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大腦都是一臺高性能的電腦,都具有照相般的記憶潛能,只要活化這種能力,你完全可以記住你想記住的一切。”
——記憶力訓練大師凱文·都迪
記憶力決定你的工作能力
很多人會認為,“提升記憶力”是學生為了考試才需要做的事情。殊不知,步入職場,記憶力變得更加重要。老板問你關鍵財務數據,你能不能脫口而出?偶遇重要客戶,你能否第一時間想到對方的名字?領導詢問工作進度時,你能否邏輯清晰地闡述工作細節?
凱撒大帝能記住每個士兵的姓名和面孔;亞里士多德能把所有看過的書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拿破侖對法國海岸所設的大炮和種類都記得清清楚楚……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良好的記憶力是很難保證的。好的記憶力是職場人士在溝通、業務和社交上最根本的基礎,也是高效工作的關鍵。記憶力好,準備資料時,同一份文件,你看一遍就記住重點,而別人可能要看兩三遍;業務上,交接過一次你就記住客戶的喜好和作業細節,從而獲得客戶的高度評價;甚至在婚姻愛情中,你能熟記對方在意的大事小情和各種紀念日,另一半覺得你細心又體貼,值得托付終身。
記憶三部曲
或許,你會哀嘆“我也很想記住啊,但是就是記不住。還有很多女性抱怨:“一孕傻三年,生完孩子,記憶力直線下降。”甚至有的人會說“我天生記憶力就不好。”
《魔力記憶法》的作者王迪龍表示,“這不是你記性天生不別人差,而是你沒有用對有效的記憶方法。”
人的記憶是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編碼”、“儲存”以及“回溯”,其中編碼和儲存就是“記”,而回溯就是“憶”。
提升記憶力的關鍵,就在于怎么為記憶進行編碼。人的大腦就好像一位私人秘書,當外界信息進入大腦,這位秘書就會分門別類將信息放到不同的文件夾存儲起來,等需要某一信息時,便從眾多文件夾中選取所需的信息。優秀的秘書,會為信息找出關鍵字,設定索引系統,并為文件夾標注記號。而差勁的秘書,將所有信息隨意亂放,混雜在一起,等到需要時,信息雖然都在,卻不知道放在哪里,于是你雖然覺得自己曾經見過某人,卻記不得他叫什么名字。
提升記憶力的3種記憶術
英國教育心理學家托尼·斯托克威爾說:要想迅速而有效地學習任何東西,你必須去看它、聽它和感覺它。"
其實記憶力并不是什么深奧的學問,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就可以擁有驚人的記憶力。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三種最常見的記憶方法。
一、理解法——了解關系、驗證經驗
“孤、長、落、河、煙、圓、大、直、漠、日”要你在10秒內記住,你能記住幾個字?看了兩遍,頂多還是只能記住前幾個,但如果把這10個字重新排列,變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多數人立馬就能記住了吧。
記憶最基本的技巧就是——理解。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曾做過一個實驗,一般人想要記住12個毫無意義的音節,需要反復背誦15次;要記住36個毫無意義的音節,需要重復54次;但是要記住6收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卻只需要重復8次。
掌握不同關鍵字,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建立彼此關聯的句子,絕對比古老枯燥、死記硬背的笨方法來的有效。
二、串聯法——兩兩一組、串成畫面
串聯法是將原始信息先影像化,再以兩兩為一組,用夸張、詼諧的方式,使需要記憶的信息組成環環相扣的一連串畫面。
研究表明:左腦負責“邏輯與語言的運作”,當我們使用文字、數字、順序、分析等方式來理解和記憶事務時,使用的是我們的左腦。優點是記憶迅速,但缺點是記得快、忘得也快。
而我們的右腦則主導“理解與表達復雜的視覺、空間和聲音”,可以將待記事物轉換成容易了解的整體,以圖像方式進行留存,而這正是長期記憶的基礎。
當左右腦并用時,一個人的記憶速度不僅更快,留存的印象也會更長久。
比如:如何快速記憶“鴨子”“領帶”“拉面”“小提琴”“阿爾卑斯山”這5個名詞。
Step1:為第一個名詞創造明確的影像
第一個信息很容易被遺忘,因此,可以把“鴨子”想成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唐老鴨”,幫助記憶。
Step2:兩兩一組,進行夸張的影響聯想
- 唐老鴨脖子上系著領帶:鴨子、領帶
- 系著領帶,在面館吃拉面:領帶、拉面
- 愛吃拉面的唐老鴨喜歡拉小提琴:拉面、小提琴
- 小提琴聲回蕩在阿爾卑斯山:小提琴、阿爾卑斯山
Step3:開始回憶
鴨子系著領帶,在面館吃拉面,喜歡拉小提琴,小提琴聲回蕩在阿爾卑斯山。
三、故事法——編寫劇情、腦內動畫
故事法又稱作“導演記憶法”,是將全部待記事物全部轉換成圖像,通過聯想,添加劇情,變成故事加以記憶。
《圖解超強圖像記憶法》一書提到,使用故事法進行記憶時,務必把握3個原則:
1、動態化:使用擬人手法,使待記事物產生侗族,才能增加印象。
2、盡量夸張:大變小、小變大,不合理的劇情反而有助記憶。
3、替代作用:盡可能聯想事物間可能關聯。例如“氣球”“輪胎”“算盤”,可以把氣球想成高鐵的輪胎,行駛在算盤的軌道上。
有一種記憶游戲,玩法是讓選手用20-30秒時間注視10樣東西,隨機將東西蓋上,選手必須說出有哪10樣東西。
Step1:隨機選出10樣東西
剪刀、牙刷、鉛筆、鑰匙、小刀、橡皮、尺子、小盒、曲別針、眼鏡
Step2:運用聯想編寫故事
剪刀把牙刷頭剪掉了,牙刷找好朋友鉛筆來幫忙,鉛筆拿著鑰匙就出門了,哪知道路上碰到了剪刀的幫手小刀,爭吵過程中,小刀誤傷了橡皮,尺子路見不平,把小刀扔進了小盒里,爭執不下情況下,戴著眼鏡的曲別針出來主持公道。
Step3:回想故事畫面
從大腦中回想剛剛編寫的夸張故事,就能將要記得10件物品回憶出來。
故事法比較適合一次性記住大量信息,但如果是為了準備考試或者整理資料,由于信息比較復雜,往往需要記住很多故事,反而容易把故事搞混,增加了記憶負擔。
總結
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提升記憶力的三種方法,分別是:理解法、串聯法、故事法,這三種方法看似簡單卻是“記憶殿堂”的基石。工作中,熟練掌握、靈活運用3種記憶術,讓我們在職場中,對名字、人臉、報表、文字等都能記得得心應手,快速又能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