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結婚到底意味著什么?”
有個高贊評論這樣說:“結婚,不過是一場盛大的告白和儀式,收獲一紙薄薄的證書。”
結婚的那一刻,看到對面說“我愿意”的那個人,幸福仿佛觸手可及。
可事實往往是,婚后的生活和預想中大相徑庭,我們始終懷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在無數次的捫心自問中,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婚姻的扎心真相:
“無論和誰結婚,你的選擇都會是錯的。”

曾參加過一個婚戀療愈講座,老師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所有人被分成三組,一組人正處在熱戀中,另兩組分別是結婚1年以內、結婚1年以上的。
每個人拿筆寫下伴侶的優缺點,優點加10分,缺點扣10分,最后計算一下,伴侶在你心中的得分是正還是負。
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各組均得到了正向數值,只不過結婚1年以上的相較其他兩組數值偏低。
在場的人都對伴侶打出了較為不錯的分數,盡管他們心中依然對親密關系產生過痛苦和懷疑——
可當你冷靜下來后發現,伴侶并沒有自己想象般不堪,只不過相處久了,我們漸漸忽略了對方的好,而放大了對方的“壞”。
哲學家阿蘭·德波頓曾說過:
“婚姻中的很多痛苦,都來自浪漫主義愛情觀的誤導。”
浪漫主義愛情觀讓我們相信,我們會遇到一個完美的伴侶,他可以解救我們的貧窮,驅散我們的孤獨,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快樂體驗。
不管當初的Ta有多“優秀”,你還是會在相處久了之后大失所望:那些你不曾發現的缺點正一點點涌現。
婚姻中的雞零狗碎,不斷地爭吵和摩擦,讓我們覺得找到了一個“錯的人”。
而且時間越久,這種痛苦感越是強烈。
可是我們心里很清楚,沒有人是完美的,伴侶也是一樣。
我們無法找到一個100%滿意的人,也不能找到永久讓我們滿意的人。
任何一段確定的感情,都必然要經歷時間的打磨和歲月的考驗。
完美的婚姻鳳毛麟角,不盡人意才是婚姻的常態。
不管怎么選,可能都會是“錯的”,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我們就會降低對伴侶過高的預期。
明白婚姻的本質,是和那個“錯的人”,一起踏出一條“對的路”。
最近,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大火,李承鉉的精彩表演屢次登上熱搜。
他和老婆戚薇的甜蜜婚姻,更是羨煞眾人,看了一段互動,感觸很深。
李承鉉說:“我第一次看你,你不是我的類型。”
看到戚薇一臉嚴肅,李承鉉有點緊張地說:
“我不是因為外表,純粹是因為你這個人,你的性格,你的態度,你的思維模式!”
戚薇也打了個圓場:“所以,不是喜歡的類型也可以相處試試看的,不要一棒子把人家打死。”
這時候倆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因為實在懂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有句話說,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人品。
外表可以在瞬間被吸引,承諾也可以在結婚的剎那脫口而出。
可一個人是否靠譜,雙方生活習慣是否契合,是要靠長時間的經歷和磨合才能知道的。
結婚并不是一個分水嶺,告訴我們不用再悉心維護彼此的關系。
相反它只是個開始,意味著兩個人要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在采訪中,易立競問李承鉉:“想對50歲的自己說什么?”
