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喝酒品鑒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問上這么一句:這款酒它的酒精度是多少?的確,除了香氣、風味、單寧和酸度等要素,酒精度也是我們認知、評價一款葡萄酒的重要維度。今天,酒百科帶你一同深入探索葡萄酒酒精度的奧秘。

酒精的定義和界定
酒精度其實就是一款酒的酒精濃度或含量,在英文中的對應表達是“Alcohol by Volume”,簡稱 ABV/abv,指的是溫度在 20℃ 的時候,酒中乙醇所占的比例,并且以體積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酒精度為 12.5% 的葡萄酒即表示 100 ml 的酒液中含有 12.5 ml 的乙醇。
- 根據酒精含量的不同,我們通常將葡萄酒的酒精度分成低、中、高三個等級:
低酒精度:低于 11%
中等酒精度:11-13.9%
高酒精度:14% 及以上
- 對于加強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也可以劃分成低、中、高三個等級:
低酒精度:15-16.4%
中等酒精度:16.5-18.4%
高酒精度:18.5% 及以上
葡萄酒中的酒精從何而來

葡萄酒的酒精由發酵得來。在發酵過程中,葡萄中的糖分在酵母的作用下會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正常情況下,葡萄中幾乎所有糖分都會被消耗完,不過在釀造一些葡萄酒的過程中,比如甜酒,釀酒師會選擇終止發酵等方式來保留糖分。
影響葡萄酒酒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 釀酒葡萄
影響葡萄酒酒精度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便是釀酒葡萄自身。一般來說,在氣候溫暖或炎熱的地區,充足的陽光和熱量能夠幫助葡萄充分成熟,葡萄自身的含糖量會增高,由此釀造的葡萄酒酒精度也會相對較高。而在氣候涼爽的地區,葡萄成熟緩慢,糖分含量較低,釀出的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對較低。
- 采收時間
正是因為深諳葡萄成熟度與糖分以及酒精度之間的關系,釀酒師們還可以對葡萄采收時間做出調整來釀造出自己想要的風格。葡萄越早采收,所含的糖分便更少,最終轉換的酒精也會更少,這一方法常見于白葡萄酒的釀造。咱們以北半球為例,白葡萄的采摘時間通常會在 7 月或者 8 月的上旬;而紅葡萄的采摘時間則基本在 9 月、10月甚至是更晚。
- 人為加強
在釀造葡萄酒時,釀酒師們可以往未發酵完成的葡萄汁中添加白蘭地(Brandy)等中性烈酒,白蘭地會殺死酵母,由此中斷發酵過程,糖分也自然不能全部轉化成酒精,這個過程就叫做加強(Fortification)。
在過去,加強這個工藝只是為了在漫長的旅途中讓葡萄酒保質。如今,許多釀酒師們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的釀造工藝,憑此釀造出波特(Port)、馬德拉(Madeira)和雪莉(Sherry)等著名加強型甜酒。
酒精對葡萄酒有什么影響
酒精對一款酒最大的影響是延長它的壽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質。舉個例子,不死之酒馬德拉正是因為有高酒精度的加持,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能窖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且在開瓶后還能保存數月之久!
酒精還會直接影響到葡萄酒的質感與口感。從質感上來說,高含量的酒精會讓酒液更加厚重濃密,而低含量的酒精會使酒液更加纖薄清淡;從口感上而言,當我們在喝葡萄酒時,舌根和喉嚨處感受到的灼熱感就是酒精帶來的。灼熱感越明顯,說明酒精度就越高。酒精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結構的平衡。
此外,葡萄酒中的酒精度高低還和酒體息息相關。酒體輕盈的葡萄酒,酒精度一般不超過 12.5%;酒體中等的葡萄酒,酒精度通常在 12.5-13.5% 之間;酒體飽滿的葡萄酒,酒精度常在 13.5% 及以上。
常見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
- 白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
酒莊在釀造白葡萄酒時,通常會較早采收葡萄,葡萄中便沒有積累太多的糖分支撐它轉化為酒精。也正因為如此,絕大多數白葡萄酒的酒精度都為低至中等。
以下是常見白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
雷司令(Riesling)、綠酒(Vinho Verde)、武弗雷(Vouvray)白和慕斯卡德(Muscadet):12.5% 以下
灰皮諾(Pinot Grigio)、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綠維特利納(Gruner Veltliner)、勃艮第(Burgundy)白、波爾多(Bordeaux)白:12.5-13.5%
霞多麗(Chardonnay)和蘇玳(Sauternes)白:13.5-14.5%
- 紅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
紅葡萄品種的整體采收時間會比白葡萄品種要晚,因此有更好的成熟度,也能積累更多的糖分,在發酵時酒精度會更高一些。絕大部分的紅葡萄酒,酒精度都在中等至高這個區間內,具體如下:
博若萊(Beaujolais)紅、勃艮第紅、波爾多(Bordeaux)紅、基安帝(Chianti)和里奧哈(Rioja)紅;12.5-13.5%
澳洲西拉(Shiraz)、巴羅洛(Barolo)、新世界黑皮諾(Pinot Noir):13.5-14.5%
馬爾貝克(Malbe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13.5-15%
阿瑪羅尼(Amarone)、仙粉黛(Zinfandel)和小西拉(Petite Sirah):14-18%
- 加強酒的平均酒精度
在所有葡萄酒中,加強酒的酒精度毫無疑問是最高的。絕大多數的加強酒酒精度都在 15% 及以上,甚至高達 20%。以下是常見加強酒的平均酒精度:
塞浦路斯甜酒卡曼達蕾雅(Commandaria):15-20%
杜本內酒(Dubonnet):15-19%
利萊(Lillet):17% 左右
波特酒:20% 左右
馬德拉酒:18-22%
馬沙拉酒(Marsala):15-20%
味美思(Vermouth):16-22%
- 起泡酒的平均酒精度

