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是過去幾年農村的醫療保險,全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從性質來看是屬于醫療保險的范疇。
我國的新農合起源于2003年,到2010基本覆蓋絕大部分的農村居民,參保群體主要是農村戶籍的農民。早期的新農合既不屬于當時的社保部門管理,也不屬于現在的醫保部門管理,雖然屬于醫保的性質,但不完全屬于現在意義上的社保或是醫保制度。
新型合作醫療在實行的當初由于制度建設不規范,不健全,沒有系統性制度做支撐,存在各地交費標準不統一、交費時間不統一、收費人員不統一、收費時是否告知不統一、收費時是否簽合同不統一、報銷起付標準不統一、最高報銷限額不統一、報銷比例不統一、報銷項目不統一、
為了建立統一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比較健全的情形下,按照醫療保險多層次、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的原則,有必要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建立覆蓋面更為廣泛,群眾選擇余地更大的社會醫療保險,新農合已經不適應農村醫療保障形勢的需要。
2016年1月,在認真總結新農合制度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將城鎮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為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后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納入了社會保障制度的范疇,從農民互助共濟保障性質上升到了社會醫療保險的性質,統一由各級社會保險機構進行管理。
在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后,參保對象由過去的農村農民擴大到所有的城鄉居民,統籌層次由過去的縣級統籌過渡到地市級行政單位統籌;在同一個統籌區的范圍內做到了個人繳費標準的統一、國家補助標準的統一、起付標準的統一、報銷比例的統一、最高報銷限額的統一,結算方式的統一,醫保目錄的統一等,這個時間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屬于社會保險的范疇。
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有社保機構管理的階段,所有的社會保險都是屬于社保的范疇,包括醫療保險在內也是社保體系大家族中一個具體的保險內容。我們現在使用的各個地方的醫療保險制度,都是由當地人社部門發布的。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合并之前的新農合是屬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
2018年國家醫保局正式掛牌,標志著我國醫療保障管理體制進入了改革階段。將人社部門管理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衛計委管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改委管理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民政部門管理的醫療救助職責統一整合到新成立的醫療保障部門。
各級醫保部門成立以后,社保部門負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管理,也就大家所說的三社會保險;醫保部門負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的管理,由于新農合已經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以新農合是屬于醫保的范圍。
綜上所述,由于新農合最開始既不屬于社保,也不屬于醫保,而是屬于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農村互助共濟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后,屬于社保部門管理階段屬于社保的范圍,劃歸醫保部門管理的階段屬于醫保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