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成為全國人民的關注重心,我們被“大暴雨”、“特大暴雨”、“今年最大暴雨”等關鍵詞所刷屏。更甚至于,鄭州一小時降雨量就超越了常年一個月的雨量,多地發生了內澇,地下停車場乃至于地上停車場的車型都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水泡,又或者更直接被洪水所卷跑。
這個天災所造成的困難,正逐漸被多方解決,讓不少人放心了許多。而網絡上還有著另一個疑問,“泡水之后,為什么這些泡水車為啥都不要了?這些泡水車最終又流入到哪里?”
雖說大家都“聞泡水色變”,但市面上的泡水車可還真不少,而且難以統計。但我們可以通過國內的內澇情況進行估計。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2020年6月,湖北省就發生了5次區域性強降水,多地發生內澇。同年6月,同樣因為連續大暴雨以及城市結構,重慶、桂林城市也不同程度出現了內澇。至于降水更為頻繁、靠海的廣東省,就不用多說,每年5-7月均是內澇的高發期。治水治澇,成為這些城市每年的必備項目。
至于泡水車造成的損失,部分城市則舉辦了泡水車拍賣會。2016年,因暴雨造成多車水淹的湖北武漢,就展示了2萬輛以上的水泡車。2020年,浙江于6月也舉辦了一場泡水車大拍賣,最低價僅100元。甚至于一輛2011年上牌的寶馬X1,起拍價只有2.05萬。一輛12年上牌的奔馳S350L,起拍價也只要20萬。
泡水后,大部分人都更傾向于將其直接報廢。對于新車車主來說,泡水第一是影響了車輛的殘值率,哪怕是1年期新車殘值率也會跌至不到3成。并且水泡以后,第一要面對的就是——維修價值。
這里就必須涉及一個概念,這究竟是泡水車還是涉水車?又甚至是水淹車。雖說并無明確定義,但我們一般這般認為:
涉水車:水深僅覆蓋到車輛地臺,發動機、變速箱等均未進水。
泡水車:水深已經覆蓋到中控臺,車廂、發動機、變速箱有不同程度進水。
淹水車:整車被淹,車廂、發動機、變速箱均有進水。
對于涉水車,一般進行車廂清潔以及干燥即可,造成經濟損失小。但對于后兩者,維修甚至報廢是必不可免的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并不建議使用泡水車,哪怕已經進行了維修!
在車輛本身上,泡水車因為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控制單元(ECU、TCU)等進水,有可能發生偶發故障,可能會導致突然熄火、失速,再進而轉向助力消失等情況,在高速上后果不堪設想。另外也有安全氣囊等配置,水泡后往往會發生觸點腐蝕情況,安全氣囊的打開就看天意了,或許根本不會打開,也可能正常行駛就突然打開…并且這些故障就像是盲盒一樣,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失靈的是什么。
還有一點少有人注意的,座椅、地毯、消音棉又或者是空調濾清器,這些在進水以后確實能曬干“正常使用”。但實際上,霉菌卻是無法從根本上去除的,最嚴重后果則是導致細菌感染。
就在今年6月,湖南一位42歲車主,就因為車內長出霉斑未進行處理,用車兩天后就出現了肌肉疼痛、頭疼,以及是高燒、呼吸困難,最終住進了ICU。醫生判斷為軍團菌肺炎繼發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這種病原菌廣泛分布于溫暖潮濕,所以汽車就成為了最佳溫床。一輛僅僅是因為陰雨天氣長霉的車輛,也能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就更不用說遍布全車、難以發現的泡水車了。
總的來說,泡水車是無法完全修復的,嚴重危害到人身安全!
對于那些重大泡水車而言,報廢是最佳選擇。,出于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價格同樣不菲的車輛電子系統、安全氣囊等零部件價值,整修成本相當高,甚至高于車輛本身價值。就以奔馳C級而言,中保研數據顯示其零整比達到了823.59%,修一輛相當于能買8輛。又或者以汽車零整比100指數顯示,平均零整比達到了350.93%,保險公司選擇直接報廢來得劃算,并且這些車輛還能以極低價格出售到某些二手零配件商。
但那些泡水程度不高的車型,多半是流入到市面上。并且因為巨大的利潤,不少二手車販子還樂意倒騰泡水車。以一輛中度程度泡水的1年車齡大眾朗逸為例,若是整車無明顯故障,回收價一般在4萬左右,但經過1-2萬的整備維修后,則能以8萬左右售出,利潤達到3成。
超高的利潤率,也就有不少車販子以維修好的泡水車,當做正常二手車進行出售。
我們在減低天災造成的損失同時,也不能忘了避免人禍。當地不少車已經成為了泡水車,或者更嚴峻地說是“水淹車”,這些明確有潛在危害、并無法維修的車型,則應該直接進行報廢,避免其流通到其他城市,造成第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