推杯換盞間,大家談笑風生。這時,眼尖的歐陽發現,豪元身上穿的衣服,是他在上大學期間時常穿的,便開了句玩笑:
“那會你為了獎學金,經常哭窮,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好久。畢業五年了,你沒必要今天特意穿這身過來吧?”
此話一出,豪元手上的動作一頓,熱鬧的聚會瞬間尷尬無比。
還好班長反應快,趕緊出來打了個圓場說:
“這說明豪元身材保持得好,我去年買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老婆常抱怨我太費衣服了。”
身旁的同學此時也反應過來,紛紛問豪元:
“好歹同學一場,你就快把保持身材的秘訣,告訴我們吧。”
在大家的追問下,氣氛又活躍了起來,也化解了剛剛的場面尷尬。
暖人心難,傷人心易,有時候苦心經營的友情,幾句刻薄的話,就可以打碎。
世界上最溫暖人心的是語言,最傷害人心的也是語言。
管住自己的嘴,切勿口無遮攔。給別人留面子,才能與人相處融洽。
凡事過猶則不及,再好的關系,一句過頭的玩笑話,彼此也會產生隔閡。
而那些高情商的人,往往懂得替別人著想,言語間不僅能帶著恰到好處的善意,還會化解尷尬,相處中讓人感受溫暖。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慎言慎行,把握分寸。說話留意,話到嘴邊留三分,才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02
做事留心,事到手邊有著落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提問:“不靠譜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有一位高贊回答說:“一邊拖延和等待,一邊又天真地等待一個好的結果。”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聰明之人,缺的是踏實靠譜之人。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
嘴上說得很好聽,辦起事來卻十分敷衍;做事不上心,遇事又喜歡推卸責任,這種人往往不可靠。
古時候,有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軍營里大家都在緊張備戰。將軍委派馬夫替戰馬更換馬掌,馬夫滿口應承,他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不辱使命。
鐵匠按照馬夫的要求,埋頭干活,把一根鐵條上弄下了四個馬掌,把它砸平,固定在馬蹄上,再慢條不紊地釘鐵釘。
看著鐵匠慢吞吞的樣子,馬夫急不可耐地再三催促。這時鐵匠發現第四個馬掌少了釘子,起身去倉庫拿鐵條。
馬夫一把拉住鐵匠,說:“三個釘子也能掛住,將就著用,將軍要急用戰馬,你我都承擔不起延誤戰爭的罪責”。
鐵匠一再告訴他三個釘子不牢固,但是馬夫已沒耐心了,匆忙地拉走了戰馬。
后來戰爭打響了,將軍騎著戰馬沖鋒時,沒有釘牢的馬掌,突然脫落,戰馬隨機翻倒。將軍準備抓住韁繩,誰知受到驚嚇的戰馬跳起來逃走了,將軍很快被敵人圍上來。
頓時軍心大亂,慌作一團,被敵軍趁勢進攻,最終全線潰敗。
誰也沒曾想到,這場戰爭的失敗竟是因馬夫的疏忽大意,最后葬送了將軍,輸掉了戰役,毀滅了王國。
做事不靠譜的人,關鍵時刻只會誤事,從而失去別人的信任。
很認同的一句話:“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復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靠譜之人,都擁有讓人放心的能力。許下的承諾會盡力實現,答應的事情也絕不含糊。
做事留心,事到手邊有著落,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機緣,路也會越走越寬。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生活才不會虧待你。
03
做人留路,理在還要且饒人
《傅雷家書》中說:“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若是總揪著別人的錯不放,殺敵一千,也會自損八百。
不把事做絕,凡事留余地,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若懂得給別人臺階下,別人自然也會懂得給你留面子。
真正聰明的人,永遠懂得得理且饒人。
曾國藩初入官場時,經常批評同朝為官的幕僚,說話全然不給對方留情面,因此得罪了不少上司和同僚,導致他在官場上處處受限。
當時,大清朝內憂和外患,曾國藩為了國事,更是直言犯上。大膽指出皇帝秉持“鎮靜”態度,不生事,不作為。皇帝惱羞成怒,差點殺了他。
因為他總是得理不饒人,同僚對他十分嫌棄和厭惡,皇帝更是屢屢刁難于他。
后來,曾國藩經過反省,認識到了自身的毛病,明白了“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亦盛氣凌我”的道理。
于是,他決定改變自己。從此他對待同僚,慢慢變得和氣,謙虛;對待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諱,而是恭敬有加,言辭委婉。最終,他把自己修煉成“中興名臣第一人”。
因為快人快語,而駁人臉面的人,就算他才華出眾,智慧過人,也難收獲人心。
口舌之爭,只會給自己惹一身是非。凡事懂得禮讓三分,何嘗不是高明的活法。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人活一世,起落沉浮是人生常態。
做事別太絕,凡事留余地。得饒人處且饒人,才能避免惹禍上身。
04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說:
“人生就是一臺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主人公。不僅如此,這臺戲的編劇、導演、主演都由自己來擔任。我們的人生這樣自導自演的機會只有一次。”
人生下半場,已悄然收起鋒芒,不再是年少那般心直口快,心浮氣躁。
時間帶來的是沉淀,終是讓我們變得成熟、謙遜、尊重。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把自己活明白,才是成熟人該有的智慧。
點個在看,愿你我在各自的人生里,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成為真正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