起泡酒的酒體普遍輕盈,酒精度常在 9-13% 之間,但有些甜型的起泡酒酒精度能更低一些,下面是常見起泡酒的平均酒精度:
香檳(Champagne):12% 左右
普羅塞克(Prosecco):11-12%
卡瓦(Cava):10.5-12.8%
德國塞克特(Sekt):10-13%
阿斯蒂(Asti):6-9%
莫斯卡托阿斯蒂(Moscato d’Asti):5-6%
藍布魯斯科(Lambrusco):8% 左右
意大利甜紅微起泡酒布拉凱多(Brachetto):5% 左右
弗朗齊亞柯達(Franciacorta):11.5-15%
關于酒精度的常見小疑惑
- 有不含酒精的葡萄酒嗎?
從法律上來說,葡萄酒是必須含酒精的,特別是在一些釀酒歷史較長的國家比如法國和意大利。如果一款酒它不含酒精,則不能在酒標上標注自己是葡萄酒,只能說是飲料。在美國,你還能在一些酒標上看到以下這些標注,但它們并非完全不含酒精,比如:
低酒精度(low-alcohol):酒精度不超過 1.2%
非酒精(non-alcoholic):酒精度不超過 0.5%
不含酒精(alcohol-free):酒精度不超過 0.05%

當然了,現在科技如此發達,要想使用技術手段去制造一款完全不含酒精的葡萄酒也是可以實現的,在裝瓶之前釀酒師可以通過蒸餾提純、離心冷凝和逆向滲透等方法將酒精從葡萄酒中抽取出來。不過,個人認為,酒精給葡萄酒帶來了平衡,喝葡萄酒的過程中感到愉悅也非常重要,還是正常喝葡萄酒比較好,只要適量即可。
- 隨著陳年,葡萄酒的酒精度會發生變化嗎?
在裝瓶以后,葡萄酒的酒精度客觀上來說不會產生變化。當然了,酒的香氣和風味在陳年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復雜,口感也會更加柔順易飲,喝起來你可能會覺得酒精度沒那么高了,其實這都是葡萄酒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影響了你對酒精的感知。
- 酒精度的高低與葡萄酒的品質有關嗎?
酒精度的高低與葡萄酒品質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系。即使一款葡萄酒的酒精度在 15% 甚至以上,只要酒精度與酸度、香氣和風味等各要素之間能夠相互平衡,那么這款酒的品質也依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