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出遠門時,到達目的地后如果發現油箱還有不少油,我們多半會很開心,畢竟這意味著不著急再加油,不會多花錢了對吧~
但如果飛機的機長,在快到達航程終點時,發現機箱里還有很多油,不但不會開心,反而會把剩下的油在空中放掉——這是為什么呢?
“空中放油”是飛機的常見操作
我們開車出遠門的時候,肯定會提前給車把油加滿再出發,這樣做會比較有安全感,但是和汽車不一樣的是,客機的油不是隨便就能加滿的。
在起飛準備的時候,機長會根據本次航程的遠近,計算出載油量,這個載油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如果客機到達目的地后剩一大半油,機長是絕對高興不起來的,載著這么多油,飛機是不能直接降落的,起落架絕對承受不了這么大的重量,貿然降落是非常危險的,這時候機長就只能通過放油來減輕重量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客機剛剛起飛,就遇到緊急情況要返場降落,油箱里的航油還沒怎么被消耗,超過了飛機的最大著陸重量,飛機此時是不能直接降落的。
這時候機長為了能夠達到降落的標準,就會采取放油的措施來減輕飛機的重量。
(空客A380上的緊急放油噴嘴)
2019年,就有東航因旅客突發不適,空中放油備降北京的事件。
2019年3月27日,東方航空MU551航班,在起飛約4小時后一名旅客突發不適,通過機上廣播找到的兩名醫生在緊急救治后,認為這名旅客身體狀況不穩定,這架本應由上海飛往倫敦的航班就近折返,一個小時后成功備降北京。
為確保安全著陸,MU551航班機組執行了放油程序,在空中整整甩掉了39噸航空煤油。按照現在航空燃油的價格,油料成本超過20萬元人民幣(不包括備降費用)。
空中放的油會不會滴到自己頭上?
很多小伙伴可能會問:飛機在空中這么多噸油,會不會下“煤油雨”淋到人啊?
這個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飛機在空中放油時,會通過霧化處理,讓釋放的燃油得到稀釋。
航油的揮發性很強,風一吹就會被擴散稀釋,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小。
而且飛機在空中放油,并不是想放就能放的,需要經過空管人員同意后才能進行。
為了盡可能減少污染和對居民的影響,放油地點大多選在海洋、山區、荒地等人煙稀少的上空。
機場附近也會劃出固定的區域作為“放油區”,一旦本機場沒有放油區,管制員須與周邊管制單位協調,尋求有放油區的幫助指揮該航班進行放油。
收到機組空中放油的求助后,管制員會指揮飛機避開城市、機場和近地低空,在指定區域應急放油,保證它不影響其他航班的正常運行。
所以,空中放油并不會像很多朋友所擔心的那樣直接滴到頭上,“煤油雨”的情況基本不存在的。
飛機空中放油,主要還是為了安全考慮,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費,但也是無奈之舉。
相信在航空科技不斷發展的條件下,會出現更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