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戀與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于他們對待親密關系的距離感。
對于一個正常人而言,無論內向或外向,只要愛上一個人,一定是接受且敞開的。
渴望靠近,渴望建立親密,渴望能進入穩定長期的關系,呈直線漸進式反應。
但回避型依戀愛上一個人之后,更容易呈現“上下波動式反應”:
時而靠近,時而遠離,忽冷忽熱,又虐又愛,說反話、做試探,令人捉摸不透。
普遍而言,回避型依戀愛上一個人時,隨著時間和感情的推移,會依次以下幾種表現流程:
1、第一階段:試圖靠近,表達曖昧,與常人無異
這一階段,其實只是正式關系的序幕,從本質上來說,關系的親密度,尚未觸及回避型依戀者的危險機制,所以他們的表現通常與常人無異。
兩人處于似是而非的曖昧期,都有意圖,都有傾向,但關系本身尚未開展,或剛剛開展。
往往這時,回避型依戀察覺到自己的腎上腺素飆升,卻沒察覺到對方的接近,所以能短暫地感受到愛情的甜蜜;
同時,他并未接收到對方的過度熱情,和關系本身帶來的過度依賴,他還處在一種完全可以“及時抽身”的狀態,自認為絕對安全。
他也會表達愛意,也會送禮物,說情話,也會想要跟對方黏在一起。
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旁人幾乎察覺不到對方是個“回避型依戀者”。
2、第二階段:關系確立,產生恐懼,止步不前
當雙方確定了關系,進入熱戀期后,回避型依戀者的特質才會逐漸浮出水面。
因為,一旦確立關系,就是親密度疊加的開始。
回避型依戀者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和親密,會在對方的關心和靠近下,逐漸意識到,自己正身處一段親密關系中——而這份親密,根據自己的潛意識和認知系統判斷,是不靠譜且十分易碎的。
一旦當真,就會受傷;一旦投入,就會讓自己渾身充滿軟肋,一定會得不償失。
所以此時,回避型依戀者會呈現對親密關系的排斥感。他開始尋求個人時間和個人空間,減少自己對對方的依賴程度、要求和期待,也不太主動推動關系的發展。
更多是接受,順從,和偶爾的逃避。
3、第三階段:矛盾浮現,開始回避
隨著關系的繼續進展,雙方一定會產生矛盾。
而這種矛盾,在回避型依戀者眼中,叫做“親密關系的大麻煩”。
他并不覺得這是正常的必經流程,反而覺得這是過度親密帶來的負面影響。自然,他不會想著去解決,也不想接受解決后的更深層關系。
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只有逃避和推卸,只有裝傻充愣地避而不談。
一旦對方提出異議,或繼續溝通,會立即觸及他們過度反抗的機制,從而讓他們感到更大的壓力。
換言之,普通人面對矛盾,更多是解決,無論解決方式是否正確;
而回避型依戀者面對矛盾,更多是恐懼——他們覺得造成矛盾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對方這個人。
4、第四階段:主動反省,再次靠近
一來二去,回避型依戀處理問題及面對感情的狀態,一定會讓對方抓狂數次后,熱情下降,甚至產生分手的念頭。
只要對方主動抽離這段關系,就會讓回避型依戀者如夢初醒。
這時的他們,處于一種極度矛盾的兩極反轉——本能中既渴望愛,無法抑制想念;而潛意識又告訴自己,親密關系是不穩定的,無法擁有的。
其實就是理性大腦與感性本能的交織。
他們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冷漠和敷衍推走了對方,會在腦海中無數次愧疚和后悔;
這時,如果對方再次回頭,回避型依戀者通常沒什么抵抗力,大概率會選擇重新復合。
5、第五階段:重蹈覆轍
一旦重新復合,回避型依戀又會重蹈覆轍之前的相處模式和反應機制。
少部分可能會走向另一種極端——他們不再逃避,但會用說反話、做反事和無休止的試探,刻意推走對方。
但這并非有意為之,仍來自于潛意識中對親密關系的不信任。
只不過曾經,他們確認親密關系不能信任,所以直接逃避;
但重新復合后,他們試探親密關系是否值得信任,所以刻意推開。
他們需要體驗對方不斷向自己奔赴而來的快感,從而填補自己的安全感,調整對親密關系的錯誤認知。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