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作為核心“四大件”之一,價格就占了電動車四分之一,同時它還是易損易耗品。定期就需要更換,一次性要花幾百元。一組電池正常的循環使用壽命次數是500次左右,上班族大概可以用2年時間。但是,有些朋友因為充電方法錯誤,導致電池沒幾個月就壞了。因為他經常都是用完再充,結果電池報廢了!
那么,電動車電池到底是“每天充電”好?還是“用完再充”好?網上的說法不一,但是沒有一個小編敢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因為很多自媒體“小編”本身就是一個“小白”。想知道哪種做法更傷電池,就要搞懂鉛酸電池損壞的原理是什么:
鉛酸蓄電池正極活性物質是二氧化鉛,負極活性物質是海綿鉛,電解液是稀硫酸溶液。
放電化學反應:(正極成分)二氧化鉛、(負極)海綿鉛與電解液反應生成硫酸鉛和水。「pb(負極)+pbO2(正極)+2H2SO4====2pbSO4+2H2O」
充電化學反應:硫酸鉛(正負極成分)和水轉化為二氧化鉛、海綿鉛與稀硫酸。「2pbSO4+2H2O====pb(負極)+pbO2(正極)+2H2SO4」
一、放電程度越深,電池循環壽命越短。
硫酸鉛的摩爾體積比二氧化鉛大,則放電時活性物質體積膨脹。若等量的二氧化鉛全部轉化為等量的硫酸鉛,分子體積增加95%。這樣反復收縮和膨脹,就使二氧化鉛粒子之間的相互結合逐漸松弛,開始脫落,電池開始衰減。
假設二氧化鉛的活性物質只有20%放電,則收縮、膨脹的程度就大大降低,結合力破壞變緩慢,電池衰減也會變慢。這一角度來看,“用完再充”肯定是不妥的。
二、“每天充電”不等于“過充”
過充的定義是在達到電池充滿狀態后,還繼續充電。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電池內壓升高、電池變形、漏液等情況發生。這不是由電池決定,而是充電器決定的。現在的充電器基本上都是“三段式”充電,比較智能,滿電后會自動斷電,即便你一直插在那里,它也不會發生所謂的“過充”!
三、“每天充電”會傷電池嗎?
如果你是跑外賣的,每天要跑100公里以上,基本處在深度充放電的狀態下。不管是“每天充電”,還是“用完再充”,這種高強度的使用都是很傷害電池的。
如果是家用代步電動車,上下班具體10公里以內, “每天充電” 能避免電池深度放電,按照前面說的,電池正負極材料體積膨脹速度就慢,那么是有利于增加電池循環使用壽命次數的。
四、正確的充電方法是什么?
1、鉛酸電池其實沒有記憶效應的,可以“隨用隨充”。避免深度放電就行。
2、深度放電之后,要及時“補電”。鉛酸電池最害怕的就是“虧電”,這樣會電池內部合金板柵就會被腐蝕,導致電池永久性損壞。記得用完一定就要充電了。
3、鉛酸電池具有自放電特性,即便你不用,它也會放電。因此,存放電池的時候,每月記得給他充滿一次。
總結:很多自媒體作者沒有經過嚴謹的思考和相關知識的學習,就胡亂教大家怎么使用鉛酸電池,觀點全然錯誤,居然還有幾百萬的點擊量,這害了多少用戶和粉絲啊。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合情合理,還對你有用,那么請你轉發出去!避免更多用戶被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