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年輕人初次踏入職場,因為社會經驗的缺乏,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明眼人都知道,想在職場上混得好,除了自身的能力要過關以外,還需要一定的情商和周圍的領導及同事搞好關系。那么職場新人如何迅速融入環境,并結交人脈?看透以下4點自然明白。
一、避免初次見面就談很深的話題。
職場新人想要迅速融入工作環境,就必須要盡快和大部分人熟絡,搞好關系。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對方是男還是女,你都不要一開始就向對方談很深的話題,比如收入,對方家庭情況等等。
有很多情商低的人則很容易犯這個錯誤,彼此還是第一次見面接觸,就問人家敏感的話題。你說對方會給你好臉色看嗎?當然不可能。
筆者曾經在公司里接觸過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實習生,與其說他活潑開朗,倒不如說他太“自來熟”了。他剛入職公司的前兩天,無論和誰見面都會主動上前和人家聊天,而且聊得都是一些非常敏感的話題。他似乎沒有察覺到別人臉上的尷尬,還一個勁地追問,搞得人家進退兩難。
后來的工作中,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了無視這名實習生,結果他連試用期都還沒過完,就被領導以“不合群,無法融入團隊”為由給辭退了。
二、主動跟別人打招呼。
職場新人和他人最容易拉近關系的辦法就是“打招呼”,混個臉熟。就算是一些不怎么熟同事或朋友,你主動上前跟人家打個招呼,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很熱心開朗的人,從而對你心生好感。
有些職場新人不懂這個道理,總是被動的等著對方先問好然后再答復,甚至是壓根不理人家,一直保持沉默,你說你的人緣怎么可能會好?沒有人喜歡“熱量貼冷屁股”!
三、 積極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其實不止是職場,其他場合也是一樣的,只要你想迅速融入環境,并結交人脈,就一定要積極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這是促進大家感情很好的一種方式,能夠讓你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
比如和同事們一起吃飯、唱歌、爬山之類的集體活動,只要自己沒有什么特殊情況,能參加就盡量去參加。
有些職場新人以自己“內向”或者無聊為托詞,總是有意或者無意地避開集體活動,這種行為只會導致自己逐漸被他人給邊緣化,不利于自己的職場發展,更別說交什么朋友獲得優質人脈圈了。
四、記住他人的“隨意話語”。
一天,小王高高興興地給老趙送了一大包密封好的臘肉,送時小王說:“前段時間我回了老家一趟,把以前答應送你的家鄉特產捎來給你。”
老趙本來還有些納悶,經小王這么一說,他才恍然想起,上個月的月初兩人一起喝酒時,小王曾說過“我們家鄉的臘肉味道簡直是一絕!附近好幾個小鎮上的人都愛吃我們家鄉的臘肉!”
老趙當時醉意朦朧開玩笑地說:“既然這樣,哪次你回老家了,麻煩你也給我帶些你家鄉的臘肉,讓我嘗嘗味道吧!”
其實老趙說完也就忘了,沒想到小王現在鄭重其事地把家鄉臘肉送給他,老趙心里感動得不得了,覺得這個職場新人真“懂事”,以后在工作上要好好地幫襯人家。
由此可見,他人的隨意話語雖是細微之處,但其中卻“大有文章”可做。當你適時適地提起他以前說過的話,并且做出相應的行動,對方一定會因為受到你的重視而高興萬分,認為你是一個很“實在”的人,值得與你交心!你也自然收獲了一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