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體容易濕氣重,感覺身體整天打不起精神,胃腸功能障礙,覺得頭腦發沉、肢體不靈便,人也會覺得慵懶。
尤其體現在排便時,有大便黏質、排不凈的感覺,馬桶沖刷不干凈。感覺自己脾胃功能不好,吃東西不消化,而且身體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冒、女性會患上婦科及泌尿系感染等。
因此,無論男女,夏天注意身體的調理,才不會讓濕氣在體內滯留。
身體有濕氣,每天清晨總感覺身體不適
這些濕氣都是從哪里來的?
1、夏天貪涼而來。吃涼性食物、寒涼食材太多。食物分寒、熱、溫性,應多吃溫性為宜。生活中,如果經常吃寒涼的東西就會損傷脾胃。比如冰激淋、冷飲、冰鎮西瓜啤酒等。
夏天天熱不要吃太多寒涼食物
2、洗涼水澡。如果身體素質好,經常洗可能會感覺沒事,但身體免疫力差的時候可能就會染病上身。
3、睡竹板涼席。這一點我曾經“中過招”。夏天太熱,睡那種有“冰鎮感”的厚竹板涼席,其涼性就會在夜間人體放松時侵入其中,尤其是身體素質偏差的人。
4、工作原因。長期在水里浸泡、在冷庫工作、在潮濕的環境里作業等,要及時做好防范。
5、某些藥物所致。一些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草藥,大都寒涼,身體不好的朋友要引起注意,不能長期大量使用和食用。
6、營養誤區。有每天清晨習慣喝蔬菜汁、果汁飲料的朋友不宜空腹食用,天長日久就會讓身體處于寒涼狀態,導致胃寒脾虛,濕氣難以排出。
身邊有個朋友就是每天早晨空腹一杯蔬菜汁,一個月后出現了胃痛胃寒等不適癥狀,感覺身體濕氣重,這是因為不少蔬菜都是涼性的。
蔬菜汁最好飯后一小時后再喝
下列幾種小方法有助于緩解祛濕,值得一試:
1、堅持運動。運動排汗法比較有效、且簡便易行。運動前喝點水,運動要循序漸進進行,排汗會帶出身體里凝滯的濕氣。值得注意的是運動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體質。
家里有條件的,做做理療排汗、汗蒸效果也不錯。
2、曬太陽、適當?勞作。多曬曬太陽,親近大自然會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力。身體好了,脾胃功能就會好。脾主運化,身體臟器功能有脾“統領”運化運轉起來,新陳代謝旺盛,身體濕氣就不會滯留。
適當勞作有助于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
3、艾灸。夏天艾灸養生不錯,促進血液循環好。現在不少女人養生喜歡采用中醫的艾灸療法,覺得祛濕效果也不錯。比如艾灸足三里、關元、神闕穴等,疏經通絡、溫經散寒,可助提升身體陽氣,具體操作可根據自身情況咨詢相關中醫。
艾灸可以自學,也可以到中醫理療養生
4、飲食療法。
一是經常食用薏米紅豆(赤小豆)粥。《神農本草經》稱“薏苡仁”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但是這種食材有很強的飽腹感,不易多吃久吃,可以與其它食材交替食用。
薏米紅豆粥恰當飲食效果才好
二是關注健脾食材。這類食材有很多,比如山藥、紅棗、花生、冬瓜、百合、蓮子等,粳米小米粥也不錯,可交替飲食。夏季飲食切忌油膩高鹽,要清淡易消化。
三是常飲茶。根據自身體質喝點茶,茶水可促進血液循環,促消化,利于排汗排尿,這對及時化濕運濕很有益處。
根據自身體質經常喝點茶,利于健康
四是每天早晨吃上三片生姜。生姜可直接吃,也可去皮泡老陳醋,每天早晨隨餐食用三片左右,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利于祛濕。
5、保持好心情。脾胃功能好不好,與人的心情、情緒等都有直接關系。不要總愛生悶氣、想不開愛計較、愛妒忌郁悶,這都會直接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氣血運化不好、消化不良,身體濕氣“難纏”,百病叢生。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好的心態好的情緒有益身心健康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