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的情況下,自己去辦理退休手續與單位幫你辦理退休手續,等到了退休年齡,拿養老金的時候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退休待遇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點:辦理手續不同
有單位的會比較簡單一些,為職工辦理退休是單位的法定義務,但是因為單位辦理的人可能會比較多,所以需要提前兩三個月申請,然后單位就會按照退休流程走,你只需要向單位提供所需要的資料,比如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照片等。其余的就不用操心了。
個人辦理的話,需要自己去操作。不僅需要準備所有的有效證件和相關資料,加上對流程的不熟悉,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多跑幾次,比如還要去調檔案,開證明等,往往這些辦事機構都不在一個地方,所以辦理速度自然不會很快。不過只需要提前一個月去申請辦理就可以了。
第二點:審批條件不同
辦理退休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另一個是社保繳費滿15年。女性職工有單位的話,年滿50就可以辦理退休,而女性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的,因為各地政策不同,大部分地區規定的還是55歲才能辦理退休。男性的話沒有這個區別,都是要等到60歲才能辦理退休手續。
第三點:個人心理感受不同
除了前兩點主要的不同,退休后能夠拿到手的養老金多少實際上與累計繳費年限、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累計存額、養老金計發月數等綜合因素有關。繳費基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后的待遇就越高。
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基數越高的,退休后的待遇也就越高。只不過以靈活就業身份辦理社保的,因為全部要由個人出錢,平時的繳費水平比有單位的要高不少,但是拿到退休金的時候卻和企業職工是一樣的,就會認為好像自己吃虧了,養老金的待遇有差別,實際上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