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波,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長波(LW, Long Wave)是指頻率低于30KHZ到300KHz 的電磁波,使用長波電臺發射的長波為10Km到1Km地波。長波的特點是傳輸距離遠,信號衰減小,用于大洋上的通信、中遠距離的通信、地下巖層通信、遠距離的導航。由于頻率低,所以攜帶信息量也小,故不適合傳送信息量大的信號,該波段一般作為模擬(調幅)音頻通信用。
一、長波和中短波有什么差異?
與中波和短波不同,長波可以沿著地球表面傳播(俗稱‘地波’),故可以不受地表彎曲的影響而傳播很遠(幾百公里),而且長波信號基本不依靠電離層反射傳播信號,因此具有全天候播出、信號穩定的特點。通常來說,長波電臺要擴大信號覆蓋范圍,需要非常高的發射天線。

長波天線1
二、為什么在我們生活中沒有接觸過長波呢?
1、長波電臺需要極其龐大的天線設備,長波電臺的天線總長動輒幾十公里;
2、長波電臺的耗電量非常大,一個非常好的長波電臺電量消耗與70年代的半個寧波市相當;
3、長波電臺傳輸速率非常非常非常慢,美國一座位于威斯康星的超長波電臺,發送三個字組組合的信號就需要15分鐘,所以用長波電臺來通信的性價比是非常低的。
三、其實,長波在我們注意不到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長波授時臺天線
長波電臺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遠遠比不上短波電臺和超短波電臺,但在我們注意不到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像沉默的巨人,守護著我們的生活。
比如說長波授時臺,長波授時是利用長波(低頻)進行時間頻率傳遞與校準,是一種覆蓋能力比短波強,校準的準確度更高的授時方法。我國七十年代開始建設自己的長波授時臺,系統運行幾十多年來,為我國國民經濟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波授時臺內部
四、那使用收音機,我為什么收不到任何長波電臺?
中國長波電臺的建設屬于軍事設施并受到嚴格管制,因此一些收音機上的LW(長波)波段,在中國基本收不到什么信號,而且在中國國內是沒有長波廣播電臺的。但是,在我國北方地區較容易收聽到蒙古國的三個長波電臺:164、209和227。在新疆地區可以收聽到土庫曼斯坦279的長波臺,有人反映甚至可以收聽到羅馬尼亞的153長波電臺。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試一試這些頻率。

印度的長波電臺
五、歐洲曾擁有全球最多的民用長波電臺
民用長波調幅廣播電臺的建設曾受到蘇聯和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度重視,很多西歐國家也都擁有有自己的長波發射基站和頻率。在2012年在歐洲地區,日常播出的長波電臺仍有相當數量。但由于設備養護昂貴,發射機消耗功率大,以及互聯網和地區調頻廣播的普及導致的聽眾減少,歐洲長波廣播總體處于衰退階段,日播出時長減少,且每年各國都有數家大型發射站關停。

長波天線2
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曾經是位于波蘭的長波發射塔,高691米,該塔在1991年8月8日16時(UTC),由于塔體最高層的格架拉索替換錯誤,導致了整座塔的倒塌。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長波發射塔是位于美國北達科塔州的電視傳送塔。
六、長波在軍事上的用途有多大?
A、長波是海軍的基石
在軍事用途中無往不利、方便快捷的短波通訊一旦進入海水,電磁波就會被迅速吸收衰竭。
常規潛艇對長波電臺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常規潛艇在航行的時候都是水面航行,并且大多數航程不會在一萬海里以上,因此普通的長波電臺就已經足夠支持常規潛艇執行作戰任務了,即使是先進的AIP潛艇也是如此。但對需要長久潛伏在水下的核核潛艇來說,如果很難收到外界的通訊,但是又必須與外界通訊,否則在潛伏中就無法收到可能的發射核彈的命令。

