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交通管理逐漸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再次進一步強調“電子警察”相關提案。認為應從國家層面統一管理規范使用“電子警察”,并限制地方交管部門利用“電子警察”收取罰款的行政執法空間。
目前,全國多地的電子眼已完成改造升級,
新增了7項違章抓拍功能!
究竟哪些行為,會被電子警察拍下,
并進行扣罰款呢?
1、抓拍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功能
不可避免的是,不少車主在開車期間會習慣性的接電話,這種行為非常容易造成分神,導致車主闖紅燈,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嚴重影響通行效率。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交通部門在電子眼上新增了抓拍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功能,一旦被抓拍到將面臨記2分,罰款200元的處罰。
2、未禮讓行人檢測功能
關于禮讓行人的交規已經實施已久,但在實際生活中,尤其是通勤高峰或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段,還是存在大量車主與行人爭搶道路的情況。
為此,交通部門在電子眼上新增了斑馬線處不禮讓行人檢測功能。如果車輛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未減速行駛,或遇到行人正在通過未停車避讓時,就會被電子眼抓拍。違規的司機將被記3分,罰款200元!

3、未按規定車道行駛抓拍功能
為了使行車道路更通暢,馬路上往往會畫有專屬車道,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主干道上面的道路劃分也會更加的明確。但現實行車過程中,還是很難避免未按規定車道行駛行為。比如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侵占公共車道、貨車或低速行駛機動車占用快車道等行為。
目前電子眼新增未按規定車道行駛抓拍功能,司機一旦被抓拍,就會面臨記3分,罰款200元的處罰。

4、亂鳴笛檢測功能
在道路行駛過程中,遇到道路擁擠時,會有少部分司機選擇長時間鳴笛。這種行為不僅影響周邊行人及居民的正常生活,還極易引發交通混亂。
交通部門在電子眼上新增的亂鳴笛檢測功能,可以有效檢測這種行為,倘若司機一意孤行,將面臨被罰款200元。
5、車距檢測功能
無論是長假期還是日常行車過程中,追尾事件是極易發生的。致使車輛追尾,最大的元兇就是車輛之間沒有保持安全車距。為了提醒廣大車主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交通部門在電子眼上使用了車距檢測功能。
關于車距檢測功能主要分為兩種情況:當在高速行駛過程中,最低車距不得低于50米;在正常行駛情況下,如車距過近,可能面臨罰款200元的處罰。
6、不按規定使用燈光抓拍功能
關于燈光如何使用,早在科目三考試中,就明確被告知,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燈光。但是老司機,也難免出現錯誤使用燈光。
目前,在北京、上海、蘇州、南京、菏澤、鄭州、洛陽等城市已經啟動不按規定使用燈光抓拍功能。此項功能主要針對的是濫用遠光燈,一旦被拍到,就會被記1分并罰款100元。

7、駕車不系安全帶抓拍功能
都知道上車要系安全帶,但在三四線城市,不還是有少車主存在僥幸心理,只將安全帶扣插在卡槽內,并未正確使用安全帶,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高速行駛時發生碰撞或緊急制動時,巨大的慣性會使車內乘員與方向盤、擋風玻璃等發生二次碰撞,很容易造成對乘員的嚴重傷害。
為了進一步規范安全行車,交通部門幾年前就在設有高清電子警察的主要路口,抓拍安全帶使用不規范行為。
具體規定是: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駛時,駕駛人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罰款50元,扣2分;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時,駕駛人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罰款50元,不扣分;乘車人不按規定系安全帶的,將被罰款20元。

來源:綜合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