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沫 主播/云灣
看過這樣一句話,很扎心:
“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一個人在這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們都有上場的時候,也都有下場的時候。”
誠然以為。
人生本就是一場大戲,結局怎樣,全看你如何演繹。
同樣的角色,在不同人手里,呈現出的效果迥然各異。
你是人生的主角,也是生活的掌舵者。生活的樣子,由你對每個角色的理解和態度所決定。
是孩子,獨立中帶點依賴
某天,一個生命呱呱墜地。
從此,這萬丈紅塵間又多了一個孩子。
在父母的庇護下,我們會褪去稚氣,日漸成熟。
兒時,我們把父母視作超人,想要活成他們的模樣。
真正長大后,卻又不知不覺開始將他們推遠。
他們在電話中多嘮叨幾句,你已開始不耐煩,想掛掉電話。
他們精心準備的一桌好菜,你一句“不想吃”就看也不看。
你是一只蝴蝶,破繭而出,悄然飛走。
而孕育你的人還停在原地,翹首以盼。
看過一個視頻,在外的兒子突然請假回家,正巧外出散步的爸爸也緊跟著回來了。
當爸爸一推開門看到兒子站在客廳時,直接愣住了,眼角泛起了淚光。
在等待的時候,父母的臉龐早已爬滿了皺紋,身軀已日益佝僂,頭上的青絲也摻雜了白發。
時間很無情,悄然剪短你作為孩子的歲月。
趁一切尚早,多回家享受那份獨有的寵溺,不要等錯過,才悔恨不已。
是朋友,打鬧中藏著力挺
張愛玲說:
“朋友是精神上的兄弟姐妹,原生家庭沒法選,但跟怎樣的朋友交往自己說了算。”
人生海海,來往的朋友很多,留下的很少。
最終留下的,一定是經過歲月的打磨后沉淀下來的,相處舒心,彼此知心。
幾年前,我意外把腳摔骨折了,有很長一段時間走路都一瘸一拐。
死黨岑岑總調侃我走路搖搖晃晃,有時還學我的樣子。
有一次我和岑岑一起走在街上,突然一個人從我身邊飛奔而過,差點把我絆倒。
岑岑馬上扶著我并大聲訓斥那人:“走路不長眼睛啊,沒看別人腿受傷了。”
那是我第一見她那么兇,詫異中生出許多感動。
朋友間的感情沒有甜言蜜語,更多的是調侃、互懟,但藏不住的都是關心。
一邊笑你是“傻白甜”,一邊又覺得你傻得可愛;一邊說你胖,一邊又不停給你投喂好吃的。
你有事時,他們總沖在最前面,從不敷衍。
但這一切并不是應該。
所以,不要在失戀時,才想起找朋友哭;缺錢時,才想起找朋友借。
好的關系,需要相互給予,也要時常聯系。
是伴侶,嫌棄里飽含陪伴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我們會遇到一個人,然后墜入愛河。
愛情的滋味,有甜蜜,也有心酸。
激情終將褪去,回歸平淡,把愛揉進柴米油鹽里。
平日里,也許你總吐槽ta吃飯吧唧嘴,ta也常抱怨你呼嚕震天。
但被生活蹂躪時,你們會悄無聲息地為彼此遞上肩膀,給ta依靠。
前段時間,一對睡在公園里的夫妻讓人動容。
夫妻倆到蘇州務工,一時沒找到工作,又舍不得花錢住酒店。
倆人就在公園里以地為床,以天為帳,裹著薄薄的被子相互依偎睡在一起。
這大抵就是愛情最純粹的樣子,開心時一起笑,有苦一起嘗。
網上有人問:“愛情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我想,《我的前半生》中的一句臺詞是最好的回答:
“因為人生艱難,需要一個人來同舟共濟。”
倆人攜手同行,是對生活最好的治愈。
天地狹小,日子緊湊,有人相伴,乃是萬幸。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都是一邊相互嫌棄,一邊不離不棄。
緣分得之不易,你要緊牽別放,以真心待真情。
是路人,冷淡里不失溫暖
走過才知,世界太大,自己太小。
終其一生,我們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凡塵,扮演最多的,就是甲乙丙丁的陌路人。
對于別人的世界,我們是無知的。
他們的事情,我們也無法感同身受。
只能在事情發生時,保持冷靜,不輕易評價奚落,做個有素養的看客。