潛伏在深海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所以就需要使用甚長波乃至波長高達一百萬米的超長波來對潛伏在水底的核潛艇進行通訊。但是這種超長的電磁波也有其缺點:首先,長波傳輸速度緩慢,每分鐘的傳輸速度僅僅只有十個字節,而如果要傳遞一個字則需要花費足足五分多鐘。這在分秒必爭的戰場上是不能容忍的浪費。只有長波信號能穿透幾百米深的海水,與大洋深處的潛艇實現通信。目前看,對潛長波通信系統是唯一實用化手段——當然,潛艇在水下也可采用衛星通信,但潛艇要么浮到潛望狀態升起衛星通信天線,要么上浮到較淺深度放出通信浮標,所以在隱蔽性上不如長波通信。
B、耗資巨大的軍用長波天線
為了達到超長波,就必須搭建足夠大的發射天線,美國的超長波通訊發射電臺天線長達一百三十五公里,這種高度導致只能放倒了建設。投入巨大不說,并且如此巨大的長波天線是水下核潛艇永遠無法裝備的,所以現在的核潛艇就只能接受幾個字母的長波信息,而無法回信。如果沒有可靠的長波通信體系,那么核潛艇與其他艦艇就會因為通信的限制,無法自由出入各個大洋,發揮不出戰略威懾的作用。

很多長波電臺都依山而建,以山峰為塔,沿著長長的山脊綿延數公里。

平原上高大的天線陣列如同一個個巨人
C、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軍用長波電臺
美國除了在本土的諸多地方設有長波臺外,還可通過設在英國(負責北大西洋方向)、德國(負責北大西洋、波羅的海方向)、意大利(負責地中海方向)、挪威(負責巴倫支海、北冰洋方向)的長波臺對水下潛艇進行通信。那么我就來看看長波電臺到底長什么樣子吧——

美國設在阿拉斯加的長波臺,圖片拍攝于1950年

意大利長波臺設在撒丁島附近的一個小島上

英國的長波電臺天線陣,巨大的鐵塔像沉默的巨人,屹立在冰天雪地之中。

日本的針尾長波臺發射天線猶如三個巨大的煙囪
七、蘇聯與我國曾發生的長波電臺事件
在1957年底,中國國防建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海軍如何在新技術、新裝備方面有所發展,而蘇聯遇到的則是怎樣在戰略上發揮太平洋艦隊新裝備的核潛艇的作用問題。中蘇各自的需要驅使他們共同謀求進一步推進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幾年來中蘇友好合作的發展也為此提供了基礎。看來,中蘇在海軍方面的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于是,便有了“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的問題。

俄羅斯的長波電臺天線
在此之前,蘇聯技術部門已經反復驗證了長波電臺方案,是可行的。為了保證蘇聯核潛艇在太平洋執行任務,亞洲地區需要有一個長波電臺。 蘇聯海軍向國防委員會提交了兩個方案: 其一是直接在蘇聯本土建立,但由于耗資過于龐大,而且從西伯利亞到南太平洋太遠了,通信質量不好。因此計劃立即被否決。 其二是在與蘇聯友好的國家架設長波電臺。即在中國海南島和印度各建立一個,保證蘇聯海軍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訊,但是蘇聯和印度剛剛建交,赫魯曉夫覺得跟尼赫魯不熟,所以在印度建立長波電臺的希望破滅了,那就剩下中國了。
1958年4月,蘇方提議建立長波電臺。雙方初步協商可以進行。1958年6月主席就長波電臺發了脾氣。1958年7月,蘇聯赫魯曉夫來到北京和主席進行了愉快的會談,就世界局勢發了聯合公告。 1958年8月 長波電臺開始選址,1958年8月23日,金門炮戰開始。1959年9月13日,蘇聯超長波電臺臺長伊林中校帶著專家組來到我國,同我方技術人員共同組成了工程設計辦公室,1960年2月 蘇方撤走專家,導致這個工程停工。

長波電臺體積龐大,占地面積以平方公里計算,一個長波電臺陣列,實際就是一個軍事基地,而當時中國海軍的實力這樣的設施用處不大,基本可以理解為蘇聯專用的軍事基地,這樣一個軍事基地,不可能不駐軍。 換句話說,一座長波電臺,就是一個蘇聯駐軍的軍事基地。這樣的基地即使建成,對我們來說,也對主權有一定的考驗。