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因為它制作簡單,飽腹感強烈,并且保質期特別長,成為中國古代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
據說饅頭第一次出現是在三國時期,為諸葛亮發明,一開始是作為軍糧,后來應用到民間,成為大眾熱愛的主食之一。
即便到了現代,社會大大發展,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國內外各種各樣的美食,饅頭也依然沒有從生活中消失,很多人還是喜歡早餐的時候吃饅頭,比如我,早餐經常會喝一瓶牛奶、吃兩個饅頭以及兩個雞蛋。
不過因為疫情原因,出門買饅頭很不方便,點外賣就不劃算,于是就經常自己在家做饅頭,趁熱吃上一口,滿滿的幸福感。
【家庭版饅頭】
準備材料:面粉500克,食用鹽兩克,250毫升溫水,發酵粉1勺,白砂糖1勺。
1、將五百克普通面粉倒入擦干水分的容器中,往面粉里加入兩克食用鹽,一方面是讓面粉有味道,另一方面是可以增加面團的韌性。
用筷子將面粉和食用鹽攪拌均勻。
2、準備一個有刻度的量杯,加入250毫升的溫水,水中加入1勺酵母以及1勺白砂糖,用筷子攪拌均勻。水的溫度最好是37攝氏度,這樣的溫度酵母活性最好,更容易發酵。
3、一邊將溫水倒進面粉中,一邊用筷子攪拌,當水全部加進去之后,面粉已經變成絮狀。
4、洗干凈小手,用手將棉絮推到容器中間,手掌用力壓下去,重復這樣的步驟,讓棉絮變成面團。
5、揉成面團后,很多人會發現面團表面并不平整,坑坑洼洼,這是因為在揉面的過程中,面團起勁了,只需要將面團閑置5分鐘,再進行揉面,即可揉出表面平整的面團了,如上圖所示。
6、將面團揉成長條狀,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團塊。
7、將小面團揉成饅頭胚子,如圖所示。
8、將電飯煲的內膽洗干凈并且擦干水分,鍋底以及周圍刷上薄薄的一層油,防止粘連,將饅頭胚子放到鍋中,饅頭表面也刷上薄薄的一層油。
9、蓋上電飯煲的蓋子,按下保溫鍵,讓饅頭在鍋中發酵10分鐘左右,此時再打開蓋子,饅頭胚子的體積已經增大兩倍,表面光滑,圓潤潤的,用手指壓下去,頗有彈性,說明已經發酵完成了。
10、重新蓋上蓋子,按下快速煮飯鍵,15分鐘左右饅頭就已經熟透了,此時按下保溫鍵,讓饅頭在鍋中燜5分鐘之后,打開蓋子,將電飯煲倒扣,輕輕拍打鍋底,粘連在一起的饅頭就掉出來了。
將饅頭分開,可以看到里面出現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空洞,這是發酵之后空氣殘留導致的,而這也是饅頭松軟有彈性的關鍵因素,如果發酵不充分,做出來的饅頭就會比較厚實,里面的空洞又少又小,彈性自然不夠。
饅頭往往是出鍋的那一刻味道最好,軟軟的、暖暖的,吃起來有微微的甜味,一旦放涼了,口感以及味道就會遜色許多,如果你是一個懶人,打算一次性做多一些饅頭,可以將饅頭用保鮮袋密封包裝,放到冰箱冷藏室里,想要吃的時候,再放到蒸籠中隔水加熱,味道也是可以的。
當然,饅頭雖然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尤其是高質量的碳水化合物,但是饅頭也缺乏蛋白質以及維生素,所以我一般都是搭配食用,兩個饅頭配一杯牛奶以及兩個雞蛋,早餐雖然簡簡單單,但是該攝入的營養卻一樣也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