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歸來不看山”,想必這句話大家都聽過,我想說的是這里面的幾層意思:首先,這句話肯定是有些過時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名山大川都已經被開發的非常全面,哪怕本來是某個村頭的禿山也因特色開發而變得觀賞性倍增。
其次,這句話出現的時候肯定有它的道理,不然也不會流傳這么廣泛,起碼說明在以前純自然狀態下,這五座山是要比其他國內山脈更突出一些,特別是文化內涵方面。而且因為五岳各具特色才被一起摘出來說,如果單純比某一種特色,那么只摘出一座山就可以了。第三層意思就是后半句,五岳不是平等的,而是泰山比其他四岳又“高級”一個層次。
好,對這句話的理解就說這么幾句,接下來聊一個核心問題,其他四岳真的就比泰山“低檔”一級么?每座山都相隔千百里,都具有當地一個特定范圍的代表性,假如把五岳區分出三六九等,那么生活在當地的人們肯定有不高興的,因為誰都希望挨著自家近的那座名山地位越高越好,最高才好。
那么我就先把答案拋出:是的,其他四岳確實比泰山低一檔次,有的甚至還不只一檔。
揚一個貶四個,相當于四面樹敵,辛辛苦苦寫作,難道就是為了找罵么?當然不是,咱們只根據史料聊聊客觀存在的現實,不喜歡面對現實的人自然讀不下去,鍵盤俠們就算讀完也依然是“我就認為如何,我認為的就是對的”。更何況在這個只要會打字就可以四處噴的網絡時代,如果處處都照顧到他們的感受,那就什么都寫不了了,干脆一把黃土把知識和事實都埋了吧。
好,愿意了解下文的朋友自然就繼續閱讀了。首先說分析角度,那就是所謂的五岳,除了泰山以外,其他都是后加上去的,且有的在古代搖擺不定。換句話說,其他四岳在古代不是一成不變地傳承下來,而是曾經有其他山脈占據過其名額,后來才換到今天這四岳頭上的,唯獨泰山是毋庸置疑的。
那咱們就把這個“冠名權”的歷史順序給捋一下。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五岳這個概念,可追溯到周代的爾雅,這里面“岳”的意思不像今天代指山,而是指“王者尋獸之所”。也就是說,古代五岳可不是給老百姓隨便去旅游用的,而是君王專用的狩獵場所,既然是王家領地,那么自然是無數的山頭中挑那些最好的、各方面都好的、能體現“王者氣象”的。
但是有一點,周禮典籍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五岳這個概念,卻除了明確點名泰山以外,其他四岳從未提及一字。也就是說五千年文明中的前大半部分,這三千年里都沒有明確其他四岳到底是哪四座山。秦始皇統一之后到泰山去封禪,為本來就地位確鑿的泰山“加分”不少,五岳至尊的名號在進入封建時代之初,就已經無法撼動了。
漢承秦制,“提前批”的皇帝們誰也不敢說明確地知道皇帝需要具體干些什么,都是往前看的同時半學半開創。所以西漢的漢武帝也到泰山封禪,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也是一樣。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整整三百六十年,期間各朝代在祭祀記載當中都有提到五岳的概念,也都有了其他四岳的具體位置,但總是變來變去并不確定。這一點其實也好理解,秦漢是開創性的,在確定其他四岳的過程中有搖擺很正常,還沒等一些說法深入人心,三國兩晉南北朝太亂,唯一的大一統西晉太短,各個國家的疆域方位不同,又誰都想通過對五岳的重新定位來證明自己才是“核心”,才是正統。
舉個例子,劉禪想封禪,曹家不讓他去泰山,那就只能在盆地四周找一找,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再比如,北魏孝文帝可謂名聲赫赫,他在位之初都城是今天的山西大同,當時叫做平城。但隨著北魏的逐步強大,以及在中原取得的無可爭議的地位,都城的位置已經無法彰顯其“正統性”了,于是孝文帝就態度堅決、不顧一切反對遷都到了洛陽。反對的聲音無非就是覺得南遷后距離敵方太近,且不是本族起家之地。孝文帝難道說遷都只是為了洛陽城比平城闊綽么?當然不是,而且連年戰亂的洛陽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宏偉的洛陽了。這里面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城在恒山以北,不符合都城四岳環繞、靠近中岳的規制,也就是說如此都城讓北魏顯得不在正統九州的范圍。
到了隋朝,封建時代又進入了大一統時期,隋文帝亦到泰山封禪,泰山的地位一路只增不減。直到唐朝準確地說是到武周,武則天到嵩山封禪,才算把中岳的地位鞏固下來,從此后中岳再沒變過。且由于皇家祭祀活動而在山下發展出新的城鎮,登封就是從此時開始形成。
隋唐時期確定下來的除中岳外還有南岳,因為從西漢開始,魏晉南北朝一直是以安徽天柱山為南岳的,直到隋唐才改成今天的湖南衡山。至于北岳恒山的確定就更晚了,從漢朝到元朝,如此漫長的歷史上北岳一直是今天河北的大茂山。盡管在西漢的祭祀中曾出現過把北岳定在恒山的記載,但也只是“一閃而過”,恒山的地位始終無法超越大茂山。直到明朝有些文臣在翻閱古籍后開始提出北岳應該是恒山的概念,但也僅僅只是“舊事重提”,朝廷并未真正將這個定位換過來。最后到了清朝,才正式把北岳確定為恒山,真的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封建時期的末尾,恒山終于得到了它今天的地位。
這里面一直沒提華山,因為西岳最為特殊,要說早,雖比不了泰山,但比南、北、中的確認還是要早一些,也是西漢就提出了。歷史上也曾有過對西岳的變動,但都是短期的,總體上地位還算穩定。但大家都知道華山以險著稱,是五岳中最不適合舉辦大型活動的山脈,所以盡管臨近古代那么多皇帝的居所關中平原,但由于其地形的險峻,且又沒有泰山那般的先秦地位加持,后來也沒有嵩山那般隋唐地位的加持,所以一直就比較邊緣化。
好了,定位出現的歷史順序聊完了,從中大家應該能夠體會到其他四岳確定過程中有某種“牽強附會”的感覺,就是在“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下,在先秦周禮提到泰山至尊和五岳這兩個概念的影響下,歷朝歷代特別是大一統王朝,都通過想象力,在“方形”的大地上,在這個“天下”,融合與泰山之間的距離因素,很刻意地去安排其他四岳的位置,然后在那個大致符合西、南、北、中的地方,找一座最具代表性的山作為五岳之一。哪怕有再漂亮的山,只要不在這個想象中的“十字坐標系”直線上,就不予“錄用”,比如黃山,它就在這個“坐標系”的東南。
回過頭來看泰山,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皇帝,自隋文帝之后,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等多位皇帝都曾陸續去泰山封禪。中國人是很講究中庸之道的,很少把話往絕對了說,正是有了這么多皇帝封禪的加持,才會出現這樣一個“往絕對了說”的特例,五岳獨尊中的“獨”字才站得住腳。
可以說對每一個皇帝而言,去泰山封禪都是他們的夢想,但只有少數皇帝把這個夢想給實現了。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不是說路程問題,也不是說只要泰山在自己疆域之內就可以,而是一個傳統觀念的問題。就是說如果你的王朝沒把九州這個范圍概念全納入其中,就屬于是國土不全,不全你就沒有資格去泰山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