李承鉉回答得很簡約:
“一切選擇,都是對的。”
對方到底是不是對的人,并不一定是在結婚那一刻篤定,但卻會在很久以后,驗證當初的答案。
是在經歷無數次爭執,憤恨,離婚的念頭,甚至“掐死”對方的沖動后,漸漸發現,對方還是自己生命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兩個人合力構建的家庭,在磨合中變得圓融,在風雨中變得堅固。
“一切選擇,都是對的”,是多年后給承諾的答案,是彼此努力靠近的勛章。
結婚是一個瞬間,婚姻卻是一生。
只有彼此理解和接納,容忍和成全,才是幸福婚姻的良方。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婚姻不像老一輩那樣長久了。
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因為以前東西壞了總想著修,而現在只想著換。”
對于這話深有感觸,因為我在外公外婆身上,看到了答案。
外公外婆是媒妁之言,只見過兩次面就結了婚。
外公年輕時參軍,干練麻利,脾氣火爆,但外婆是個好脾氣,慢性子,兩個人就像是水火,總是難以相容。
記得兒時在老家過暑假,外公總會因為一點小事沖外婆大吼大叫,還會沖著我說:
“要不是你外婆有心臟病,我早就跟她離婚了!”
外婆默默地在廚房洗刷碗筷,一句也不吭聲,就當沒聽見,跟我還是有說有笑。
一開始我確實很緊張,后來次數多了,我才意識到外公只是“口嗨嘴硬”,但外婆懂他。
平時兩個人不吵了,就會湊在一塊聊聊鄰里街坊的八卦,還會互相逗兩下,笑得皺紋開了花。
我念高二那年,外公突然查出來腫瘤,平時身板直挺挺的外公,一下子就頹廢在病床上,瘦成皮包骨。
外婆在醫院跑前跑后,端屎端尿地照顧,人前還是笑嘻嘻,我以為她如我想的那樣樂觀堅強。
我去醫院看他,他沒有了以往的脾氣,這輩子都看不慣外婆的他,在我耳邊悄悄說了一句話:
“你外婆,她是個好人哪。”
這是外公的第一句“情話”,但也是最后一句。一個月之后,外公走了。
出殯那天,外婆沒有出來送,我們兒孫輩的在樓下,我瞥見了樓上扒在窗戶邊的外婆。
她只是呆呆地望著樓下,幾秒鐘之后,她雙手捂住了臉,那是我第一次見外婆哭。
那一瞬間,我才猛然意識到,她聽慣了一輩子的罵聲,再也沒有了。
我以前總覺得,這兩個人那么不和諧,卻能在一起忍受著,遷就著對方。
可他們吵了一輩子,打了一輩子,卻也實實在在“恩愛”了一輩子。
很多人期待找到對的人,什么才是對的人,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
有人說門當戶對,脾氣相投,可是你會發現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長長久久。
婚姻怎么選都是錯的,但是只要過下去,一寸一寸地走下去,就會是對的。
婚姻并不完美,卻仍值得奮斗。
正如那句話說的:
“當柴米油鹽上開出了花,雞毛蒜皮中寫滿了詩,日子吵吵鬧鬧地過下去,婚姻,就對了。”
好好愛著你身邊的人,將錯就錯,一錯到底。
別沉溺在過去的選擇中后悔,更別因為沒來得及珍惜而遺憾。
劇作家蕭伯納曾說:
“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后都會后悔。”
人生有太多的事容易后悔,說錯的話,愛錯的人,結錯了的婚。
起初很美好的事物,往往最后會變得十分丑陋。
當我們嘗試修補婚姻的時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好好配合。
有的人試圖改造對方,有的人試圖捆綁對方,還有的人不惜代價傷害對方。
到最后,強扭的瓜不僅不甜,還有可能爛秧子。
其實結婚,就是兩個成年人決定在一起生活。
如果過得好,皆大歡喜,如果用盡全力也沒能過好,那就坦然放手。
當你不把婚姻看成一件“人生大事”,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憧憬,更不會有難以啟齒的恐懼。
“千萬不要把婚姻看得太重”,這才是對待婚姻最好的態度。
要知道,婚姻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重要的是,人生要一直走在上坡路,在婚姻中成長,只是增加了一個身份。
當我們自己足夠強大,足夠成熟,才會遇到另一個強大的人,并肩前行,共同成長,在生命的旅途歡歌。
如果你有幸遇見,愿你憐取眼前人,如果還沒有,愿你無畏風雨,輕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