這種冷靜,可以說是一種冷淡,但絕不是冷漠。
更不是“你我陌路,乃有何干”。
要知道,無數藏在街角巷尾中那些突如其來的崩潰,都是被路人悄然治愈了心底的荒涼。
除夕那天,一位男子坐在車流中間崩潰大哭,無奈地哭訴著:“我想家了。”
一位執勤的交警看到之后,上前給了男子一個擁抱,并安慰說:“我也沒回去。”
生活就是這樣,看似陌生的人,帶來的卻是溫暖。
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句簡單的安慰,就能幫你趕走陰郁。
循環往復,你我皆可是饋贈者。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
“請保持你心里有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此走出黑暗。”
善良會傳染,所有送出的陽光,終究會輪回到你自己身上。
是父母,陪伴中夾帶分離
彈指一揮間,因另一個生命的落地,我們晉升成了他人的父母。
此后,多了一張嘴嗷嗷待哺,也多了一雙眼把你當做唯一的依傍。
這個小小的身影,無論你怎樣吼他、為難他,他還是會跟在你的屁股后面,用稚嫩的聲音叫著“爸爸”“媽媽”。
因為,你是他在這世上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最親的人。
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的痛,父母又何嘗不是孩子的傷。
有一位爸爸下班后剛走進家里的小院,女兒在房間里看到就往外跑。
一邊興奮地叫著“爸爸,爸爸”,一邊向爸爸的方向狂奔而去。
矮小的身影一步也不停,直接沖進了爸爸的懷里。
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懷抱,期待他們回家的身影。
親子間最怕的,不是他們終將會長大成人,與你漸行漸遠。
而是,還沒開始陪伴,就要接受離別。
做父母也是有限期的,不過短短幾十年;別等他長大不再需要,才驀然慌張。
趁一切尚早,能陪孩子,就別陪手機;能多笑點,就別板著臉。
是自己,孤獨里應有自信
人,終究要回歸到自己。
如《半山文集》所說:“人只能向自己去詮釋人生。”
人生是豐富的,也是孤獨的。
你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你的內心,也只有自己能懂。
所有的關系,你應努力經營,但不必刻意討好。
不要太依賴別人的照顧,更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看過一位博主的經歷,舞蹈專業的她想當練習生,經紀公司在綜合考量后,認為她有出道的機會。
但經理人告訴她,如果你想出道,就打個瘦臉針讓臉更小一點,鼻子再墊一下。
女生思前想后,還是拒絕了。
因為,她不想為了別人改變自己,她說:“我雖然不完美,但也不差。”
別人眼里開不出屬于你的花,只有自信的你才真正光芒萬丈。
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最好的樣子,不是18歲的稚嫩,不是30歲的成熟。而是任何年齡、任何階段,都充滿自信的樣子。”
每個人背后都有雙隱形的翅膀,只有相信就能展翅飛翔。
你可以愛別人,也理應被愛,但更值得被自己溫柔以待。
因為,這世間,只有一個你,獨一無二。
本色出演,就是最好
人生如夢,亦如戲。
看似深淺不均的角色,都擁有其獨特的意義。
有了盤枝錯節的關系,才交織出了豐富的人生。
每個人的到來,都是一種饋贈。
孩子,是為了教會你感恩;朋友,是為了教會你真誠;愛人,是為了教會你珍惜;路人,是為了教會你善良;父母,是為了教會你付出;而自己,是為了教會你自愛。
命運向你遞出劇本,你要用盡全力,本色出演,才能呈現出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
來源: 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